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後漢書竇憲傳》和《辭海》的記載和解釋。沁園春的全稱應該是“沁水公主園”。所謂田園,絕不是公園、園林的概念,而是壹個集農耕、讀書、休閑、生活於壹體,兼具田園風光和園林風光的地方。於是,傳說中的沁園發生了質變和面積的擴大,朦朧的沁園被釋放成了貼近生活的沁園。劉莊(漢憲宗)* *有11個女兒。永平三年(60年),劉智被封為沁水公主,嫁給了東漢開國元勛鄧禹的孫子高密侯登幹。傳說她是歷史上少有的冷面美女。她文靜、賢惠、善良、柔弱,壹生難得笑幾次。如何為公主找到壹個如意郎君,不僅取決於他的個人素質,還取決於找到適合公主性格的自然環境。於是唐憲宗踏山越水,最終選擇了沁河北岸的這片竹林。這片竹林富饒、寧靜、明亮、祥和,北有太行,南有沁河。“低矮的房子圍著彎彎曲曲的樹籬,青竹黃花盛開”,“土地在無塵的環境裏,人不能停留在天上”,“風景比江南好”。據說周文王稱之為“世界上陽光明媚的地方”,這符合公主的個性。結果漢明帝派了幾百名官員監督,雇傭了幾千名勞工,壹個多月就建成了沁園園。作為公主的嫁妝,可見皇帝的特別寵愛也創造了驚人的建設速度。同時,讓我們很自然的質疑,壹個龐大的沁園工程,別說古代,就是現代化的速度壹個多月也很難完成。所以必須說明的是,這片原本綠林滿布、泉水小溪、山川環繞、溝壑起伏的竹林,就像壹個天然的盆景。所以只需要幾個亭子,省工省時,足以成為壹道亮麗的風景。也照顧到了“沁水公主田園”的理論,把傳說中的沁園還給了田園風光和亭臺樓閣的獨特美。
博竹園景區占地1.300畝,是博愛縣磨頭鎮和徐良鎮的交界處。因此,我們很容易猜測,這裏會是沁園遺址所在地嗎?而且與三十裏距離特別吻合,而且還位於沁河北岸,這就不用解釋耶律訓和王鐸詩中對“竹”的定義了。根據傳說和當地人民辦事處主任魏美芝的說法,景點附近的燕粉莊村是漢代為沁水公主制作胭脂和粉末的作坊。同時,魏先生又有了新的考證。景區以南三英裏,王寶村附近,沁水公主鄧珍的墳墓被發現。公園裏的西湖也看到了漢代的墓葬和遺跡。
沁園春的失落、迷茫與美麗,詮釋了沁園春的題詞,壹千多年來,帶給了許多文人墨客的遺憾與敬仰。也正因為這些,韓愈、李商隱、申遠、崔氏、葉、許衡、甘龍、竹林七賢等壹大批歷代名人,都在清化這片竹林留下了不朽的聖詠,也給他們留下了沁園和這片竹林。
在《中國大詞典》中,《沁園春》是中國870多個碑文中唯壹有根可循的碑文。毛澤東的千古絕唱《沁園春·雪》將沁園的影響力推向了巔峰和極限,也為沁園的文化內質和文化外質提供了無價的無形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