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和20世紀交替之際,捷克的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錯綜復雜。現代捷克文學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逐漸發展。反映在文學上的各種流派有自然主義、圍繞在《現代評論》雜誌周圍的頹廢派以及未來派。他們多從無產階級觀點出發,批評資本主義社會及其道德觀。詩人彼·貝茲魯奇(1867—1958)在他的詩集《西裏西亞之歌》中,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表達了工人群眾對社會壓迫和民族壓迫的強烈反抗。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捷克***產黨成立。為無產階級解放而鬥爭的作家和詩人成了第壹***和國時期文壇上的主力軍。伊·沃爾凱爾(1900—1924)、斯·科·諾伊曼(1875—1947)、約·霍拉(1891—1945)、亞·塞費爾特(1901—)等無產階級詩人,在作品中展示革命的美好未來;瑪·瑪耶羅娃(1882—1967)、伊·奧勃拉赫特(1882—1952)等***產黨員作家努力塑造革命者的光輝形象;茲·尼耶德利(1878—1962)、伊·沃爾凱爾的文藝批評,力圖用階級觀點分析壹切文藝現象。與此同時,以“旋覆花”社為代表的捷克現代派詩歌開始興起。現實主義主要作家有亞·哈謝克(1883—1923)、弗·萬丘拉(1891—1942)、卡·孔拉德(1899—1971)、卡·恰佩克(1890—1938)的散文,從各方面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抨擊了反動的軍國主義和殘酷的帝國主義戰爭。所有這壹切,使20世紀20年代的捷克文壇呈現壹片生氣勃勃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