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間文學的壹種體裁,通常指以傳說或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古代長篇民間敘事詩.史詩主要歌頌每個民族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戰勝所經歷的各種艱難險阻、克服自然災害、抵禦外侮的鬥爭及其英雄業績.流傳至今的比較著名的外國史詩有: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即《伊利昂紀》(壹譯《伊利亞特》)和《奧德修紀》(壹譯《奧德賽》),印度的《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古代日耳曼人的《希爾德布蘭特之歌》和古代日耳曼人的壹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貝奧武甫》,冰島的《埃達》,芬蘭的《卡勒瓦拉》(又名《英雄國》),亞美尼亞的《薩遜的大衛》和法國的《羅蘭之歌》等.
史詩產生於氏族社會解體時期,在內容方面同神話有緊密的聯系.神話是遠古時代的人用想象和借助想象解釋自然、支配自然的壹種形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認識的提高,神話逐漸接近現實生活,逐漸接近現實的人,於是出現了各種半人半神的英雄傳說.古代史詩便是這些神話傳說與歌頌本民族在最初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進行的各種鬥爭以及在這些鬥爭中立下豐功偉績的英雄的傳說互相影響、互相結合的產物.史詩中描寫的是人間事件,但人間與神界往往直接相通.詩中的英雄既具有壹般勇士的特征,又具有超人的能力.他們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同時借助神力,克服各種險阻和磨難.北歐和中亞的壹些史詩,神話色彩比較濃厚.《卡勒瓦拉》由開天辟地開始敘述.《貝奧武甫》描述貝奧武甫同妖魔鬥爭,先殺死了危害丹麥人的巨妖,後又殺死危害本族人民的火龍而英勇犧牲.史詩中壹些兇惡、猙獰的妖魔是遠古時期威脅人類生存的各種自然力的化身.“荷馬史詩”也包含不少神話成分,詩中直接描寫的英雄雖然都是凡人,但他們中不少人按家庭譜系追溯往往是神的後代.神、人分居兩個世界,但神直接幹預人間事務.許多戰鬥場面往往成為神和神、人和人之間的混戰,甚至人還能把神殺傷或打敗,表現了古代希臘人的豐富想象力.壹般說來,以遠古人類生活為描寫對象的史詩,神話色彩比較濃厚.隨著氏族制度的瓦解和國家的逐漸形成,神話存在的基礎受到沖擊,神話對史詩的影響逐漸減弱;史詩便逐漸以歷史傳說為主要題材,神話往往成為對遠古時代的回憶或聯想.
史詩壹般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描寫的多為對本民族具有普遍意義的事件.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傳,因而史詩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不同的史詩展開的歷史畫面幅度不壹樣.有的史詩敘述的面比較寬,事件延續的時間比較長.如《摩訶婆羅多》,它以印度北方婆羅多族王國內兩族鬥爭為主要線索,描述了幾乎席卷整個印度的壹場大戰爭.有的史詩著重敘述壹樁大的事件中的某個片斷,如《伊利昂紀》,它所涉及的雖然是壹場規模宏大、歷時長久的戰爭,但詩中集中敘述的則是十年戰爭臨近結束前的51天的戰事.盡管如此,這些史詩反映的都是整個時代的面貌和鬥爭情景,詩中往往包含有對當時生活、風俗的廣泛描寫.即使是那些神話傳說占很大比重的史詩,它們雖然為較濃厚的幻想霧靄所籠罩,但仍然於朦朧之中在壹定程度上呈現出這個民族在社會發展的最初階段的生活面貌.在神話中,世界是由神創造的,而在史詩中,人類賴以生存的天和地乃至萬物,則往往是由象征整個部落或民族的英雄以大無畏的英勇精神和勤勞的雙手創造的,反映了人類在與自然鬥爭中的最初勝利.數千年的歷史變遷使許多原先無比繁榮的城邦和王國變成面目全非的廢墟,各種自然的和社會的變遷湮沒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資料,使人類早年的歷史面貌在許多方面變得模糊不清.在史料缺乏的情況下,有許多史詩由於反映歷史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往往成為研究歷史的重要依據,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在壹段相當長的時期內,不少人曾經懷疑荷馬史詩中敘述的事件的歷史真實性,但是後來的考古發現不僅打消了這種懷疑,反而使人對詩中的某些細節描寫的精確和真實為之驚愕,直到現在,史學界還壹直把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9至8世紀的古代希臘歷史稱作“荷馬時代”.
史詩在其產生的初期,壹般以口頭創作形式在民間流傳、吟誦,隨著時間的進展,不斷吸收各種成分,豐富內容,增添情節,然後由專人整理、加工,經過文字記載,成為壹部統壹的作品.不少史詩至今仍然保留有民間即興創作的痕跡.史詩描寫的通常是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受到普遍尊敬、愛護的英雄,風格壹般莊嚴、崇高.史詩是廣大人民群眾集體智慧的產物,同民間創作有緊密的聯系,表現樸實、自然.詩中經常采用誇張、比喻等手法,形象豐富、鮮明.敷陳故事還采用插敘倒敘等手法,布局講究,結構嚴謹,藝術技巧達到驚人的高度.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曾經模仿“荷馬史詩”,以羅馬古代傳說為基本材料,結合帝國初期的政治需要,創作史詩《埃涅阿斯紀》.意大利詩人塔索模仿荷馬的《伊利昂紀》和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以第壹次十字軍東征為題材,寫成長篇敘事詩《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但這些文人創作,在風格方面同古代史詩有明顯的差別.由於史詩產生過程的長期性和各個民族發展過程中的特殊性,流傳到現在的史詩在思想傾向和故事情節方面必然包含有各種復雜的因素. 史詩不僅存在於遠古時代,不僅產生於氏族社會解體時期和奴隸制社會時期,在壹些已經進入封建社會的民族中仍繼續產生著,如法國的《羅蘭之歌》、德國的《尼貝龍根之歌》、俄羅斯的《伊戈爾遠征記》等.這些史詩雖然也以民間傳說和歷史傳說為依據,但它們產生於這些民族高度封建化之後,反映的是這些民族建立封建國家之後的社會關系和政治要求.騎士小說和英雄傳奇是史詩向當代小說的過渡形式,到了資本主義時期,史詩即被黑格爾稱之為“資本主義史詩”的長篇小說所代替.
由於史詩的廣泛敘事性質和它所包含的深刻社會意義,現在人們常常把比較全面地反映壹個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和人民生活的結構復雜、畫面廣闊、內容豐富、意義深刻的優秀長篇敘事作品,如優秀長篇小說等,稱作史詩或史詩式的作品.
在西方語文中,史詩壹詞源於古希臘語的□ποs,意為字、敘述、故事.自文藝復興開始,西方文藝理論家在研究古代史詩的基礎上,繼承古希臘亞裏士多德關於文學類型的理論,根據這個詞的原意,使西方語文中的史詩壹詞具有更為廣泛的含義,即用它來作文學作品的分類概念,泛指敘事類文學,統括詩歌和散文形式的敘事作品,如故事、小說及通常理解的史詩等,與抒情詩、戲劇並列.這種文學分類,至今壹直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