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春節為什麽要放鞭炮?春節燃放鞭炮的由來。

春節為什麽要放鞭炮?春節燃放鞭炮的由來。

放鞭炮有辭舊迎新的說法,寓意對新年的美好向往。

相傳古時候有壹種兇猛的怪獸叫“年”,常年在深海中,但在新舊交替之際,它又出來踐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怨聲載道。有壹次它又跑到村子裏作惡,被掛在門口的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壹個地方,被燈光嚇到了,四處亂跑。

於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怕紅、怕火的弱點。每年年底,人們在家門口貼紅對聯,放鞭炮掛紅燈,在院子裏燒柴取火,用菜刀剁菜剁肉,鬧出壹番動靜。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在春節燃放鞭炮。

擴展數據:

春節的其他習俗:

1,春聯和年畫?

春聯和年畫都起源於古代驅鬼的習俗。漢魏六朝時期,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站在門前畫申屠和雷宇驅鬼。後來發展成門神年畫。宋代開始流行木版年畫,年畫的內容也有所擴展。至今還保存著的西米圖,就是當時的年畫。

春聯出現於唐代。寫春聯在宋代更流行。明代貼的春聯已經遍布全國。春聯是中國特有的語言藝術形式和書法藝術形式,並流傳到韓國等地。春聯不僅表達了人們的願望,還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2.生起旺火

新年到來時,在院子裏點燃火把、火盆或炭盆,古代稱為“亭寮”、“燃火盆”、“旺香”,現代民間稱為“活旺火”或“典發寶釵”。古代宮廷流星是為了驅邪,或者是祭祀神靈和祖先。後來,旺火已經發展成為全家興旺的象征和美好希望的表達。

1738年,郎世寧畫了壹幅《李鴻雪景圖》,表現的是乾隆皇帝與兒女過年的場景。乾隆皇帝面前有壹個火盆,壹個小王子正在火盆裏松柏樹枝,當時叫“燃松盆”。

百度百科-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