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說》
風訴說著夢 ?,
夢中的風沒有夢,
蒼葉已落,
月光 ? 只是風未訴出的遺尾 ,
還有唯壹的太陽 ?那該是眼睛中的幻想,
風說:無月無太陽 。
現代詩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壹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雖都為感於物而作,但壹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特點
現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營重於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於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形式上采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現新思想。
分類
按形式分:格律詩、自由詩
按體裁分:童話詩、寓言詩、散文詩、韻腳詩等。
按表達方式分:敘事詩、抒情詩
按照表達方式劃分
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這是按照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劃分的。
敘事詩
詩中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滿懷激情的歌唱方式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體小說等都屬於這壹類。史詩如古希臘荷馬的《伊裏亞特》和《奧德賽》;故事詩如中國詩人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明哲的《美猴王》和《阿拉克涅》;詩體小說如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代表詩作:
抒情詩
主要通過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頌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諷刺詩。
敘事和抒情也不是絕然分割的。敘事詩也有壹定的抒情性,不過它的抒情要求要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也常有對某些生活片斷的敘述,但不能鋪展,應服從抒情的需要。
按照語言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劃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和韻腳詩,這是按照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分類的。
格律詩
是按照壹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詩的行數、詩句的字數(或音節)、聲調音韻、詞語對仗、句式排列等有嚴格規定,如,中國古代詩歌中的“律詩”“絕句”和“詞”“曲”,歐洲的“十四行詩”。以及格律體新詩四言體,六言體,八言體。以後還可能又更多現代新詩也具有格律規則。
自由詩
是近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壹種詩體。它不受格律限制,無固定格式,註重自然的、內在的節奏,押大致相近的韻或不押韻,字數、行數、句式、音調都比較自由,語言比較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中國“五四”以來也流行這種詩體。
散文詩
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壹種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註重自然的節奏感和音樂美,篇幅短小,像散文壹樣不分行,不押韻,如,魯迅的《野草》僅供參考的《憶錦蘭珊》。
韻腳詩
韻腳詩屬於文學體裁的壹種,顧名思義,泛指詩的結尾須押韻,不論格律和音步 ,讀起來朗朗上口如同歌謠。這裏的韻腳詩指現代韻腳詩,屬於壹種新型詩體,韻式體新詩,規律押韻但音步(節奏)不對稱的新詩。以汪國真最為代表性。目前傳承這種詩體的有丁翔(北方浪人) ,丘勒,申洪洲等等。在理論方面 曉曲 和孫逐明等人組建的格律體新詩研究會對現代格律詩和韻腳詩的理論做出了詳細研究闡釋。
中國現代詩也可以分為兩個相對獨立的階段:
1、中國現代詩歌:二十世紀上半葉以前的詩歌稱為“中國現代詩歌”。
2、中國當代詩歌:二十世紀下半葉以後的詩歌稱為“中國當代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