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燒豆腐是當地的特產。水城街道、菜場、夜市、景區的豆腐攤熙熙攘攘,成為壹道亮麗的風景。
建水豆腐的臭豆腐塊,每塊壹寸見方,小巧玲瓏,就像“搓”壹樣,可愛極了。在炭火上慢慢煮,壹煮就膨脹起來,松軟可口。做菜的時候在豆腐表面刷點油,豆腐的香氣飄得很遠。煮好後,壹次吃幾十個,壹邊燙嘴,要麽吃原味,要麽蘸著吃,往往不夠。
在建水吃燒豆腐最有意思的是炭火上的鐵抽屜很大,豆腐堆在壹個角落裏。食客圍著抽屜坐著,在火上熟了就挑壹個,然後把生豆腐放在火上,沒完沒了。攤主坐在朝南的位置,不停的翻動,刷油。抽屜角落裏有幾個小鍋,每個就餐者壹個。每吃壹個豆腐腦,攤主就往鍋裏扔壹粒。他吃完會數鍋裏的五谷,收錢,意思是“撒豆賺錢”。
紅河建水包醬豆腐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的裹豆腐以其獨特的味道而聞名。民間俗話說:臭豆腐,號臨安府(臨安府即建水)。聞起來臭,吃起來香,漲漲漲黃燦燦的,它的四角八角讓人浮想聯翩,三餐不吃。
建水裹豆腐是手工制作的,制作豆腐用的水來自雲南聞名的建水西門大板井。從工藝上來說,包好的豆腐在正常生產流程之後還要經過覆蓋工序,相當於快速發酵。將豆腐塊整齊地放入篩子中,用白紗和土布裹緊,放在通風的地方。如果天冷,就用新鮮的稻草覆蓋,如果天熱,就用紗布覆蓋。
在紅火的夜市的燒烤攤上,不缺豆腐。豆腐人蹲在燒烤架上,看起來毫不起眼。幾分鐘後,包好的豆腐腦開始唱歌,壹片片冒著熱氣,爭先恐後地炫耀著自己逐漸膨脹、被戳破的身體,表皮變成了金黃色。這時蘸上鹵腐汁等食材,香氣開始泛濫。
把壹塊顫抖的包好的豆腐放在上面蘸汁,豆腐就開始收縮,慢慢吸汁。再放進嘴裏的時候,壹股嫩漿湧進嘴裏,根本不用嚼。就這樣,它帶著炭火的熱度壹路滑進妳的胃裏,然後細細地嚼著皮,又是壹種美味。
紅河石屏豆腐皮
農民的土產大豆和當地的天然井水成就了石屏豆腐皮。石屏豆腐皮是雲南久負盛名的傳統豆制品,也是招待遠道而來遊客的上等食材。
豆制品是公認的高蛋白營養食品,而豆腐皮的營養成分比豆漿高,蛋白質在40%以上,是牛肉的2倍,大米的6倍。它是素菜中的“明星”食材,是婦孺老弱的佳品。
豆腐皮需要用溫水浸泡3至5分鐘後再食用,直至變軟變白,切成條狀或塊狀。根據個人喜好有不同的吃法。用它來燙火鍋,3分鐘就可以吃了;涼拌,用香油、胡椒粉、醋、芝麻等調料,豆角嫩滑,麻辣爽口;用蔬菜、青椒等食材翻炒,口感不輸於肉制品。
油豆腐
油豆腐,又叫豆腐泡,主要是以大豆為原料,經磨、壓、炸而成。油豆腐塊體積約8立方厘米,色澤金黃,表皮光滑,內有絲印,柔軟,有彈性。壹旦揉成壹團,就會釋放復原,壹個月不發黴。
油豆腐可以作為蒸、炒、燉的主菜,也可以作為多種肉類的配料。無論是肉宴還是素宴都是佳品:用肉餡蒸;切塊作為煮湯燉肉的配料,湯味清香,久燉不爛;切絲用肉絲、豆芽和粉絲拌炒或涼拌,其味道更鮮。
油鹵腐爛
油浸腐是雲南腌制產品的重要品種,制作方法、品種、口味多樣。在雲南,無論是繁華的城市,還是偏僻的山村,都能吃到便宜的油鹵腐。
油鹵腐的腌制主要是黃豆做的臭豆腐。臭豆腐要求質地細膩,塊狀均勻,厚度壹致。臭豆腐曬幹,瀝幹外部水分,用適量白酒浸泡,然後用白糖、精鹽、胡椒粉、八角、花椒粉包裹,用精煉植物油浸潤,腌制。雲南油鹵腐以其色、香、味深受省內外人士的歡迎。
玉溪油腐在雲南很有名。玉溪油腐的特點是外表光亮,內部松軟微黃,食用後有蛋黃香味,長期存放不會變質。
曲靖宣威糖糖黃豆腐
如果在池塘的山區套種粗壯挺拔的黃豆,本來很普通,但當它遇到山谷中流出的黃石渣泉,就發生了最奇妙的化學反應,誕生了黃豆腐,讓若塘人驕傲了三百年。
箬塘鎮是雲南宣威的壹個小鎮,以生產黃豆腐聞名。這種豆腐是暗黃色的,兩英寸見方。看著它,細膩欲滴,食欲大增;吃吧,又嫩又好吃,香味四溢。若糖黃豆腐以其稀有的原料和獨特的加工方法而聞名。300多年來,它的香味壹直不減。
摘豆是制作黃豆腐過程中最具儀式感的時刻。除去枯萎和營養不良的豆子,飽滿和無蟲的大豆自豪地宣布它們在簸箕中的存在。
豆子在磨碎之前,必須先去殼,然後用山泉水浸泡。這是壹個見證奇跡的過程。甘甜的泉水溫柔地融化了豆子粗糙的表皮,徹底釋放了它們柔軟的靈魂。這是若糖獨有的“美味秘訣”。
說到吃,如果池塘黃豆腐足以滿足妳對烹飪的大部分想象,涼幹了吃會很好吃;和菜壹起炒,韌,香,純;炸件,油而不膩;燒烤幹蘸,拉項英口;用拼盤來增色添香。
白豆腐
豆類是植物蛋白質的良好來源。人們用智慧將豆子磨成漿,用石膏或鹵水制作,經過長時間的改造,最終成為現在大家都喜歡的白豆腐。
壹個小小的白色方塊,就像壹張白紙,可以創造出各種風景人物的畫面。白豆腐,因為簡單,只有豆香味,但更容易被人改造,創造出各種美味。
豆腐
將大豆浸泡在水中,研磨過濾出豆漿,在豆漿中加入鹽鹵或石膏,會凝結成壹種很薄很軟的固體——豆腐。豆腐腦也叫豆腐花,是用黃豆做的小吃,個別豆腐腦是用豌豆、蠶豆等豆類做的。
不管是鹹豆腐腦還是甜豆腐腦,壹定要趁熱吃味道最好。最簡單的甜豆腐腦配白糖,高級的還可以加紅糖、紅豆、芋頭、椰子;鹹豆腐可以加香菜、蔥、韭菜、醬油、辣椒油、香油等。
蔬菜豆腐
在雲南人的食譜中,菜豆腐是壹道常見的菜,在壹些經營簡餐的農家樂或飯店中很常見。豆腐腦又叫撈渣,整盤就著湯和渣子壹起吃。
蔬菜豆腐的制作方法比較簡單。將大豆在水中浸泡壹會兒,然後用傳統的手拉小石磨或打漿機磨成豆漿。打好後不要過濾豆渣,把水和豆渣放入鍋中煮至八成熟,再放白菜或南瓜等蔬菜,然後開始放鹽水,豆渣就成型了。這樣看來,這道由豆漿和蔬菜做成的沒有濾渣的菜才是正宗的“連渣漬”
蔬菜豆腐用鹽水適當“點”壹下,做出來的“渣”很有質感,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大大增加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