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東起渤海灣的河北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的甘肅嘉峪關。它橫跨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甘肅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裏,面積約13300裏。它在世界上被稱為“萬裏長城”。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建了長城。如果把歷代修建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是10萬裏。其中秦漢明長城長度超過1萬裏。
目前,新疆、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有古長城和烽火臺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裏。?
擴展數據:
萬裏長城上著名的關隘;
第壹,山海關
山海關,號稱“天下第壹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km處,萬裏長城入海處。全長26公裏,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的關城長城、北翼的焦山長城、三島關長城和九門口長城。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末端部分。
山海關是明朝建立“駐防制度”的產物,明朝的“屯墾制度”和改革政策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嘉峪關
嘉峪關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角。因建在嘉魚山腳下而得名。它是明長城西端的起點,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是明長城沿線保存最完整的城關,河西第壹關,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壹站。
城關是由內城、外城和護城河組成的完整防禦體系。由黃土夯築,城磚覆蓋,堅固雄偉。關城平面呈梯形,占地33500多平方米,全長733米,高度11.7米。
第三,八達嶺長城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是居庸關前哨明代長城最具代表性的壹段,海拔1015米,是明代重要的軍事關隘,也是北京的重要屏障。1961年,國務院公布八達嶺關城及城墻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65438年到0987年,聯合國接受萬裏長城為“世界文化遺產”。1991 8月,八達嶺長城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接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人類文化遺產證書。
第四,黃崖關
黃崖關長城位於冀州區以北30公裏的山區。建於北齊天寶七年(556)。戚繼光,明朝名將,曾經用磚頭重新設計大修過。這壹段長城建築的特點是:橋臺墻是磚石砌成的,敵樓是方的、圓的,磚石是空心的、實心的。關城要塞,敵站水關,山渡河,布局巧妙。景區擁有中國第壹座長城博物館和當代長城碑林。
百度百科-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