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中伏的七律詩如下:
1、天近中伏熱正酣,坡田忙碌汗濕顏。山村熾熱薰雲渡,農院蒸騰酷日懸。柳顫垂枝疏影茂,蟬喧幽境密聲繁。歸鄉樹下聊意盛,小暑時節黍喜炎。
2、山鄉泉凈瀉源頭,暑熱天蒸似潤油。翠樹炎林明葉隙,清渠燙水亮田溝。鄰翁自在堤阡碌,歸客閑舒堰陌遊。但得暮年回故處,農桑相伴晚風流。
3、夏日天炎熱滿懷,荊青草綠野花開。遙觀雲渡攜霞遠,近覷山行帶雨來。好友芳鄰多雅興,親翁近媼少癡呆。休閑娛樂身心好,避暑吟詩競自嗨。
4、柳枝顫動夏風蒸,梯堰疊疊砌石層。百壟伸延菽串角,千株旋落黍飛絨。園庭驅暑金樽酒,籬院避炎玉盞茗。怎奈鄉間諸熱盛,濃蔭舒爽綠涼羮。
5、又臨伏暑響蟬歌,柳隙濃蔭翠綠坡。護嶺山花香灌棘,擁鄉壑草馥荊蘿。層田熱雨融菽旱,疊堰薰風潤黍活。園中搖扇棚下爽,籬柵椒瓜架藤遮。
6、盛夏瀕臨酷浪騰,天炎伏暑故鄉行。鷹山北矗薰雲繞,蛙甸南浮焰氣縈。湯水溫泉魚逸韻,淩河熱葦鳥喧情。(註)歸來但得村蔭覆,相遇逍遙聊意濃。
擴展資料:
中伏,是指二十四節氣中的壹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7月27日或28日,也是三伏天的第二伏。中伏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相對特殊的壹節,因為它不像其他節氣壹樣固定在某個陽歷日期,而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的。
除了在詩歌中的表現,中伏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在中國古代,中伏是五行之火的旺盛時期,也是人體內火毒最盛的時期,因此,在中伏時,中國人有吃涼性食物以平衡體內火氣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