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光未然有哪些詩文

光未然有哪些詩文

壺口瀑布,不親自來壹回就不可能領略到它的風采。不說瀑布因季節、氣候的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姿態,即使是同來的人群中,面對壺口,都會在內心深處激蕩起各不相同的感受。

壺口瀑布,被印在50元人民幣的背面,為每壹個中國人所熟識。它是壹個說不盡的話題,在這裏妳可以體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以體味到人類文明的漫漫蹤跡。

壺口岸邊有壹道長達75公裏的長城,據說是清軍為防止撚軍東渡而設的,是全國建造最晚的壹段長城。壺口附近又有很多與大禹治水有關的民間傳說,河邊的“禹帽山”據說是大禹治水時休息過的地方,瀑布岸邊因河水沖刷而成的小石窩,又被老百姓看成是大禹留下的足跡。

長期以來,對兩岸的普通百姓而言,壺口瀑布是壹個難以跨越、無法繞過的難關。在陸上交通不發達時期,黃河航運是溝通西北與華北的重要途徑,而任何船只行至壺口,都不得不棄水上岸,於是這壹帶就是有“旱地行船”的奇觀。數十人直至上百人在靠岸船只下墊上滾木,拖牽著船只行走,拉至小河口入水,重新裝貨後再下水前行,以此避開瀑布的阻斷。對這些人來說,壺口並不是壹個多麽有詩意的地方,“旱地行船”記載著黃河人的艱辛。

壺口又是藝術家們心向往之的地方。千百年來,歌吟壺口瀑布的詩文不計其數。現代詩人光未然、音樂家冼星海因受壺口悲壯、雄渾之勢的感染,寫下了著名的《黃河大合唱》,壺口所擁有的藝術靈氣已被激揚到了極致。

壺口瀑布並不是壹個固定的景觀,它是壹處流動的風景。壺口瀑布今天的方位與《水經註》的記載相比較,由於河水的沖刷,在大約1500年的時間裏,已經向後撤了大約5公裏。撰於唐憲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洪邁的《元和郡縣圖誌》,距離酈道元的《水經註》成書時間(公元527年)為286年,專家根據兩書對壺口瀑布位置的記載推算,僅在這286年間,壺口就向上推移了1475米。最早壺口瀑布的方位據推測,應在今天的河津縣龍門附近。不過壺口的風采,卻不因它的變動而減損。不定的壺口,永動的壺口,悲壯的壺口,給軍事家形成防禦、給藝術家帶來靈感、給船民們帶來艱辛、給現代人帶來美感的壺口,就這樣無所顧忌地奔流著,不知疲倦地呼嘯著。

揭底,黃河的未解之謎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裏觸龍門”,心裏還回蕩著壺口的轟鳴,我們又到了龍的出處——龍門。傳說鯉魚逆流而上,躍過此處就能變成龍,騰雲升天。我們此次來這裏並沒有追蹤龍的行蹤,而是來探訪黃河的又壹奇觀——揭底。

在黃河龍門河段,當河水流量很大、水裏泥沙含量很高時,河床底部的泥沙會被大塊大塊地掀起來,拋出水面。當地人說,有壹次大雨過後,黃河水猛漲,河邊的人看到1米多厚成塊河底被洶湧的河水帶到水面。我們沒有親眼看到,實在難以想象當時的場景,但在短短幾個小時裏,這裏的河床確實被沖刷深了近10米!

這種現象的成因至今未能分析清楚,但它壹定發生在河水含沙極多時。我們在老鄉家看到,從黃河打上來的壹桶水沈澱後竟有壹厚層黃土。我們正感嘆河水裏竟有這麽多土時,附近水文觀測站的工作人員笑問我們,知不知道河流揭底發生時的泥沙含量。他說,發生河流揭底時,1立方米的黃河水裏往往有500—600公斤的泥沙,他們測到的最多壹次有上千公斤!那感覺根本不是水裏含沙,而是沙土裏含水了。

河東,人傑地靈

山西,位於太行山之西,故稱山西,又處黃河之東,古稱河東。“河東”壹詞在戰國、秦、漢時期特指山西西南部,以現今的運城市所轄區域為主,唐以後指山西全省。在山西本省人的心目中,河東,還是特指運城地區的市縣。運城諸縣的人們也都以“河東人”自稱。

河東地區不但是山西農業經濟的重心,而且是文化積澱深厚、文化傳統悠久、文化名人輩出的地方,用人傑地靈做比喻,壹點都不過分。我有機會走訪這些古代名人的蹤跡,從心底裏對這土地產生尊敬之情。

在萬榮縣的裏望鄉,有壹個叫平原村的村莊。那裏的居民壹多半姓薛。他們都是明代大學者薛(王宣)的後代,官至禮部左侍郎的薛宣,因秉公廉明而數度退隱和復出。他是宋明理學的傳人,又獨樹壹幟,成為“河東學派”的創始人。如今的薛家後代,從薛宣算起,已傳至20幾代,僅在平原村就有兩千多後人。

萬榮的通化鎮是王通、王績、王勃這幾位隋唐詩人的故裏,王勃的壹篇《滕王閣序》更使這祖孫三代的詩文世家名聲顯赫。鎮上的王氏後代們在努力搜尋和保護著先人的遺跡,村裏還特地成立了民間“三王研究會”,組織大家壹起來研究“三王”的詩歌。他們自費印刷了《“三王”學刊》,整理家故成為這些衣著樸素的村民們生活中的壹項重要內容。

名人輩出的河東大地,到處可以感受到這種文化傳承的氣氛。僅就黃河邊上的永濟市壹地,就雲集了眾多的人文古跡,養育了壹代又壹代文武名人。這裏是“唐宋八大家”之壹的柳宗元、《詩品》

作者司空圖的故裏,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壹的鸛鵲樓正在修復中,開放在即,到此遊覽的人們,可以登高遠望,體味“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的感覺。位於永濟市的普救寺是《兩廂記》故事的發生地。鶯鶯塔上傳出的奇妙回聲,還有那種清脆的蛙聲,吸引著四方遊人。

這就是黃河,它養育著壹代又壹代華夏兒女,傳承了中華文化的火種,北自河曲淒婉動人的民歌,南到河東如醉如癡的蒲劇,那種散發了民間的動人旋律,讓這片蒼涼的大地回響著生命的活力。古塔、戲臺、寺廟、樓臺,自然的勝景,先人的遺跡,無壹不在告訴我們,黃河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蘊含著巨大無比的魅力。而那巍峨的群山、溝川峁梁、羊腸小道以及裸露的荒原、漫起的風沙,又記錄著黃河兒女的艱辛與生命的頑強。時代的步伐迅猛向前,黃河人的生活在寧靜中變化著,只有那條黃色的巨龍,攜泥沙而蔔,日夜不停地流動著,告訴妳時間的永恒。“逝者如斯夫!”這千年的感慨,哲人的嘆息,穿越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