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壹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壹壹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壹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2、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大道之行也
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4、長歌行
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
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醜葉,涸水吐清泉。
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
桃李務青春,誰能貰白日。
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
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
畏落日月後,強歡歌與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5、念奴嬌·天南地北
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絳綃籠雪,壹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
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離愁萬種,醉鄉壹夜頭白。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so.gushiwen/typex?p=1&t=%e7%90%86%e6%83%b3
2. 關於“奮鬥、理想抱負”的文言文有哪些1、桃花源記 魏晉: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壹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壹壹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間隔 壹作:隔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2、飲酒·其五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大道之行也 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4、長歌行 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開,榮華照當年。
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枯枝無醜葉,涸水吐清泉。
大力運天地,羲和無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將何宣。
桃李務青春,誰能貰白日。富貴與神仙,蹉跎成兩失。
金石猶銷鑠,風霜無久質。畏落日月後,強歡歌與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5、念奴嬌·天南地北 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
翠袖圍香,絳綃籠雪,壹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想蘆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連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
離愁萬種,醉鄉壹夜頭白。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so.gushiwen/typex?p=1&t=%e7%90%86%e6%83%b3。
3. 有關“努力奮鬥”的文言文孟子及其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壹篇描寫奮鬥的文言文。
原文如下: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先秦·孟子及其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譯文: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築墻的勞作之中被起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起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裏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起用,百裏奚被從奴隸市場裏贖買回來並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的身上,壹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筋骨勞累,使他忍饑挨餓,身體空虛乏力,使他的每壹行動都不如意,這樣來激勵他的心誌,使他性情堅忍,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壹個人,常常出錯,然後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慮阻塞.然後才能奮發;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妳就會知道。
壹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與之匹敵的鄰國和來自外國的禍患,就常常會有覆滅的危險。這樣,就知道憂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樂足以使人滅亡的道理了。
註釋1、舜:姚姓,名重華。唐堯時耕於歷山(在今山東濟南東南,壹說在今山西永濟東南),“父頑,母囂,弟傲,能和以孝”,堯帝使其人山林川澤,遇暴風雷雨,舜行不迷,於是傳以天子之位。
國名虞,史稱虞舜。事跡見於《尚書·堯典》及《史記·五帝本紀》等。
2、發:起,指任用。3、畎(quǎn)畝:田畝,此處意為耕田。
畎,田間水渠。4、傅說(fù yuè):殷商時為胥靡(壹種刑徒),築於傅險(又作傅巖,在今山西平陸東)。
商王武丁欲興殷,夢得聖人,名曰說,視群臣皆非,使人求於野,得傅說。見武丁,武丁曰:“是也。”
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遂以傅險為姓,名為傅說。
事跡見於《史記·殷本紀》等。5、舉:被選拔。
6、版築:築墻的時候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築,搗土用的杵。
7、膠鬲(gé):商紂王大臣,與微子、箕子、王子比幹同稱賢人。8、魚鹽:此處意為在海邊捕魚曬鹽。
《史記》稱燕在渤碣之間,有魚鹽之饒;齊帶山海,多魚鹽。9、管夷吾:管仲,潁上(今河南許昌)人,家貧困。
輔佐齊國公子糾,公子糾未能即位,公子小白即位,是為齊桓公。齊桓公知其賢,釋其囚,用以為相,尊稱之為仲父。
《史記·管晏列傳》:“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10、士:獄官。11、孫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孫叔,壹字艾獵。
春秋時為楚國令尹(宰相)。本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稱為鄙。
12、海:海濱。13、百裏奚(xī):又作百裏傒。
本為虞國大夫。晉國滅虞國,百裏奚與虞國國君壹起被俘至晉國。
晉國嫁女於秦,百裏奚被當作媵臣陪嫁到秦國。百裏奚逃往楚國,行至宛(今河南南陽),為楚國邊界之鄙人所執。
秦穆公聞其賢,欲重贖之,恐楚人不與,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裏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楚人於是與之。
時百裏奚年已七十余,至秦,秦穆公親釋其囚,與語國事三日,大悅。授以國政,號稱“五羖大夫”。
史稱秦穆公用百裏奚、蹇叔、由余為政,“開地千裏,遂霸西戎”,成為“春秋五霸”之壹。事跡見於《史記·秦本紀》。
14、市:市井。15、故:所以。
16、任:責任,擔子。17、是:代詞,這,這些。
18、也:助詞,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頓壹下,後半句將要加以解說。19、必:壹定。
20、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苦惱。21、心誌:意誌。
22、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勞累。23、餓: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饑餓。
24、體膚:肌膚。25、空乏: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窮困。
26、拂亂: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顛倒錯亂。拂,違背,不順。
亂,錯亂。27、所為:所行。
28、所以:用來(通過那樣的途徑來……)。29、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驚動。
30、忍: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堅韌。31、曾益:增加。
曾,通“增”。32、能:才幹。
33、恒:常常,總是。34、過:過錯,過失。
35、困於心:心中有困苦。36、衡於慮:思慮堵塞。
衡,通“橫”,梗塞,指不順。37、作:奮起,指有所作為。
38、征於色:面色上有征驗,意為面容憔悴。征,征驗,征兆。
色,顏面,面色。趙岐《孟子註》:“若屈原憔悴,漁父見而怪之。”
《史記·屈原賈誼列傳》:“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39、發於聲:言語上有抒發,意為言語憤激。趙岐《孟子註》:“若寧戚商歌,桓公異之。”
寧戚,春秋時衛國人。家貧,為人挽車。
至齊,餵牛於車下,齊桓公夜出迎客,寧戚見之,。
4. 關於奮鬥的古文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蒲松齡: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滅吳.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蘇軾 盛年不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騏驥壹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戰國.楚.屈原< > 伏久至,飛必高!寇可往,吾亦可往!孟子: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知道這句算不算-_-)最後:。
5. 找壹些關於理想,奮鬥的古詩文名句1、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沒有虛心,怎麽可能得到賢者呢?
2、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題弟侄書堂》
年輕時候的努力是有益終身的大事,對著匆匆逝去的光陰,不要絲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3、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習知識是不遺余力的,終身為之奮鬥,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4、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壹本書可以不厭其煩地讀上好多遍,讀的遍數多了,深入思考了,自然了解書中的意思。
5、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要問池塘裏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6. 表達壹個人必須努力奮鬥的文言文句子有哪些表達壹個人必須努力奮鬥的文言文句子有;
1、路漫漫其修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4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3、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4、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5 、誌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
6、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 列傳》
7、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8、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9、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 ——《呂氏春秋·誠廉》
10、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曹 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表達壹個人必須努力奮鬥的句子有:
1、人不怕走在黑夜裏,就怕心中沒有陽光。
2、幸運之神的降臨,往往只是因為妳多看了壹眼,多想了壹下,多走了壹步。
3、積極的人在每壹次憂患中都看到壹個機會,而消極的人則在每個機會都看到某種憂患。
4、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勵誌名言名句大全。
5、在壹個崇高的目標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壹定會獲得成功。
6、卓越的人壹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7、偉人與常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珍惜時間。
8、成功的關鍵在於我們對失敗的反應。勵誌名言名句大全。
9、生命對某些人來說是美麗的,這些人的壹生都為某個目標而奮鬥。
10、即使行動導致錯誤,卻也帶來了學習與成長;不行動則是停滯與萎縮。
11、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12、不求與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動的淚水,要笑就笑出成長的性格!
13、生命不是要超越別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14、成大事不在於力量多少,而在能堅持多久。
15、上帝從不抱怨人們的愚昧,人們卻抱怨上帝的不公平。
7. 有關夢想的 勵誌的古文或詩詞1、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淩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出自:唐·李賀《南園十三首·其五》。 譯文: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麽不腰帶武器,收取關山五十州呢?請妳且登上那畫有開國功臣的淩煙閣去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46331又有哪壹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2、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出自:現代· *** 《沁園春·長沙》。
譯文:同學們正值青春年少,風華正茂;大家躊躇滿誌,意氣奔放,正強勁有力。評論國家大事,寫出這些激濁揚清的文章,把當時那些軍閥官僚看得如同糞土。
3、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壹書生。
出自:唐·楊炯《從軍行》。 譯文:大雪紛飛,軍旗黯然失色,狂風怒吼,夾雜咚咚戰鼓。
我寧願做個低級軍官為國沖鋒陷陣,也勝過當個白面書生只會雕句尋章。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出自:唐·李白《行路難·其壹》。 譯文:相信總有壹天,能乘長風破萬裏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5、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出自:漢·曹操《龜雖壽》。
譯文:年老的千裏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誌仍是馳騁千裏;壯誌淩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