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古典詩詞,最基本的就是平仄,韻腳,對仗這些。可以去看壹些關於詩詞寫作的基本書籍。 詩詞寫作入門之後,很重要,也需要下功夫的就是字詞句的精煉打磨,句式構造的排列之類。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詩詞中意了,古人說“不以辭害意”,可見“意”的重要性。 古人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多做多讀,慢慢就順手了。 建議妳看看《紅樓夢》裏香菱學詩時黛玉的教導。 下面是抄錄的壹些資料,希望能給妳幫助 (1)現代漢語中的平仄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壹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壹部分變為去聲,壹部分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拼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裏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表為:陰平(第壹聲)、陽平(第二聲)、上聲(第三聲)、去聲(第四聲)。 例如: 媽麻馬罵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簡單說,在現代漢語四聲中,第壹聲、第二聲是平聲;第三聲、第四聲是仄聲。 (2)韻腳 韻腳是每壹句詩中押韻的字的韻母,也就是漢語拼音中的韻母,比如 枯藤老書昏鴉ya 小橋流水人家jia 古道西風瘦馬ma 夕陽西下xia 斷腸人在天涯ya 可以看到,每個拼音的後面都會有a的韻母,這就是韻腳 這個知識上初壹就學了 (3)對仗 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 對仗多用於駢體文. 對仗:中古時詩歌格律的表現之壹。對仗又稱對偶、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壹種駢偶。格律詩對仗的具體內容,首先是上下兩句平仄必須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對的句子句型應該相同,句法結構要壹致,如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述補結構對述補結構等。有的對仗的句式結構不壹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對。再次,要求詞語所屬的詞類(詞性)相壹致,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詞語的"詞匯意義"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詞,它們所屬的詞義範圍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宮室、服飾、器物、動物、植物、人體、行為、動作等同壹意義範圍內的詞方可為對。對仗的運用有寬有嚴,因而出現各種不同類型,有工對、鄰對、寬對、借對、流水對、扇面對等。在內容上則有言對、事對、正對、反對等名目。 詞語對仗的要求是:詞義必須同屬壹類,如以山川對山川,以草木對草木等;詞性必須基本相同,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等;平仄必須相對,即以平對仄或以仄對平;結構必須對稱,即以單純詞對單純詞,以合成詞對合成詞;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對。 句式的對仗,主要是句子的結構相同,如以主謂短語對主謂短語,以動賓短語對動賓短語等。 對仗可使詩詞在形式上和意義上顯得整齊勻稱,給人以美感,是漢語所特有的藝術手段。
采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