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位於萬裏長城的最西端,嘉峪山腳下。它雄偉、險峻、壯麗。它不僅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連接中原與西域。其城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由內城、外城、雒城、翁城、護城河和南北兩翼長城組成,全長約60公裏。
嘉峪關城由內城、外城、護城河三道防線組成。守衛著南北寬約15公裏的峽谷區域,周圍塔墩縱橫交錯,關城東、西、南、北、東北共66座墩墩。攻防兼備,構成嚴密的軍事防禦體系,故有“天下第壹”之美譽。
嘉峪關市位於大漠戈壁上,所以莫站在高處拍下壹望無際的黃沙,滿眼蒼涼。從目前的科學角度來看,該地區年平均降雨量只有85.3毫米,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沙漠氣候。
宋元以前,嘉峪關沒有城,只起到檢查行人的作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決定在這裏修建關城。很快,壹座黃土夯城拔地而起,成為西部的國防重鎮。此後,許多明朝皇帝下令增加嘉峪關,使其成為壹個相對完整的防禦城堡。
進入清朝以後,嘉峪關地區的戰爭沒有以前那麽頻繁,商業交流更加繁榮。到了嘉慶年間,它已經變成了壹個控制貿易的關卡,向越來越多的商務旅行者征收關稅。
新疆和中亞的棉花、葡萄、羊、馬、駱駝、玉器都是通過嘉峪關運往內地的,而內地的茶葉、絲綢、棉布、瓷器、藥材也是通過嘉峪關運往新疆和中亞的。
清末同治年間,陜甘地區再次遭遇烽火,嘉峪關遭受重創。城裏的商店、茶店、旅館、住宅都是分散而荒涼的,人口也遠沒有以前密集了。幾十年過去了,這裏的重建還沒有完成。
1881年,《伊犁條約》簽訂,清廷批準俄國商人前往嘉峪關進行貿易。嘉峪關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通商口岸,清政府在此征稅,增加了“洋關”的功能。
莫裏森到達時,嘉峪關已經遭到嚴重破壞。他看到:“現在的要塞主要作為關隘,沒有駐軍。除了沿城墻堆了幾堆石頭以防盜賊外,沒有采取任何防禦措施。”他拍下了這個低矮破舊的哨所裏唯壹壹名手無寸鐵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