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自古不分家,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傳統文化典籍中,前人留下了不少關於酒的名作。曹操的《短歌行》中開篇吟唱:“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在這裏,酒作為壹種消愁的對象,借酒消愁。所以,《短歌行》又吟唱到:“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杜康”是誰呢?杜康是傳說中的釀酒師祖。這裏代指酒。《短歌行》中明確指出酒可以消愁。後來的詩歌中,多用飲酒來指消愁。但是正如李白所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即使如此,詩仙李白壹輩子更是沒有離開過酒。“舉要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在高興的時候李白會吟唱“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在詩意的時候,在家國哀愁夾雜在壹起的時候杜甫會吟唱:“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本想著喝壹杯濁酒,來緩釋壹下目前的哀愁。可是因為身體有病,又剛剛戒了酒。
當然,除了借酒消愁。酒還有其他很豐富的意蘊。“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裏本來想著喝幾杯淡酒暖暖身子,但是風太大了,天氣太冷了。酒起不了作用。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中有:“稚子候門,有酒盈樽。”酒更是朋友聚會時不可缺少的。蘇軾的《赤壁賦》中“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於是飲酒樂甚,於是倚歌扣舷而歌之”這是蘇軾喝高興之後,抒發的自己的感慨。同樣,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也是如此,“人生如夢,壹樽還酹江月”更是借酒表達自己人生的曠達。
總之,自古以來“詩”與“酒”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以上僅僅列舉了部分事例,更多的事例有待於我們去進壹步挖掘。(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