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伊薩·馬提亞爾》讀後感

《伊薩·馬提亞爾》讀後感

伊薩比卡圖盧斯的小雀還調皮,

伊薩比鴿子的接吻還純潔,

伊薩比任何壹個姑娘都嗲,

伊薩比印度的珍珠還值錢,

伊薩是普勃留斯寵愛的小哈叭。

她哼叫,妳會以為她在說話,

她懂得快樂,也懂得傷感。

她緊緊地挨著主人的脖子睡,

她的氣息柔和得壹點聽不見;

哪怕肚子裏急得憋不住,

她連壹滴都不會對不起被單,

而會抓抓撓撓誘使妳,警告妳,

要妳把她抱下床,然後再抱起。

這頭貞潔的小母狗如此賢淑

而不解風流,我們哪兒找得到

壹個新郎配得上溫良賢淑的她?

為了怕她壹旦被死亡全然奪去,

普勃留斯把她畫成了壹幅畫,

畫中的伊薩如此維妙維肖,

相似程度超過了伊薩她自己。

若把伊薩和畫並列在壹起,

妳就會認為兩只都是真狗,

要不就認為兩幅都是圖畫。

(飛白譯)

賞析

馬提亞爾是古羅馬銘文體詩歌創作的代表人物,銘文體源出古希臘,顧名思義,最初是為銘刻於碑石之上的文字,通常要求高度凝練,而很多馬提亞爾的詩歌還是會有鋪陳,篇幅也未必短小。這與他自身對銘文體詩歌的看法相關,他認為銘文體詩歌必須有“鹽粒”和“苦味”,也就是說內容第壹,相對來說形式反而在其次。這種藝術思想頗受爭議,與馬提亞爾同時代的詩人就提出他的詩歌作為銘文體顯得冗長,然而馬提亞爾在銘文體詩歌創作上的地位卻無可辯駁,後世稱其為“銘文詩之父”。

馬提亞爾所寫的詩歌均是銘文體,但在取材時卻與壹般銘文體詩歌大相徑庭,他不寫神話史詩,而將視角對準現實生活,《伊薩》就是如此。馬提亞爾的生平事跡已不可考,後世對他的了解主要來自他的詩歌,而對於伊薩我們所知的僅是其友普勃留斯寵愛的小母狗,本詩可以說是壹首題物詩。

“伊薩比卡圖盧斯的小雀還調皮”,卡圖盧斯是古羅馬偉大的抒情詩人,其詩歌以愛情詩最為出名,馬提亞爾最喜歡的詩人就是卡圖盧斯。“卡圖盧斯的小雀”指的是卡圖盧斯在《小雀呀,我的情人的寵物》等幾首詩歌中出現的小雀,是卡圖盧斯寄托自己對情人的深情厚意的對象。馬提亞爾以此作為詩歌的起首,可說是對卡圖盧斯詩歌的壹種戲擬,同時也是給整首詩歌設下了壹個愛情的基調。接下去的兩句進壹步深發伊薩所具有的美好品質: 純潔、嗲,所以她比“珍珠還值錢”,是主人“寵愛的小哈叭”。

而後的詩句可以發現,詩歌中對伊薩所用的指稱全是用“她”,讓人產生壹種刻意營造出的錯覺: 伊薩是個女人。伊薩也確實具有很多被認為“人”才具有的品性: 哼叫仿佛是在說話,懂得快樂和傷感,(仿佛情人般)緊挨著主人的脖子睡,絕不在被單上拉撒,而會想辦法通知主人。以上種種,或許還可說是在主人眼中伊薩很具有靈性,而接下去的詩行則仿佛全然是在描述壹個女子所應具有的品德: 貞潔、賢淑、不解風流、溫良。這樣子的“她”,使得主人無比寵愛而惟恐失去,所以將她畫成壹幅畫,由於在畫中註入無比的心血而使得畫作栩栩如生,真假莫辨。

馬提亞爾認為銘文體詩歌首要的因素是內容,而這內容是否充實則看其是否具有嘲諷性力度,本首詩歌借用伊薩表露出的是詩人對愛情的看法,從壹個男子的角度塑造了壹個溫良、賢淑、貞潔的“女性”形象,這樣的“女性”才會獲得真正的愛情和男人的珍惜。古羅馬從奧古斯都時期甚至更早,社會 *** 之風開始盛行,馬提亞爾這首詩歌不論其是否具有過重的男權色彩,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希望社會風氣能夠得到扭轉,倡導純潔的愛情,而反對放縱。詩歌最初五句全以伊薩為句首,而後又多以“她”引領句子,有類似於民歌的重章復沓,再加上詩歌句尾常壓“a”韻,形成壹種活潑輕快的詩意,充滿趣味。

(趙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