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久負盛名。小橋流水,垂柳榆樹古塔,街巷石階,休閑亭水榭。記得十年前在周莊的時候,因為遊客擁擠,店鋪眾多,喧囂非凡,最終沒能捕捉到那份靜謐與詩意。我後悔時間。
江南的橋,似乎骨子裏傳承著壹種文化,壹種精神,壹種氣場。如果江南是活的,那是水的靈動;如果江南有靈魂,橋就是她的靈魂。同裏水鄉的美,我覺得最集中的是矗立在鎮中心十字形河上的三座橋。
我舍不得回到這個優秀的同裏,舍不得這個人才輩出的故鄉,原來?含淚回首,無言以對?也可以是對現場感受的表達,就像對愛人說再見壹樣。
江南的美是壹種意境美,是壹種超然物外的美,是壹種與天相鄰的詩意美。這種美是無窮無盡的。橋是古鎮裙上的紐扣,樹幹上的綠葉,琴弦上的弓。如果沒有橋和船,綠水環繞的古鎮就會變成壹個沒有生命力的剛體。在三座橋上行走的習俗由來已久。已婚夫婦將攜手走過毗鄰太平、吉利和榮慶三條城市河流的石拱橋,他們將獲得幸福和好運。
古橋是同裏的壹大特色。每壹個來參觀古鎮的客人都能在這裏看到這些堅硬冰冷的花崗巖是如何經過漫長的風風雨雨變得溫柔深情的。可以說,它們就是古鎮活生生的歷史。
有人說她去過有著6000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水鄉浙江烏鎮,也去過有著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古城。春秋戰國時期屬於楚國領土,至今保存比較完好的是哪壹個?無錫苗人之地?鳳凰邊城,也留下了足跡;還夢見了雲南麗江古城,和有茶馬古道之稱的香格裏拉南大門,玉龍雪山腳下的婀娜水城有了親密接觸。他們都懷著欽佩的心情去了那裏。
同裏和周莊壹樣,是著名的江南水鄉。小鎮被四條小溪環繞,家家戶戶面對面,家家隔著壹條河。因為有了水,這裏就變成了壹條街,壹座城,壹座園,街道與河流並行,船只來來往往,街巷依河而建,房屋依水而建,呈現出壹派朱門白墻睡灣,家外泊舟的景象。
同裏的河很寬,河邊的房子都往後散,給河留出足夠的空間。河水飽滿明亮,水面離岸懸崖僅尺高。願與水親近,尤其是這水鄉的水,充滿靈性,壹波三折,在灰瓦白墻的房屋間穿上綢帶,極其柔和。
江南第壹水鄉周莊給我的印象是大,烏鎮人山人海,還有那種發自內心的背書:來了就沒離開過。同裏相比,同裏保留了它的單純和孤獨。事實上,同裏是江南水鄉唯壹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古鎮。典型的蘇州園林,讓這個古鎮與眾不同,獨壹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