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歷史著名人物

中國歷史著名人物

曹操 曹操祖父曹騰在漢桓帝時擔任官職,封為費亭侯。父親曹嵩據考本姓夏侯,後成為曹騰養子並改姓繼承侯爵。曹操小名阿瞞、吉利,故而有曹阿瞞之說。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所以社會上沒有人認為他有什麽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的橋玄等人認為他不平凡,喬玄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颙對他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許劭,字子將,以知人著稱,他也曾對曹操說過:“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此說乃裴松之註引孫盛《異同雜語》,待考)於公元184年漢末黃巾起義時顯露頭角,後被封為西園八校尉之壹,參與了天下諸侯討伐董卓的戰爭。董卓死後,獨自發展自身勢力,縱橫亂世,南征北戰,先後戰勝了呂布、袁術,並接受了張繡的投降。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縣東北)以少勝多挫敗河北袁紹10萬軍隊,公元201年在倉亭(河南管縣東北)再次擊破袁紹大軍,並於公元207年十二月北伐三郡烏桓,徹底鏟除了袁氏殘余勢力,基本統壹了中原地區。公元208年,成為東漢政權丞相。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荊州劉表,12月於赤壁與孫劉聯軍作戰,失利。公元211年7月,曹操領軍西征擊敗了以馬超為首的關中諸軍,構築了整個魏國基礎。公元212年又擊敗了漢中張魯,至此,三國鼎立之勢基本成型。公元213年,漢獻帝派禦史大夫郗慮冊封曹操為魏國國王,於鄴城建立魏國王宮銅雀臺,享有天子之制,獲得“參拜不名、劍履上殿”的至高權力。公元220年,曹操於洛陽逝世,享年66歲,謚號“武王”,葬於高陵。曹操壹生未稱帝,他病死後,曹丕繼位後不久稱帝,追謚為“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壹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善詩歌,《蒿裏行》、《觀滄海》等詩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

漢光武帝 劉秀 (前6-57)

字文叔,蔡陽人[1],漢景帝後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對王莽,昆陽之戰,光武挽狂瀾於即倒,王尋等百萬之眾,壹時土崩瓦解。王莽政權的喪鐘,由此而敲響。光武以偏師徇河北,平王郎,降銅馬,艱難奠定中興之基。統壹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義,為壹賢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謚號光武,即光紹前業之意,廟號世祖。

西漢皇族,漢高祖九世孫。秀九歲喪父,寄養叔父劉良家。早年從事農業生產。新莽天鳳三年(16),到長安求學,拜中大夫許子威為師。後因資用拮據,回到家鄉。地皇三年(22),農民起義軍蜂起,與其長兄劉演率領和賓客七八千人在舂陵(棗陽)起兵,招新市、平林、下江等軍編為六部,擊殺王莽南陽守將,又擊敗王莽大將嚴尤、陳茂,進軍圍宛,聲勢大振。地皇四年(23),新市、平林諸將擁立劉玄做漢帝,號更始帝。是年劉演攻下宛城,更始帝入都宛城。更始帝在害死劉秀大哥後,讓劉秀巡河北,想讓河北勢力殺了劉秀,可劉秀借機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在以後先後消滅了其它割據勢力,赤眉軍(建立建世政權),綠林軍(建立更始政權),銅馬軍,公孫述(稱帝)國號“成家,大成,成,”,漁陽的彭寵(稱燕王),南郡的秦豐(稱楚黎王),梁地的劉永(稱帝),齊地的張步(齊王),盧江的李憲,東海的董憲,漢中的延岑(稱武安王),夷陵的田戎,隴西的隗囂(西伯王,西州上將軍),安定的盧芳(西平王),王郎(稱帝),劉秀都與之有過較量。經過參照某事建議與自己的雄才宏略等方針準備後,打敗高潮、重連、尤來、大槍、五幡……等起義軍,終成大業,建立了東漢帝國。

李煜 “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壹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於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為人“為人猜忌嚴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參與政事,每天只是讀書為樂。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璟未遂後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誌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南昌並立李煜為太子監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後,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971年宋軍滅南漢後,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對抗宋,對宋稱臣,將自己的稱呼改為江南國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開封時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領軍隊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南唐後主。

975年,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978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息:“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退而告之,宋太宗聞之大怒。據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李煜最後因寫“故國不堪回首”“壹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而被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藥有人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後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壹起,狀極痛苦。李煜死後,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後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

李煜“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性寬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殺,死後,江南人聞之,“皆巷哭為齋”。

李清照(1084~約1155),宋代傑出女詞人,號易安居士,婉約派代表詞人。與濟南歷城人辛棄疾合稱“濟南二安”。 她寫的詞也獨具壹格,稱“易安體”,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環形山的女性。

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父李格非,北宋齊州人(駐所在今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齊魯著名學者、散文家。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為吏部侍郎趙挺之子,金石考據家。

據說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詞》八卷,但已經遺失。現有《漱玉詞》輯本,現存約五十首左右。

蘭陵王——高長恭(543- 573)

史料記載

蘭陵武王長恭,壹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累遷並州刺史。突厥入晉陽,長恭盡力擊之。芒山之敗,長恭為中軍,率五百騎再入周軍,遂至金墉之下,被圍甚急。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於是大捷。武士***歌謠之,為《蘭陵王入陣曲》是也。歷司州牧、青瀛二州,頗受財貨。後為太尉。與段韶討柏谷,又攻定陽。韶病,長恭總其眾。前後以戰功,別封鉅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

長恭貌柔心壯,音容兼美。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壹瓜數果,必與將士***之。

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麾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他出生在壹個瘋狂得近乎變態的帝王家族。北朝自建國以來,短短二十八年間,就換了六代皇帝,叔侄之間彼此折磨,兄弟之間相互慘殺,壹個比壹個短命,壹個比壹個瘋狂。盡管蘭陵王容貌柔美、軍功顯赫,終其壹生小心翼翼,想盡壹切辦法避禍自保,可依然無法改變他的悲劇式宿命。終被北齊後主高緯所害,蘭陵王僅30歲,死後被安葬在都城鄴(今邯鄲臨漳縣境內)以西。重要軍事統領蘭陵王的遇害,預示著北齊王朝的行將終結。四年後,失去了軍事支柱的北齊王朝被北周皇帝宇文邕滅掉,高氏子孫幾乎全遭屠戮。

復制我以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