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詩經·鄭風·風雨》:意思、意象與意旨

《詩經·鄭風·風雨》:意思、意象與意旨

《詩經·鄭風·風雨》:意思、意象與意旨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對於古詩的解讀,是壹門學問,更準確的說——是壹門藝術。

相比較於西方而言,中華文明體系中的詩歌發展史從壹開始便有官方的痕跡。《詩經》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壹部詩歌總集,首先經歷了壹個自下而上的過程。所謂“十五國”風,乃是周王朝官方搜集整理的結果。《禮記》中記載,國家會專門安排失去體力勞動優勢的老年人手持木鐸,搜集各地的詩歌、民謠以體察民情,同時傳遞天子的施政綱領。

兩千多年前,孔子作為中華文明的集大成者,啟動了有記載的“刪”詩工程。將浩如煙海的詩歌刪定到三百首左右,奠定了今天我們讀到的《詩經》的基礎。除了在“刪”詩上的貢獻,孔子還未後來的讀詩人提供了壹條總的鑒賞、玩味古詩的原則。他說:“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曰‘詩無邪’”。

孔子的意思在明確不過,寫詩之人,創作詩歌時未必存無邪之念。但讀詩之人,在鑒賞、玩味詩歌時必要先存了無邪之心。文學作品的主題大體不出“愛”與“死”兩個主題,詩歌也直接或間接地體現著對這兩個主題的表達。夫子先教人存無邪之心而後讀詩,說到底,就是要用正念來看待“愛”與“死”這兩個永恒的主題。

以《詩經》為例,明晰今人鑒賞、玩味古詩的藝術。除了恪守孔子所講的“詩無邪”的原則外,還有幾點是不容忽視的。

壹、意思——盡可能求信、達、雅

今人讀古詩,首先要有“小學”的功夫,也就是在詩歌本身的音韻、文字、訓詁上下功夫。在普通話得以廣泛推廣和應用的今天,對於壹般的讀詩人而言,音韻、文字可以忽略不計。如此壹來,最重要的“小學”功夫便是“訓詁”了。所謂訓詁,實際上就是先生對於古詩的見解與翻譯。

因為文化的斷代,今天我們幾乎找不到可以系統對古詩完成“訓詁”的先生了。即便這樣的先生存在,也沒有多少人真的希望通過他們走進博大精深的古詩世界。幸運的是,我們有許多前人“訓詁”留下的素材,借助這些素材,我們可以通過自己完成對古詩的“訓詁”功課。

對於古詩的見解與翻譯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重要的是——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只要我們能從“信、達、雅”的角度,對古詩本身完成解讀,便算做足了“訓詁”功夫。

以《詩經·鄭風·風雨》為例,詩歌三個小節,描寫的就是風雨淒淒、瀟瀟、如晦之夜,雞鳴聲喈喈、膠膠、不已。因為得以與心中的君子相會、晤談,愁雲壹掃而空的場景與心情。

二、意象——盡可能求正、新、闊

關於古詩中的意象,要盡可能求正、新、闊。

詩歌中的意象,既是詩作者妙手偶得、覽物如詩的創造,同時又是讀詩人體察***振、推陳出新的創造。客觀來講,詩歌從誕生之日起,無不在經由著這樣的再創造。今天我們讀到的《荷馬史詩》、莎士比亞作品,包括《詩經》,無不經歷過壹代又壹代讀者的再創造。

所以,古詩的意象既與詩作者有關,也與讀詩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