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多雨。這個春天,很冷。這個春天,漫長。
當春風拂過我的臉,有壹種想抽泣的感覺。
當春雨淋濕了我的眼,有壹種想流淚的感覺。
當時間慢慢化成春天從指尖流過,我在想,這個春天,我都做了些什麽?
綠春盛夏悲秋忍冬。
但這次這個世界卻跌蕩出壹個沒有綠色的春天……
世界就像壹扇千瘡百孔的門,不經意間,時間就會從門上每壹個孔每壹條縫隙中溜走,不給妳絲毫住它的機會。人生亦是如此。
人的壹生能有幾十個春天?
而我卻浪費了這唯壹壹個十四歲的春天。
十四歲的開場白,是悲痛,是悔恨,是不甘,更是決心!
要將這個春天的尾巴抓住,緊緊捏在手裏不放。這是期中考試的倒計時。
走在校園的湖畔,柳樹齊齊地笑彎了腰,青綠色的頭發任風吹著。
它們是在嘲笑我麽?
應該是我在自嘲罷了……
朱自清曾經寫過這樣壹篇《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腳步近了。
壹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壹大片壹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桃樹、杏樹、梨樹,妳不讓我,我不讓妳,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村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妳。風裏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裏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壹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壹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妳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壹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壹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著傘慢慢走著的人;地裏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著。
天上風箏漸漸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都趕趟兒似的,壹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壹份事兒去。
“壹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壹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的確,壹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新的開始,新的起點,新的努力方向。這個春天已經過去壹半,另壹半……我會把握住的。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無數詩人贊春,有名的,無名的。壹首首纏繞在我們的腦際留下壹片芬芳。
張若虛曾經寫了壹首《春江花月夜》,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壹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沈沈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詩人入手擒題,壹開篇便就題生發,勾勒出壹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潮生。這裏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仿佛和大海連在壹起,氣勢宏偉。這時壹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壹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月光閃耀千萬裏之遙,哪壹處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瀉在花樹上,象撒上了壹層潔白的雪。詩人真可謂是丹青妙手,輕輕揮灑壹筆,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異之“花”。同時,又巧妙地繳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題面。詩人對月光的觀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壹樣的銀輝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明亮的月光存在。細膩的筆觸,創造了壹個神話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顯得格外幽美恬靜。這八句,由大到小,由遠及近,筆墨逐漸凝聚在壹輪孤月上了。
著名詩人李白也曾寫出三句春思: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李白有很多描寫思婦心理的詩篇,《春思》是其中之壹。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春”字通常語意雙關:既指春天,又可以用來比喻男女之愛。本詩《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這兩方面的意思。本詩以相隔遙遠的燕秦兩地春天景物起興,別具壹格。思婦觸景生情,想起了遠方的丈夫,頗為傷懷。她申斥春風,正是明誌自警,恰到好處。
全詩深刻地表達了各種復雜的感情,描寫了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又表現了她忠於所愛,堅貞不二的高尚情操。
春,這個字看來真的可以引出各種各樣的情緒,杜甫的《春望》又給我們帶來了另外壹種情緒。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鹹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回答者:db19970209-二級2009-3-320:24
my
回答者:28216683-壹級2009-3-321:21
冬色爺爺送走了大地的嚴寒,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人間。春天的景色十分美麗,就像壹幅栩栩如生的畫。
春天的陽光格外明媚,春姑娘展開了笑臉,太陽,紅紅的光束射過來,那溫柔地撫摸妳,像年輕的母親的手。
隨著春姑娘輕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從土裏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在公園裏,到處都可以看見這壹些生命力頑強的小草。
在這壹個溫暖的季節裏,在樹林裏,許多的樹木都開滿了鮮艷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讓,紅的、黃的、白的、紫的,各種各樣的花真像壹個美麗的大花壇。許許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聞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約而同地飛來采蜜,在半空中飛來飛去。
在樹林裏,許多的小鳥在自由自在歡樂地飛翔著,高興起來,便唱出清脆悅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著小河,河水忽然被壹陣悅耳、動聽的笛聲所牽動,放眼望去,壹群頑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莖做柳笛呢!他們吹出了心裏的幸福和快樂。
春天的雨是柔和的,只見春雨在竹枝、竹葉上跳動著。那雨時而直線滑落,時而隨風飄灑,留下如煙、如霧、如紗、如絲的倩影,飛濺的雨花仿佛是琴鉉上跳動的音符,奏出優美的旋律。
天空上,怎麽是五顏六色的,使人眼花繚亂?啊,原來孩子們在防風箏呀。在藍天白雲的照耀下,各種各樣的風箏在自由自在地飄舞著,飛升著,多麽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
啊,春天的壹切,都顯得那樣的生機勃勃。
啊,春天真美啊!讓我們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吧。
咦?是誰叫醒了小草?
原來是春姑娘在撓小草的癢癢呢!
是誰在和魚兒玩耍?
原來是春姑娘在和魚兒嘻戲打鬧。
每當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們壹起玩耍,壹起成長……
每當到了春天,是我們最最快樂的時刻。
春姑娘,請妳留下來好嗎?
和我們壹起度過金色童年!
2
轉瞬間嚴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來到人間。春天,是美好的季節,是充滿詩情的季節;春天,又意味著壹個生機勃勃的開始。自古以來,詩人喜愛春天,贊美春天,是因為春天景色宜人,處處皆可入詩。漫步古詩百花園,只見詠春詩姹紫嫣紅、爭奇鬥艷,令人目不暇接,隨意采擷幾朵,慢慢品讀,不知不覺已陶醉其中。
“壹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這是北宋詩人秦觀的《春日》。這首詩寫雨後春景。瞧,雨後庭院,晨霧薄籠,碧瓦晶瑩,春光明媚;芍藥帶雨含淚,脈脈含情,薔薇靜臥枝蔓,嬌艷嫵媚。這裏有近景有遠景,有動有靜,有情有姿,隨意點染,參差錯落。全詩運思綿密,描摹傳神,自具壹種清新、婉麗的韻味,十分惹人喜愛。
“朝來庭樹有鳴禽,紅綠扶春上遠林。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這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早晨之景。耳盈鳥語,目滿青枝,綠紅相扶,異馥誘人。詩人寥寥幾筆,壹幅春意欲滴的畫面便展現在讀者面前,然後,詩人索性止筆,不再描寫春景,轉而抒情。春意濃郁,靈感忽生,但詭譎的詩人卻用“已難尋”的遁詞來誘使讀者自己去感受春意,這種虛實相生的方法,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這是南宋詩人楊萬裏的《春日》。這首詩寫春天傍晚之景。斜陽披叢樹,綠地與天接,犬歡叫,人晚歸。這首詩自然貼切,常中見巧,平中見奇,將讀者帶進全景式的春之氛圍,這裏有春之境的美妙,有春之色的絢爛,有春之味的濃烈,有春之聲的和悅,置身其間,人們會敞開胸襟,盡情歡歌。
“春水初生乳燕飛,黃蜂小尾撲花歸。窗含遠色通書幌,魚擁香鉤近石磯。”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南園的春天,生機勃勃,富有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飛,蜂兒采花釀蜜,魚兒擁鉤覓食,這些都是極具春天特征的景物,而遠景透過窗戶直入書房,使人舒心愜意,歡欣不已。這首詩生動傳神,清新流轉,讀來令人神清氣逸。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南宋和尚僧誌南的《絕句》。這是壹首描寫春遊的絕句。春光明媚,勾起了出家人的遊興,於是走出廟宇,觀賞春光。駕著小篷船出遊,將船停泊在古樹下,拄著藜杖橋東漫步。雖是平鋪直敘,但古木陰中停泊著小船,這個畫面很雅,很古樸,頗如壹幀中國古代的文人畫。後兩句準確精練地表現了春天杏花盛開,小雨紛紛,楊柳飄舞,東風和暖的美麗而宜人的景象,是傳誦千古的名句。這首詩情與景匯,物與心諧,詩人抓住春風春雨的特點,略加渲染,便透露出內心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是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壹、二句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裏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二月裏,春光明麗,草長鶯飛,楊柳以長長的枝條輕拂堤岸,好像被美好的春色陶醉了。三、四句描述了壹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裏放風箏的生動情景,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這是宋代詩人晁沖之的《春日》。這是壹首寓情於景的惜春詩。全詩四句四景,小溪明凈,細雨翻萍,鵝鴨嬉戲,桃花逐水,畫面十分鮮明,歷歷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詩人以鵝鴨“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盡,鵝鴨不知,故歡叫追逐,無憂無慮,而人卻不同,既知春來,又知春去,落花雖可追,光陰不可回,詩人的惜春之情,溢於言表。
春天的色彩
春天的顏色真是五彩繽紛,太陽是紅燦燦的,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迎春花是嬌黃的……難怪詩人愛吟詠春天,畫家愛描繪春天,因為春天是世界壹切美的融合,壹切色彩的總會。我很奇怪,這五彩繽紛的色彩為什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春天來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連綿的、柔和的,它滋潤著大地,撫摸著大地,小聲地呼喚著大地,在人們不知不覺的時候,他們竟悄悄地匯成了小河,積成了深潭。啊,原來是春雨給潭水帶來綠色的生命。
風和雨總是結伴而來的。早春的,帶點兒寒氣的風,吹醒了萬物,樹梢綠了,大地綠了,連高聳的樓房的平臺也綠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詩雲:“春風又綠江南岸。”說的多麽好啊!但又何止是“綠”?
在風的吹拂下,滿山滿坡的野花睜開了眼,壹朵、兩朵,壹叢、兩叢……連成片,匯成海。人們面對這藍的、紅的、黃的……氣勢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煩惱沒有了,萎靡沒有了。感謝春天的色彩給我們帶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麽天空也是五顏六色,使人眼花繚亂?啊,那是孩子們放的風箏。在藍天白雲映照下,千姿百態的風箏瀟灑自如地飄舞著,飛升著,多麽使人心曠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屬於孩子們,天空屬於孩子們,然而他們不是同時也在努力地打扮著春天,增添著春天的色彩嗎?
但是,如果妳俯下身子去仔細審視,妳會發現在悅目的色彩中,還有零星的枯黃,那是殘冬留下的痕跡。妳也許會嘆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著那幾莖折肢斷臂、垂頭喪氣的小草,誰還會有好心境?可是,妳不妨削去枯黃的冬衣,妳會有更新奇的發現,嘿!裏面卻是綠的!原來外表枯黃的小草也在孕育著,孕育著更美的春天。
我終於明白了春天的色彩為什麽這樣豐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筆勤奮地揮動著;是稚氣的孩子們天真地打扮著;是被人們忽視的小草默默地孕育著。盡情地享受著春的色彩的怡悅的人們啊,妳為春天的色彩貢獻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