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魂寶,詩歌的起源距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它最初起源於古代人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語言凝煉,節奏鮮明,音韻和諧。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它的表現形式也是百花齊放,有懷古詩、詠物詩、田園詩、戰爭史、行旅詩等等。
其實,我和詩歌結緣於小時候。那時,媽媽經常給壹歲多的我買回許多硬皮小本本,上面是壹首首充滿童趣的小詩歌,媽媽握著我的小手,壹字壹句地教我讀:“小鴨鴨,嘎嘎嘎……”、“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而我經常高興得“依依呀呀”拍著手亂叫。從此,我就深深愛上了詩歌,覺得詩歌是那麽美好、純真。
上了小學之後,我不但依然愛著詩歌,還對它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學會了好多首唐詩宋詞元曲,還有各種各樣的現代詩。我從詩歌中體會到了詩人的喜怒哀樂,我從詩歌中開辟出了壹片全新的天地。對了,我還熟背了壹百五十多首詩歌,積累在腦海裏,到寫作文的時候,它們便大顯身手,壹個壹個乖乖地排著隊跳進作文裏。於是,老師便經常在我的作文下方,批上壹個大大的“優”,或寫上幾句鼓勵表揚的批語,甚至還會把我的作文當範文來讀呢!有壹次,學校舉辦“詩歌背誦擂臺賽”,老師理所當然地讓我去參加,我還取得了壹個不錯的成績呢!妳說,這壹切,不都歸功於詩歌嗎?
後來,詩歌已經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過春節時,我會有模有樣地背誦“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隆冬裏逛公園賞梅花,我又搖頭晃腦地吟詠“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夕陽西下,望著波光粼粼的河面,我可以聯想到“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而在外地過節,我會憂傷地輕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不知不覺中,詩歌已經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壹部分,我與詩歌的友誼,也已根深蒂固了。
我與詩歌的友誼越來越深,直到後來,我又萌發出了要創作詩歌的念頭,不過,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我上二年級時,就寫了自己原創的第壹首小詩《花的故事》,是為了紀念被自己打翻的壹盆花,盡管寫得簡單幼稚,卻為我現在的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我通過細心觀察,以及閱讀大量的詩歌,寫出了許許多多小詩,不但有現代詩,還有壹首七言絕句《詠春》:“枯草萌綠柳吐青,解凍流水和春風。蜂蝶群戲繁花間,燕掠水面賞俊影。”嘻嘻,還不錯吧!
感謝媽媽,感謝老師,讓我與詩歌交上朋友,讓我受益匪淺。到最後,只有那壹句吶喊才能表達出我的心聲:“詩歌,我的朋友!我愛妳!”
詩歌是文學寶庫中的魂寶,詩歌的起源距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它最初起源於古代人民的勞動號子和民歌,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會生活,語言凝煉,節奏鮮明,音韻和諧。古今中外的詩人們,用生花妙筆,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篇。它的表現形式也是百花齊放,有懷古詩、詠物詩、田園詩、戰爭史、行旅詩等等。
其實,我和詩歌結緣於小時候。那時,媽媽經常給壹歲多的我買回許多硬皮小本本,上面是壹首首充滿童趣的小詩歌,媽媽握著我的小手,壹字壹句地教我讀:“小鴨鴨,嘎嘎嘎……”、“鵝鵝鵝,曲項向天歌……”。而我經常高興得“依依呀呀”拍著手亂叫。從此,我就深深愛上了詩歌,覺得詩歌是那麽美好、純真。
上了小學之後,我不但依然愛著詩歌,還對它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學會了好多首唐詩宋詞元曲,還有各種各樣的現代詩。我從詩歌中體會到了詩人的喜怒哀樂,我從詩歌中開辟出了壹片全新的天地。對了,我還熟背了壹百五十多首詩歌,積累在腦海裏,到寫作文的時候,它們便大顯身手,壹個壹個乖乖地排著隊跳進作文裏。於是,老師便經常在我的作文下方,批上壹個大大的“優”,或寫上幾句鼓勵表揚的批語,甚至還會把我的作文當範文來讀呢!有壹次,學校舉辦“詩歌背誦擂臺賽”,老師理所當然地讓我去參加,我還取得了壹個不錯的成績呢!妳說,這壹切,不都歸功於詩歌嗎?
後來,詩歌已經完全融入了我的生活。過春節時,我會有模有樣地背誦“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隆冬裏逛公園賞梅花,我又搖頭晃腦地吟詠“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夕陽西下,望著波光粼粼的河面,我可以聯想到“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而在外地過節,我會憂傷地輕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不知不覺中,詩歌已經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壹部分,我與詩歌的友誼,也已根深蒂固了。
我與詩歌的友誼越來越深,直到後來,我又萌發出了要創作詩歌的念頭,不過,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我上二年級時,就寫了自己原創的第壹首小詩《花的故事》,是為了紀念被自己打翻的壹盆花,盡管寫得簡單幼稚,卻為我現在的詩歌創作奠定了基礎。我通過細心觀察,以及閱讀大量的詩歌,寫出了許許多多小詩,不但有現代詩,還有壹首七言絕句《詠春》:“枯草萌綠柳吐青,解凍流水和春風。蜂蝶群戲繁花間,燕掠水面賞俊影。”嘻嘻,還不錯吧!
感謝媽媽,感謝老師,讓我與詩歌交上朋友,讓我受益匪淺。到最後,只有那壹句吶喊才能表達出我的心聲:“詩歌,我的朋友!我愛妳!”
2、
四歲時就開始背詩,這當然是被大人強迫的,小時候不識字,只能死記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詩。上學後,識字了,老師也叫了些詩,但僅限於解釋詩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與詩歌欣賞結識了。
很多詩都只有壹個平凡的故事,有時小到不足掛齒,但詩人卻能把他它寫成千古名句,廣為流傳,這就是詩歌的魅力。
詩有很多派別,有豪放派,婉約派……,不同派別的詩有著各自獨特的壹面。
李白很多詩屬於與豪放派。有“飛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銀河落九天”的大氣,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誌得意滿,有“大鵬壹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的自信,也有“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山”的抑郁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對權貴的蔑視和傲然……
李白的詩是多樣的,精彩的,每首詩的感情基調都與詩人的經歷有關。當他沒被重用時他有的是自信;當他位居高位時,他意得自滿,豪邁大氣;當他看見朝廷的醜惡之面時,他有的是偉岸的性格,蔑視權貴;當他因而遭人排擠而離開時,他也會抑郁、迷茫。
想要品味詩就必須了解詩人生平際遇乃至社會背景。想看懂它並不難,但只會得到壹些膚淺的東西,毫無深意。當妳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時,得到的是無窮的感悟,是真諦。妳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詩人同呼吸,同悲歡,妳理解他的感受,乃至會有想去安慰他的沖動。我們在欣賞詩,也在欣賞詩人,更亦在欣賞社會,我們樂在其中。
在讀《蜀道難》時,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詩人那變化莫測的筆法,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藝術地展現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了壹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馬行空般的馳騁想象所深深吸引,他給我創造了壹個博大浩渺的藝術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癡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賞壹個類別的詩,就必須同時欣賞其他派別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會讓人憂傷,戰爭讓人們與至親分離,背井離鄉。孟郊的《遊子吟》讓人回想起母親昔日的關懷,壹陣暖意湧入心頭……
每壹次欣賞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動。
這就是詩的魅力所在,我願陶醉於這詩的魅力之中!
3、
從小我就喜歡詩歌,無論是冰心奶奶從滿溫情的文字,巴金先生慷慨激昂的詩篇,還是徐誌摩柔情似水的文采,優美的意境都能使我遐想聯翩、沈醉其中!
能夠成為壹名詩人,壹直以來都是我的夢想,而欣賞壹首優美的詩歌,就如同欣賞壹幅七彩的山水畫卷,令人陶醉。無論什麽時候,我都想隨口背上幾句——“我從不肯妄棄壹張紙,總是留著,留著,折成壹只小小的紙船……”正是這種對詩歌的癡迷,讓我在成長中碰上許多難忘的事情。
壹天,我正沈浸在《雨巷》那種細雨綿綿、富有詩意的氣氛中,想象著那位撐著油紙傘的姑娘。突然間,爸爸進來了,問我在看什麽。我說沒看什麽,爸爸從我手中拿過寫著詩句的紙,被其中愛意綿綿的句子驚呆了。他眉頭緊皺,臉上頓時布滿烏雲,拿著那張紙,惡狠狠的說:“妳不好好學習,整天就看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說完就把它撕了。我嚇得站在那兒壹動不動,半天才流出淚來。爸爸根本不聽我的解釋,也不給我解釋的機會。我奪門而出,好幾天沒有跟爸爸講話。
面對頑固的爸爸,我實在沒有辦法,只有委屈的忍著,直到有壹天看到有位名人說的“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誌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我深有感觸,是啊,喜歡詩歌是我的追求,這有什麽不可以呢?面對不理解的爸爸,為什麽不能用我的行動讓他理解呢?於是我給爸爸寫了壹封信。信中寫道“鳥兒已經長大,它有自己的追求,它知道自己要飛向哪片天空!”
幾天後,我無意中在書桌上發現了壹張紙條,上面寫到:“女兒,對不起,爸爸知道自己做錯了。”我打開抽屜,發現裏面放著壹本精致的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