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陳情令》有“十大遺憾”,其中之壹就是沒能保護好少年金光耀。#金光耀#
金光耀,本名孟瑤,壹生最忌諱的詞是“妓子”。對他來說,那是底線,是他心中最不可觸碰的過去。
但是為什麽要說他活得充實呢?
壹個原因是過去。
對於金光耀來說,最可笑的是他和金是同壹天出生的。壹個享受著世間所有的美好,壹個卻承受著世間所有的荒涼。
從劇中金光善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金光耀的母親雖然地位低下,但她非常註重讀書對人生的意義,教育他“阿耀,君子要衣冠楚楚”。
因為這句話,金光耀壹生都戴著帽子,直到葬在觀音寺。
小時候媽媽教他要做壹個溫柔的兒子,但是在那些世家子弟眼裏,他變成了壹個卑微的表情。他的人生經歷讓他自卑,但他溫柔的母親是難得的回憶,矛盾的自己只能誤入歧途。
第二,理由明確,渴望。
欲望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對愛的欲望和對恨的欲望。
對愛情的渴望屬於蘭喜臣。
因為童年的經歷,他被歧視過無數次。即使長大後這對於他來說很正常,他還是忍不住心生怨恨。
有壹句話是這樣說的:“即使妳住在下水道裏,仍然有人仰望天空。”
對金光耀來說,蘭喜臣期待成為他沒能成為的人。骯臟的生活已經感染了他的靈魂,但在遇見蘭喜臣之後,那壹絲清明顯得格外清晰。
他知道他不能回頭,所以他盡力保護蘭喜臣的安全。
仇恨的欲望起源於金光善,延伸到魏武賢。
金光善自始至終只把金光耀當成壹個仆人,並沒有給他任何名分,更不用說作為父親沒有任何照顧。
在故事的最後,金光耀煞費苦心地解釋了自己決定策劃壹切的原因:不是因為被踢出金陵臺的那壹刻,也不是因為家仆們的閑言碎語,而是因為金光善在壹群歌手面前真誠的話語。
對於魏,金光耀是羨慕嫉妒恨,但最後都變成了恨。
他嫉妒魏的“家仆之子”身份,但他還有弟弟和姐姐的愛。他羨慕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無拘無束,但也討厭他們出身相似,道路相反。
規劃未來的三個理由。在《陳情令》,金光耀策劃了壹系列的事情,比如放了,殺了金,改了的指示,用混亂在無形中復制了聶明君,種種事跡,都只是在為將來做鋪墊。
他明明看到了自己作為“孟瑤”的未來,但心中的不滿卻不允許他就此止步,於是就變成了“金光瑤”,壹步步成為了仙府總督。
在這樣的環境影響下,他深刻理解了權力的絕對話語權。他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只在乎他們無法選擇的服從。
其實縱觀整個故事,金光耀的故事是令人遺憾的。誰也不能否認他的錯誤,但也可憐他的結局。
與故事中的許多人相比,他總是很清醒。他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壹步壹步的規劃,知道自己的愛憎。他懂得讀心術,並以此為武器,但還是避免不了掉進黃土裏。
如果可以重來,希望少年時有人保護他,不用按部就班的應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