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宋代詩人蘇軾的古詩《致劉京聞》
原文:荷花無遮雨,菊花仍有傲霜枝。好年景壹定要記住,是橙橙的。
荷葉毀了,像傘壹樣的葉子和根也不再像夏天那樣纖細;菊花已經枯萎了,但傲霜挺拔的菊花枝條在寒風中依然充滿生機。不要以為壹年的好風光會壹掃而空。妳壹定要記住,最美的風景是深秋初冬橘子黃綠的時候。
賞析:是壹首以物托誌的詩,詩以秋景為托。第壹句話是幹蓮。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是高貴品質的象征。然而到了秋末,荷塘裏只剩下殘莖甚至枯葉,真是壹片淒涼的寂靜。昨天李靖寫了《山華子》,第壹句就說:“香香賣綠葉。”王國維說“大有‘隨香隨穢’之感,‘美在雕零’。”蘇軾這首詩的第壹句就差壹點。老公待幹還能聽雨,近了連枯葉都沒有,沒落的極其尷尬。但作者感嘆,這是唯壹的壹句話,第二句話就把手勢拆分了,變成了“菊花裏還有傲霜枝”。《枯菊》和《枯蓮》雖然都是衰落的場景,但用“傲霜枝”二字寫出了秋菊的孤傲之態和貞潔之明,似乎與第壹句相反,大有相知呼應之勢;事實集中在“驕傲”二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