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的聲音不是風吹來的,而是自己落到地上的。寂寞的花園裏,花木繁盛雕零。夕陽仿佛照在客人身上,巍峨的青山仿佛刺破了橫雲。發送者已經到達了岸邊的路的盡頭;行者見船舵已轉。今夜在荒無人煙的漁村裏徹夜難眠,獨對孤燈,只有暗月相伴。我召喚走了的朋友,就像楚辭裏召喚屈原壹樣。當我想妳的時候,妳也想我。
死華蓮,又名“鵲踏”、“吳風起”。原名唐·焦芳曲,由簡文帝的“踏上臺階,愛上蝴蝶”壹句改寫而成。雙音,六十字。
“簌簌花中無風”,寫春末花,寄公選。春末落花是古詩詞中常寫的場景,東坡卻翻出新意:落花的沙沙聲不是風吹來的,是自己落在地上的,是壹種很好的閑適情態。然後寫“寂寞園,柳老櫻”,指出園是寂寞的,人是寂寞的。
“孤園柳櫻花”,白居易的絕句《別柳枝》,有壹句“柳老春深斜”,這裏借用“柳老”來寫柳絮即將落下的季節,所謂“柳老”就是“春老”“櫻已過”是指櫻花期已過。今天派李公擇去正是時候。
這期間,東坡又寫了壹首《送筍送牡丹公選》詩,說:“今日忽然不樂,已失滿園花。園中無壹物,牡丹盡毀。”牡丹、櫻桃,同時兼具,而這壹次故人又將遠行。花木與朋友相聚是很自然的事,但到了時間還是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