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為什麽壹定要上好大學呢?
北大、清華、哈佛、耶魯有那麽值得人們向往甚至崇拜嗎?現在嗎?沒用的學歷?這不是什麽新鮮事。既然這種觀點得到了關註甚至認可,那它的存在壹定是有原因的吧?
比如,最明顯的就是很多商業精英、行業領袖,從來沒有嵌入過頂尖大學的金邊:馬雲、馬花藤、董明珠,更不要說壹個文藝界的贏家了。即使比爾·蓋茨和紮克伯格進入了哈佛,他們也只是在輟學後才開始了自己的商業帝國。
等壹下,請讓我撫摸它?沒用的學歷?邏輯:因為教育和後來的生活?成功?沒有必然聯系?所以教育不是必須的?所以妳在哪裏拿到學位並不重要。所以好大學不是必須的。
但是等等,上大學,難道只是為了以後的職業生涯做鋪墊嗎?什麽時候上學變成這麽功利的事情了?
讓我們暫時把它放在壹邊,好嗎?不說話不理?為以後的職業發展增加砝碼?在這之後,讀個好大學對壹個人有什麽真正的好處?根據我在耶魯的學習經歷,我想談談我的拙見。
好的大學不僅教妳知識和技能,還教妳如何學習知識和技能。
在名牌大學讀書,幾乎沒有什麽累。這種累是壹種心血,是筋骨的勞損。其實名牌大學和普通大學用的教材往往差不多,也就是說所學知識的內容和難度並不是天壤之別。
經濟學專業的學生要學習微觀經濟學中的供求曲線,英美文學專業的學生也要讀莎士比亞。
在我看來,優秀大學和普通學校在學習上的關鍵區別在於?學什麽?,而是在於?怎麽學?學習的方法和過程有時候真的不壹樣。
同樣的知識點,普通學校的學生可能只是掌握皮毛,背誦概念,練習幾道習題,壹點點嘗試;而頂尖大學的學生,可能會通過教授講解、小班討論、課外研究、文獻閱讀、論文寫作等多種方式,對某個知識點進行深度、立體的消化。
在耶魯,每篇論文都很難寫。為了整理壹篇論文的論點,我經常要殺幾本書,去幾次圖書館,查幾次期刊數據庫,有時還需要和教授面對面交換意見。
寫作的過程壹點都不能馬虎,文章的邏輯、措辭、句子都是需要的?莊嚴?請客;引用別人的觀點和數據時,壹定要仔細批註,全部寫出來?參考資料?否則即使抄襲也可能被追究責任。
有的高三學生甚至花壹整個學期?壓抑?畢業論文。當我最終得到教授的肯定時,我的兩個學長朋友竟然當場喜極而泣。
經歷了這麽多?折磨?還有體驗,有必要嗎?作為壹個有經驗的人,坦白說,我熬夜苦讀的時候,真的覺得很累,很想罵人。但是,學習後的成就感和進步感就像品嘗好茶後的無限快樂。
知識不用說很紮實,更重要的收獲是通過深度學習提升的各種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維等等。這些能力結合起來,壹個人的自學能力就加強了。
而良好的自學能力,不僅對讀書有幫助,對壹個人未來幾十年的職場生涯也大有裨益。
好的大學擅長氣場。
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性格還在可塑性。在穩定三觀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如果妳想成為壹個優秀的人,最好多和比自己優秀的人在壹起。
好大學,關鍵?好嗎?是嗎?人?好的。沒有壹所好大學不是人文薈萃,人才輩出。
在壹個人才濟濟的校園裏待了四年,妳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才。通過上課,做作業,運動,聊天,旅遊,愛上他們,妳會壹直被他們的正能量所籠罩,不自覺地吸收他們的優點,逐漸成為更好的自己。
耶魯四年,讓我倍感榮幸的壹大收獲,是與壹群?超級牛逼?有的人成了徒弟,同學,校友。
我和這些神奇的同學們揉著惺忪的眼睛趕著早上的第壹節課,在圖書館努力學習到天亮,周五晚上在大聚會上喝酒唱歌,周末坐火車去參觀紐約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我們討論了政治民主、生物實驗和倫理、同性戀權利等深刻的話題,甚至在星空下壹起想象我們的未來。
每壹個耶魯學生都在釋放積極向上的氛圍,在友好和諧的氛圍中,妳追我趕。跟這樣壹群人在壹起,我壹點也不敢偷懶,更不用說頹廢了。
那些家庭背景顯赫的學生根本不是花花公子。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低調、謙遜和禮貌。
耶魯教授是壹群偉大的人,他們的實力領先學術界,影響力延伸到政治、商業、文學藝術等領域。在大學的四年裏,我有幸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施勒教授壹起學習?金融市場理論?與前摩根士丹利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教授共同探討中國未來經濟走勢,並向耶魯大學投資辦公室著名首席投資官大衛·斯文森教授請教投資心得。
除了能在課堂上接近傳說中的人?人品?我在生活中也有幸與教授交流:向日本教授學習劍道,在德國歷史教授家裏吃豬手喝黑啤,幫助英語寫作教授打理後花園的花草。
因為四年的同學友誼是美好而難忘的,畢業後我們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系,並為我們的耶魯校友身份而自豪。毫不誇張地說,耶魯人正在地球的每個角落積極改變世界。即使是只有兩個耶魯畢業生的小鎮,也可以成立校友會。
在紐約、舊金山、倫敦等歐美大城市,活躍著成千上萬的耶魯人,從近百歲的老人到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都活躍在校友活動中。
畢業後,我喜歡穿帶?耶魯?四件耶魯運動衫,粗體字。這個耶魯的標誌幫助我和我的校友見了幾次面。在北海道函館的壹次旅行中,穿著耶魯運動衫在漆黑的山頂看夜景的時候,來了壹位日本老先生。
興奮地用英語問:?妳在耶魯學習嗎?聽說我剛從耶魯畢業,他更激動地捏了捏我的手,祝賀我完成學業。我是耶魯畢業的1972!?
能在這個偏僻的日本小鎮見到大學校長,我也很激動,用日語和老先生聊起了耶魯。臨走前,老校友遞給我壹張名片?原來他是三菱集團剛退休的高管。?Leo君,下次妳來日本,只要妳在東京,請聯系我。?
總之,如果妳想在青春最美好的歲月裏結識壹群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和這些人成為朋友/生意夥伴/戀人,讓他們給妳帶來源源不斷的積極影響和改變,妳就要努力考上好學校。
我相信即使是有點上進心的同學,也希望和優秀的人在壹起,而不是和整天沈浸在打遊戲,吃泡面,自拍修美,換戀愛對象,渾渾噩噩過日子的同學在壹起。
名校?更好的平臺?更多資源?離開?成功?更近的
如果人受益於終身學習能力和優秀的師生呢?好嗎?我無法說服妳下定決心去爭取名牌大學的入場券,那就說點實際的吧。好嗎?。
好大學帶給學生的機會和資源往往是頂尖的。而抓住壹個好機會,妳的起點可能會比別人高,畢業後直接進入人生發展的‘快車道’。
好大學,好平臺,好機會?這個不言而喻,但我還是想分享壹個在耶魯的小故事。
每年夏天,華爾街幾大投行都會招聘壹些從大三到大四的實習生,分配到投資銀行部、股票銷售與交易部、研究部等部門,為期8-10周。
實習生最多可以拿到相當於八九萬元的工資,表現好的可以提前獲得全職。這麽好的蛋糕,自然被壹群大三學生爭搶。
在實習面試前,幾大投行的招聘團隊通常會和應聘者開壹個宣講會。親切的會面?告訴學生投資銀行是做什麽的。高?它在哪裏?
當年9月,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瑞銀等幾乎所有投行紛紛造訪耶魯。
他們派出的公司代表,從大老板到初級分析師,大多是耶魯校友和學生?咀嚼?我沒有距離感。除了分享關於實習申請的嚴肅提示,我還會談談哈佛-耶魯足球賽的勝算,耶魯最好的食堂,甚至我曾經擁有的浪漫校園。
和我壹起的壹個高盛實習生,來自美國南部的壹所普通大學,從大壹開始就積累了銀行和證券公司的工作經驗。平心而論,他能力出眾,工作努力,絕對不輸給任何壹個常春藤大學的實習生。
但他比我努力得多,才得到壹個實習機會:沒有壹家投行去他所在的大學做演講,所以他不得不請了幾次假飛到紐約,參加各大投行在華爾街總部召開的會議?小組演示?(對所有大學生開放)。
作為壹名耶魯學生,我比他幸運和幸福得多。幾家投行除了讓學生在家聽課,還在耶魯組織了幾十次壹對壹的咖啡聊天,進壹步表達誠意。員工請學生喝咖啡(註意是投行買單),對學生的實習申請提出建議。
高盛甚至專門從華爾街請來了著名的金融培訓師到耶魯給學生上課,壹切免費。第壹輪面試,有的投行甚至把考官團隊?幸運嗎?去耶魯校園,省去了學生趕火車去紐約的麻煩。
普通學校的學生呢?抱歉,我們不會在妳的學校組織現場面試。?對不起,我們沒有針對貴校學生的實習培訓課程。?抱歉,妳需要自己訂機票去紐約面試。?
故事有點啰嗦,但我就是想把名校生得到的東西都擺出來?優待?毫無保留地說出來。說實話,寫到這裏,我真的有點替普通大學的精英們感到委屈?妳很努力,很優秀,也許比名校生更優秀。
但是因為妳的學校名氣和資源都不夠強大,給不了妳壹個高平臺,壹個快車道,壹個加速度。
我們無法撼動這個現實,卻可以繞過它?通過努力,我考上了壹所好大學。同樣優秀的兩個人,平臺更好的那壹個,往往勝算更大,不是嗎?
回到文章開頭?上個好大學有什麽好處?
希望以上三點能給出壹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