五千仞嶽上摩天的上壹句是:三萬裏河東入海。
原詩: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壹年。
譯文:
三萬裏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王師北伐盼了壹年又壹年。
出處:宋代陸遊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詩歌賞析
“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兩句壹橫壹縱,北方中原半個中國的形勝,便鮮明突兀、蒼茫無垠地展現出來了。
詩人極寫北地遺民的苦望,實際上是在表露自己心頭的失望。當然,他們還是不斷地盼望下去。人民的愛國熱忱真如壓在地下的跳蕩火苗,歷久愈熾。
而南宋統治集團則正醉生夢死於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國恨家仇丟在腦後,可謂心死久矣。詩人為遺民呼號,目的還是想引起南宋當國者的警覺,激起他們的恢復之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