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麽寫的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1幼中班半日活動安排
壹、 來園活動
1、親切接待每壹位幼兒,師生互相問“早”
2、帶領早來的幼兒給自然角換水。
二、 遊戲與生活
早鍛煉
自選室外活動(塑料圈、高蹺、皮球、沙袋等)
1、幼兒學習壹物多玩法,重點指導幼兒單腳跳。
2、鼓勵同伴間交流、互相學習。
盥洗(洗手、喝牛奶)
1、洗手前將袖口卷起來,註意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能較快的喝完自己壹杯牛奶,最後用紙巾擦嘴。
升旗、早操
1、幼兒壹個跟著壹個走到做操的地點,不大聲吵鬧。
2、提醒幼兒有精神有節奏地做動作。
三、 學習活動
活動名稱:圖形找家
目標:
1、能根據形狀、顏色標記對圖形進行雙維排列,
體驗給圖形定位的法方法。
2、通過活動,提高幼兒觀察比較能力。
準備:不同形狀、顏色的圖形若幹、底板人手壹份重點:學習按二維特征找相應的“家”難點: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流程:
導入活動觀察特征幼兒操作延伸活動引起興趣圖形找家識別圖形拼拼玩玩
活動環節:
(壹)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老師:“今天,有許多圖形娃娃來我們班上做客”
逐壹出示各種圖形,幼兒壹壹說出圖形特征。
老師小結
(二)根據圖形特征進行雙維特征
1、老師出示壹張底板 :“最上面壹排是形狀標記,最左邊
顏色標記,中間格子是圖形片的家”
任取壹張圖形,提問:
“ 這個圖形是什麽形狀?”“是什麽顏色?”
“它的家在哪壹格?”
2、老師示範在形狀和顏色交匯處找家(反復提問,強調)
再取壹片圖形與幼兒討論,怎樣來找家。
3、請個別幼兒練習,其余幼兒檢查他送得對不對
邊送邊說如“藍色的長方形我送妳回家”
(三)幼兒操作、鞏固,幫圖形寶寶找家
老師巡回指導、檢查,幫助能力差的幼兒
請幼兒說說是怎樣幫圖形找到家的,提醒幼兒用語言來講述
自己的操作過程
(四)延伸活動,合作拼圖
老師:“圖形寶寶找到了家真高興,現在請小朋友動腦筋給
圖形寶寶拼壹幅好看的畫”
四、 運動與生活
體育遊戲
活動名稱:套圈比賽
目標:
1、幼兒練習快跑,增強腿部力量。
2、提高幼兒身體敏捷性。
準備:塑料圈人手壹個,場地布置(小椅子)
重點:套圈的方法
活動環節:
1、幼兒自由玩圈,引導幼兒多種玩法
對有創意的玩法及時向小朋友介紹,相互學習
2、集中幼兒,老師介紹遊戲名稱“套圈比賽”
交待玩法:幼兒分成五組,每隊排頭幼兒聽到信號,向前快跑至圈內從頭至腳套出,放回原處,繼續向前跑繞過椅子,原路返回,依次接力,先跑玩的壹隊為優勝隊請二名幼兒示範,強調規則:套圈時從頭至腳的順序
3、幼兒進行遊戲,老師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4、講評,小結。
自由活動:小便、飲水
區域活動:
美工區:剪剪貼貼、撕紙、玩泥
益智區:按大小給數字排隊,拼圖、圖形找家
建構區:搭積木
生活區:分豆豆
語言區:認讀漢字“爺爺、奶奶”等
晨會“保護眼睛”
午餐:
1、提醒幼兒吃飯時不要東張西望,安靜進餐。
2、保持桌面清潔,飯後不忘漱口、正確擦嘴。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2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2、借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各位老師:上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中班故事教學《微笑》。
壹、說教材
《微笑》是壹個美麗的散文故事,它采用了擬人的手法,通過簡練優美的語言把弱小的小蝸牛用自己甜甜的微笑給整個森林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理解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給別人送去快樂的道理。
中班的孩子詞匯量和種類不斷增多,對詞意的理解也比以前深刻,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所以我把教材中"小鳥為朋友歌唱、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改為短句"我可以為朋友歌唱,讓他們快樂;我可以為朋友蓋房子,讓他們快樂",主要是通過讓幼兒掌握故事中出反復出現的短句型,發展幼兒的連貫性語言。中班幼兒正是加速去除自我為中心的意識階段,故事中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可以促使幼兒社會性情感的形成,培養關愛、同情、友好、合作的行為。
二、說目標
對於文學作品欣賞的教學不能脫離語言領域的價值,學習作品中優美的語言,感受語言所表達的情感,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引導幼兒理解作品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在次基礎上擴展想象仿編或續編。所以結合故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小動物之間的友愛,懂得無論能力大小,都可以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道理。
2.學習用"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仿編故事中的短句,萌生給朋友送去快樂的意願和行為。
三、說重難點
重點:因為只有把握了故事的內容,才能進壹步挖掘其教育意義,所以把目標1作為教學的重點目標。
難點:中班的幼兒的理解和表述能力增強,但是對短句的仿編和情感的遷移有壹定的難度。所以把目標2作為教學的難點目標。
四、說教學準備(為更好地開展活動,我進行了教學前的準備)
物質準備:故事課件、背景音樂、大圖片(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圖片與課件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註意力)
幼兒經驗準備:了解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為理解故事做鋪墊。
五、說過程
本次活動我預設為四個環節:"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分析討論、感受作品的美""經驗遷移、仿編短句"來完成活動,通過音樂的渲染氛圍、圖片的直觀演示、有感情地講述、設疑、給難點構建支架,讓幼兒通過欣賞、發現、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想法。下面具體談談每壹個環節的開展
(壹)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妳覺得妳什麽時候最快樂?
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講壹個關於快樂的故事。
(意圖與目標:開門見山地點出快樂主題,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去發現:幫助別人是壹件快樂的事情。引出故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我采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
1.教師講述故事第1、2兩段
分別提問
(1)小動物們都在為自己的朋友做什麽?
(2)小動物們都是怎麽說的?
(3)討論:小蝸牛為什麽不高興?小蝸牛能為朋友們做什麽,讓朋友們高興呢?
2.教師講述故事第3段
提問:小蝸牛做了什麽讓朋友們高興?
(分析:采用分段教學來欣賞作品,在次環節中使用音樂背景,讓幼兒更好地感受故事的優美,以提問的方式加上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討論和質疑促使幼兒發揮想象力,完成重點目標中的理解故事內容。在故事理解的過程中我會強調"我可以。。。。。。讓他們快樂"的句式,不僅學習語言短句,也為解決後面的難點短句仿編做好鋪墊)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註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3活動目標:
1、理解作品內容,懂得為別人做事是愉快的。
2、能大膽用“我願意為朋友做……,讓他們高興”的句型說出自己的相法。
3、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與散文內容相匹配的圖片、散文朗誦磁帶
2、水彩筆、卡紙
3、視頻臺、錄音機
活動過程:
壹、出示小鳥、大象、小兔圖片,引導幼兒思考他們能為朋友做什麽,導入主題
師:圖片上有誰,妳知道他們在想什麽嗎?
他們都想為朋友做事,讓他們高興,妳覺得他們會為朋友們做什麽呢?
二、分段欣賞散文,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
1、學說句型,了解小動物為朋友做了什麽
提問:小動物為朋友做了什麽?讓他們怎麽樣?
請幼兒模仿小動物說的話
2、引導幼兒思考小蝸牛為朋友做了什麽
提問:小蝸牛怎麽了?它為什麽好著急?
它能象小鳥壹樣給打家唱歌嗎?像大象給大家幹活嗎?像小兔給大家送信嗎?
小蝸牛給大家做些什麽,讓他們高興
3、傾聽第二段散文,了解微笑能給人帶來愉悅
提問:小蝸牛送了什麽給它的朋友?
它的朋友看到小蝸牛甜甜的微笑都怎麽樣?
請小朋友也學學小蝸牛的微笑,把妳的微笑送給妳的朋友
老師也將微笑送給小朋友們,妳看了覺得怎麽樣?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會微笑,微笑是最簡單的事,可確能讓別人開心、高興
三、完整欣賞散文,懂得為別人做事,自己也是愉快的
提問:妳喜歡散文裏的小動物嗎?為什麽?
他們為別人做事,讓別人高興,他們自己也覺得怎麽樣?
小結:為別人做事,自己也感到很愉快
四、請幼兒用“我願意為朋友做……,讓他們高興”的句型說出自己的想法
1、妳願意為朋友們做事,讓他們高興奧妙?
2、妳願意為朋友作什麽,讓他們高興?
3、擴展幼兒思維,除了為朋友,還可以為父母,為老師或其他人做什麽
五、請幼兒將自己所想到的畫在紙上,講給同伴或老師聽
活動反思:
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實際,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那麽,幼兒的語言壹定會健康的發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4增進師幼感情的教案:誇老師(中班語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念兒歌《誇老師》。
2、引導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講話,增進師生間的感情溝通。
活動準備
記號筆、小錨圖片
活動過程
1、說說自己知道老師有些什麽本領?
2、教師示範畫圖畫: (1)、老師當場繪畫,請 幼兒觀察老師畫的是什麽? (2)、說說老師畫的小動物長得怎樣,豐富句型。 (3)、誇老師的本領,學習詩句“老師本領大,樣樣都會畫”。
3、新授兒歌《誇老師》 (1)、師念兒歌,幼兒欣賞 (2)、根據老師畫的圖畫,集體念兒歌。
4、指導幼兒仿編兒歌: (1)、老師還會畫什麽?試著用兒歌裏的話說壹說。 (2)、將大家仿編的句子編成兒歌集體念壹念。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5活動目標:
1、感受朋友之間的情誼是相互幫助、相互鼓勵,了解真正的快樂源於***同分享。
2、通過區別不同的角色,熟悉並初步掌握故事內容。
3 、理解詞匯:微笑、友好的、孤單的,並嘗試著運用。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故事錄音磁帶。
3、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壹、引入主題,了解微笑的感覺。
1、教師出示“微笑”表情卡,請幼兒使用微笑的表情。
2、引導幼兒感受微笑時的心情:
提問:當妳微笑時,妳的心裏是什麽樣的感覺?當妳看到別人向妳微笑時,妳又是什麽樣的感覺呢?
二、完整欣賞故事壹次。
1、“在這個故事裏,妳最喜歡誰?為什麽?”
2、“小鳥、大象、小兔它們能為朋友幹什麽?”
3、“小蝸牛看到朋友們都友好的幫助別人,它卻很著急,為什麽?”
三、分段欣賞故事,鼓勵幼兒分段講述。
1、第壹部分:小鳥、大象、小兔的有關內容。教師出示圖片,帶領幼兒***同講述。
2、第二部分:小蝸牛的改變。教師出示圖片,帶領幼兒***同講述。
3、第三部分:小蝸牛的信。教師引導幼兒理解 “友好的、孤單的”詞匯,並運用到故事的講述中。
四、幼兒自制壹封關於微笑的信,送給自己愛的人和關心的人。
提問:為什麽森林裏的動物都說小蝸牛真了不起呢?我們可以用什麽樣的方法把快樂送給大家呢?鼓勵幼兒用小蝸牛的好方法自制壹封微笑的信。
附故事:
微 笑
小鳥說:“只要我醒著,我隨時願意為朋友唱歌。”
大象說:“只要我醒著,誰有幹不動的活,我隨時就到。”
小兔說:“只要我醒著,我願意為朋友送好消息。”
大家都在為朋友幹些什麽,小蝸牛好著急,它整天背著個沈重的殼在地上慢慢的爬,別的什麽也幹不了。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6目標
1.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
2.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準備
1.掛圖,故事磁帶。
2.兩幅表情圖:壹幅為哭泣的表情,壹幅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圓形卡片,油畫棒等。
過程
1.看表情圖。
――教師出示兩幅表情圖,請幼兒說說看了哪幅圖能聯想起快樂的事。
――引導幼兒說說為什麽喜歡微笑的表情。
――讓我看看妳們甜甜的微笑吧!
2.欣賞故事第壹段。
――出示掛圖,欣賞故事第壹段。為什麽小蝸牛很著急?
――小鳥、大象、小兔為朋友做了什麽?朋友感到怎麽樣?
――小蝸牛能為朋友做些什麽呢?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像並講述。
3.完整欣賞故事。
――請幼兒邊看掛圖,邊完整欣賞故事。
小蝸牛做了什麽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
――為什麽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朋友?
――它是怎樣把微笑送給大家的?
――朋友們喜歡微笑嗎?妳是怎麽知道的?
――大家為什麽認為蝸牛了不起?
4.制作“微笑”標誌。
――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
――啟發幼兒將其中壹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時刻提醒自己為朋友帶去快樂,另壹標誌則送給其他班級的幼兒。
建議
1.作品通過簡煉、優美的語言展示了壹個互助、友愛的童話世界,在教學中,教師應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2.最後環節可放在日常活動中進行。
附:微笑
森林裏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麽也幹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著小兔微笑。小兔說:“小蝸牛,妳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小蝸牛又壹想,“可是,怎麽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裏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裏是壹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裏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7活動目標:
1、理解蝸牛“微笑”的含義,體驗蝸牛濃濃的友愛之情。
2、懂得不管力大小,懂得可以關心別人,給人以快樂。
3、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中班下冊5號掛圖、圖片。
2、幼兒教材。
活動過程:
壹、引出主題
師:妳們看這是什麽表情啊?
幼:微笑、笑
師:妳們什麽時候有這種表情?
幼:高興、快樂
師:看見別人微笑妳心裏會是怎麽樣?
幼:我也會微笑。
師:原來微笑能給人帶來快樂。
二、觀察掛圖
1、傾聽
師:今天啊,有壹群小動物也微笑的嘰嘰喳喳,誰能猜猜看他們在說些什麽?
2、討論
師:小鳥會怎麽說?
幼:唱歌
師:大象呢?
幼:幫別人幹活
師:小兔呢?
幼:送信
師:剛才,妳們有沒有聽到他們在說些什麽,老師聽到了,讓 老師來說給妳 們聽聽。
幼:……
師:妳們看這是誰?
幼:
師:他們會說些什麽呢?
幼:
師:蝸牛想出了壹個辦法,讓我們壹起來聽聽,是什麽辦法。
3、完整欣賞故事
師:小蝸牛終於找到自己能夠給別人帶來快樂的方式,那就是——微笑,今天老師講的就是這個故事《微笑》,讓我們壹起來聽聽。
三、幼兒講述
師:妳們喜歡小蝸牛嗎?為什麽?
幼:喜歡,因為他給別人帶來快樂。
師:小朋友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給別人帶去快樂,讓我們壹起來說說。
幼:……
四、拓展
師:小朋友妳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給朋友帶來微笑呢?
幼:
師:做什麽事情使朋友快樂?
幼:
四、活動小結
回教師我們也去畫壹張微笑送給妳的.好朋友。
課後反思:
在活動開始的第壹環節中,我預設的內容是讓幼兒看圖講話。在實施的過程中我所留給幼兒的時間卻較少,使得許多幼兒沒有了表演的機會。分析情況可以看出,幼兒與幼兒之間的觀察能力和繪畫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考慮到新生幼兒的能力。繪畫形式保證每壹位幼兒都能有笑臉,即:可以通過的調整來保證每壹位幼兒都能畫出笑臉。讓先畫出微笑的幼兒自己講講微笑的快樂,就能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了。
但是從活動開展的情況來看,所設計的環節多數還是比較傳統的,所要體現的閱讀要求並沒有明顯地表現出來,”閱讀“的分量與”表演“的分量沒有什麽輕重,因此根據這類情況,我試想在設計環節中,需要與目標的制定達成壹致,如可以嘗試這樣來調整環節:幼兒在初次閱讀後,就可以安排幼兒表演的內容,幼兒在通過表演後就能積累較多的語言經驗,然後教師在安排幼兒的繪畫活動時。並重點放在直到幼兒的繪畫出快樂的笑臉順序上,通過這樣的壹種調整,就可能會更貼切於目標,更有助幼兒的掌握。
通過這次活動,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所做的嘗試也是比較符合我班幼兒的水平的,因此,在以後的語言教學中,我會再次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的。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微笑》8活動目標:
1、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
2、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活動準備:
1、掛圖,故事磁帶。
2、兩幅表情圖:壹幅為哭泣的表情,壹幅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圓形卡片,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1、看表情圖。
教師出示兩幅表情圖,請幼兒說說看了哪幅圖能聯想起快樂的事?
引導幼兒說說為什麽喜歡微笑的表情。
(讓幼兒在甜甜的微笑中進入活動,感受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
2、欣賞故事第壹段。
出示掛圖,欣賞故事第壹段。為什麽小蝸牛很著急?
小鳥、大象、小兔為朋友做了什麽?朋友感到怎麽樣?
小蝸牛能為朋友做些什麽呢?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像並講述。
(通過讓幼兒自由想象,暢所欲言,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完整欣賞故事。
請幼兒邊看掛圖,邊完整欣賞故事。
小蝸牛做了什麽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
為什麽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朋友?
它是怎樣把微笑送給大家的?
朋友們喜歡微笑嗎?妳是怎麽知道的?
大家為什麽認為蝸牛了不起?
(在壹連串的問答中,讓幼兒體驗幫助朋友的快樂,知道給予比得到更幸福。)
4、制作“微笑”標誌。
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
啟發幼兒將其中壹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時刻提醒自己為朋友帶去快樂,另壹標誌則送給其他班級的幼兒。
(孩子們親手做壹個“微笑”標誌,加深了他們對“微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