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班《城裏來了大恐龍》教案

中班《城裏來了大恐龍》教案

 作為壹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中班《城裏來了大恐龍》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城裏來了大恐龍》教案1

 壹、活動目標

 1、感受童話,並理解恐龍帶給城市的麻煩與方便。

 2、調動已有經驗,嘗試借助恐龍的形體特征,仿編有關恐龍來到城市的故事。

 3、體會故事中恐龍的心情,樂意地理解別人。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1感受童話,理解恐龍帶給城市的麻煩與方便。

 2體會故事中恐龍的心情。

 難點:嘗試借助恐龍的形體特征,仿編有關恐龍來到城市的故事。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及其他相關知識.幼兒了解立交橋.

 2.物質準備:恐龍圖片、《城裏來了大恐龍》相關PPT和視頻。

 四、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1.引發調動已有經驗,讓幼兒自己談恐龍。

 教師出示恐龍圖片,提問:這是誰?(恐龍)妳了解恐龍嗎?誰願意說說來恐龍的秘密?

 2.引入情景,提問:如果城裏來了大恐龍,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

 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分段有感情地講述故事,采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童話中情節線索和人物的形象特征。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第壹段:第壹節到第四節。

 提問:a.大恐龍來到了什麽地方,覺得這個地方怎麽樣?

 b.恐龍所到之處都發生了壹些什麽事?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c.大恐龍走在路上會發出什麽聲音?鐵路被踩得發出了什麽聲音?(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哩吱哩)

 d.大恐龍給城裏人帶來了這麽多麻煩,如果妳是城裏人,覺得大恐龍怎麽樣?可是這是它自己願意的嗎?它心裏什麽感受?

 教師小結:大恐龍發現自己無意中做錯了事,給人們帶來危險時,感到十分難過。

 過渡語句:恐龍在城裏還會發生什麽事情呢?我們繼續聽故事。

 (2)教師繼續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第二段:第五節到第七節。

 提問:a.大恐龍壹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什麽?它心裏怎麽想的?(大恐龍無意中變成了立交橋,有利於城市交通時,它感到十分高興。)

 b.大家後來覺得大恐龍怎麽樣?

 c.妳喜歡大恐龍嗎?為什麽?

 小結:大恐龍很善良,並且很有人情味。當它做錯事時它會難過,當它發現自己能變成立交橋使城市馬路變得暢通時它又很高興。我們都喜歡大恐龍。

 教師壹邊提問壹邊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回答問題,也可啟發幼兒用動作適當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3)完整欣賞故事視頻《城裏來了大恐龍》。

 2.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仿編故事《城裏來了大恐龍》。

 師:接下來我們要試著編壹編大恐龍的故事。請大家按照大恐龍又來到了什麽地方?遇到了什麽事情?恐龍是怎樣想的?來說說。

 教師先組織幼兒與同伴壹起編故事,再組織幼兒集中交流,鼓勵幼兒大方在集體面前講故事。

 3.教師小結。

 師:今天小朋友不僅聽了故事《城裏來了大恐龍》,還自己編了大恐龍的故事,妳們真能幹。回家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和好朋友聽哦。

中班《城裏來了大恐龍》教案2

 壹、說教材:

 童話是兒童文學的壹種體裁,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通過豐富的想象,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得有思想、有感情,富有生命力和教育意義。

 《城裏來了大恐龍》是壹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采用擬人的手法,以恐龍的基本特征作為推進故事的線索,通過恐龍到城裏給大家帶來麻煩和快樂的故事,讓幼兒感受幫助別人,會收獲快樂。故事邏輯清晰、內容淺顯,易於幼兒理解。

 二、說學生:

 從學前階段到小學低年級,故事是兒童閱讀的主要材料。4-5歲的幼兒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能夠正確地說簡單的句子,具有壹定的口語表達能力,成人可以和幼兒壹起開展分享閱讀,在閱讀中註意口頭語言與文字的對應關系,並增加預期和假設的提問,猜想事件的發展。

 《城裏來了大恐龍》正好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幼兒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中班幼兒語言發展實際水平、以及本故事具有的特點,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1、情感目標:幫助幼兒體驗恐龍的不同心情,體會給別人帶來便利的快樂。

 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它能培養幼兒的品質與情操。在故事《城裏來了大恐龍》中,情感目標在於發展幼兒的社會性,體驗恐龍給人們帶來麻煩和便利的心情,從而激發幼兒關愛別人的情感。

 2、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名稱、角色及故事的主要情節。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傷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此次活動,就是讓幼兒欣賞、傾聽、講述、反思故事,使幼兒逐漸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詞匯、語句等。

 3、能力目標:鼓勵幼兒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想象,講述恐龍來到城市所發生的事情。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故事虛擬、誇張的特點,正好滿足幼兒充滿想象的心理特征。在故事《城裏來了大恐龍》裏,引導幼兒對故事情節和角色對話進行合理想象,大膽講述,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由此,我確定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難點是:

 教學重點: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以及發生這些事情的原因。

 教學難點:鼓勵幼兒嘗試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想像,大膽講述恐龍來到城市所發生的事情。(幼兒講述的效果與幼兒自身已有經驗,幼兒語言的發展,教師的引導有關,因此,把這點作為難點。)

 四、說教學準備:

 壹次成功的活動需要精心的準備。幼兒經驗上的準備,可以為活動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對教具及教學環境的準備,可以使幼兒在更形象直觀的環境裏學習。

 1、幼兒經驗準備:對恐龍相關知識的了解。

 2、課件準備。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的註意力。

 五、說教學方法

 說教法: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次活動,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重視"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引導為主線,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學習。

 教法:

 演示法:展示生動形象的教具,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形象地感受童話。

 講述法: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述,幫助幼兒多角度感受故事。

 教師用適當的語言,講大恐龍"啪嗒啪嗒"地走時,語氣加重,動作誇張,更好的突出恐龍大而重的形象。

 談話法:提出話題,引起***鳴。

 如請小朋友***同討論:妳喜歡這只恐龍嗎?為什麽?

 提問法:引導幼兒觀察事物,尋找問題答案的方法。

 我主要運用了反思性提問:恐龍給大家帶來了麻煩,這是他願意的嗎?假設性提問:如果妳是大恐龍,妳會怎麽做?等。

中班《城裏來了大恐龍》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龍的形象特點。

 2、學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恐龍進城遇到的事以及帶來的不同感受,願意用自己的特點做壹些受人歡迎的事。

 3、學習句式:大恐龍啪嗒啪嗒的走在……(地點),可是……(特點)……(現象)。

 4、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5、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壹起學編。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恐龍,觀察並了解恐龍的形象特點。

 師:老師帶來了壹張圖片(出示恐龍圖片),原來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恐龍,看看它有哪些特點?

 引導幼兒說說恐龍長、大、重的特點,並用圖片進行展示:

  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出示“長”字卡片)。這是什麽字?妳從哪裏看出來他很長?(比房子還要長) 哦,原來妳是用比壹比的方法看出來的。

  它還有什麽特點?它的身子很大(教師出示“大”字卡片)從哪裏看出來的?

  恐龍除了身子很長、很大之外,還有什麽特點嗎?它的腿怎麽樣?(很粗)這麽粗的腿,它的體重會怎麽樣?(很重)

  這麽大的恐龍有壹天來到了城裏,妳猜它會先到哪裏?再到哪裏……讓我們壹起來聽聽這個故事。

 2、分析理解故事的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壹部分,至“大恐龍給大家帶來了危險”

 大恐龍來到了什麽地方?發生了什麽?

 誰能把這件事完整的進行講述?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引導幼兒講述聽到的其他兩件事情,並用圖片進行呈現。

 這三件事是壹件快樂的事嗎?為什麽?妳從哪裏聽出來的?

 恐龍很難過,他會怎麽想呢?妳能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嗎?

 城裏人覺得有危險,他們會有什麽表現?也請妳用語言和動作來表現?

  出示交通堵塞的圖片:妳們看看這就是交通堵塞的樣子,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

  它還來到了什麽地方?發生了什麽事?(出示軌道、火車跳舞的圖片)

  最後來到了什麽地方?(出示小路、及把屋頂掀翻的圖片)

  為什麽會發生這些事?(因為恐龍太重了,所以把火車都震得跳舞了),教師出示“重”字卡片,同樣講述重、大、長的特點。

  這就是恐龍來到城裏發生的三件事,它心裏會怎麽想?(難過)出示哭的表情圖。

  大恐龍心裏可能在想:要是能變小就好了,是不是?有什麽辦法嗎?

  城裏的人會喜歡大恐龍嗎?(大家覺得恐龍帶來了麻煩)出示哭的表情圖。

  妳覺得事情會不會發生轉變?會轉變在哪兒呢?

 (2)講述故事後半部分至結束,展開討論。

 恐龍來到了城市,後來的事情有變化嗎?妳聽懂了哪些地方有變化?

  恐龍做了什麽事?(用三個字就講述清楚了)這就是變化(出示圖片)

  還存在變化嗎?麻煩的事變得怎麽樣了?(變開心了)出示笑的表情圖,這是大恐龍現在的心情,它變開心了,這是第二個變化。

  大恐龍變化了,城裏的人有變化嗎?

 妳們還有什麽問題要考考大家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教師輔助提問:我還有個問題,為什麽恐龍可以做立交橋?我可以做嗎?(根據幼兒講述,教師移動相應的字卡)

 為什麽恐龍會變的高興,城裏人也會變得高興呢?

 為什麽小朋友要在馬路上撒青草呢?

 (3)說說對故事的.不同解讀和看法

 再完整的聽壹遍故事,想想妳喜歡城裏來的大恐龍嗎?為什麽?

  妳喜歡這只大恐龍嗎?為什麽?(它改正了,它幫過別人)我也覺得它很帥!因為它原來做了別人不喜歡的事,現在做了別人喜歡的事,它用了長、重、大的特點做了很多的好事,簡直是帥呆了!

 3、想象:恐龍在城裏還可以做什麽事

 這是壹只聰明和愛幫助人的大恐龍,它還想在城裏待下去,它還可以利用它的特點做些什麽好事?

 總結:讓我們明白了第壹次來城裏大恐龍發生的事,更明白了這是壹只願意為城裏人做更多事的恐龍,他還會做很多事,我們可以慢慢想,慢慢畫。

 附:故事《城裏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裏,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給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鐵路上,大恐龍的身體太重,鐵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胡同裏,它聞到了人家廚房裏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大恐龍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裏真難過。城裏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壹個聰明的小孩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壹定是餓了。”他帶著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身上、身下開過,大恐龍變成了立交橋。大恐龍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壹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麽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裏人多做壹點事,因為它是多麽喜歡這個地方啊!

 壹輛輛大卡車、面包車、小汽車從大恐龍身下開過去,壹輛輛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從大恐龍身上騎過去,壹群群大人、小孩從大恐龍身上走過……城市的馬路暢通了,大家都說,大恐龍立交橋真好!

 教學反思:

 《城裏來了大恐龍》是壹個生動、有趣、極富有想象的兒童文學作品。在設計教案之前,我以談話的形式試探性地對幼兒進行了壹次有關“恐龍”的知識經驗摸底。結果令我大感意外,孩子對恐龍的了解極其豐富,起碼比我了解得多得多。更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們就自發地帶來了許多與恐龍相關的資料,比如:恐龍圖片、圖書、玩具等。

中班《城裏來了大恐龍》教案4

 壹、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2、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經驗大膽想像,培養創造性思維。

 3、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二、活動準備

 1、課前組織幼兒觀看《恐龍世界》卡通片及有關恐龍的錄像,了解各種恐龍的形態、特征。

 2、電腦、vcd機(幻燈機也可),自制軟件:童話《城裏來了大恐龍》。

 3、恐龍掛圖。

 4、字卡:啪嗒啪嗒、吱咕吱咕。

 三、活動過程

 (壹)感知理解童話。

 1、出示恐龍掛圖,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采用提問方式,幫助幼兒理解童話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形象特征。

 ①故事的名字叫什麽?

 ②恐龍來到了什麽地方?它覺得怎麽樣?

 ③恐龍所到之處都發生了壹些什麽事?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④恐龍為什麽會給城裏人帶來那麽多麻煩?它願意嗎?

 ⑤當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裏是怎樣想的?

 (二)進壹步理解童話,學習詞組。

 教師邊操作電腦邊講述故事,提問:

 1、大恐龍走在路上發出怎樣的聲音?鐵路又發出怎樣的聲音?(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2、妳喜歡恐龍嗎?如果有壹天恐龍也來到了我們這個城市,妳會怎樣對待它?

 教師可壹邊提問壹邊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體驗回答問題,還可啟發幼兒用動作適當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談話。

 教師:如果妳是壹只恐龍,妳想為人們做些什麽事情?(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依照各種形體特征說出與眾不同的回答)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準備壹些恐龍的圖片和模型,認識各種恐龍:梁龍、翼龍、霸王龍等等,進壹步激發幼兒對遠古時代動物的興趣,討論恐龍在地球上滅絕的原因。

 藝術:創作畫《恐龍世界》。

 音樂:將《獅王進行曲》改編成《恐龍進行曲》,讓幼兒進行打擊樂表演。

 五、生活中滲透環保教育,教育幼兒愛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

 六、環境中滲透墻飾:恐龍世界,並在裏面增添“十萬個為什麽”知識。

 七、家庭中滲透

 1、有條件的帶領幼兒參觀恐龍博物館,進壹步了解恐龍的外形特征,讓幼兒親眼看看恐龍龐大的身體(骨架),感受作品中的情節描寫。

 2、帶領幼兒參觀城市的立交橋,了解立交橋的作用,啟發幼兒將城市的立交橋與恐龍相聯系,談談它們之間相同的地方,理解作品中想像的合理性。

 附童話

 城裏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城裏,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去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把交通給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鐵路上,它的身體太重,鐵軌被踩得吱咕吱咕直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小胡同的小路上,它聞到了別人家廚房裏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它的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裏真難過。城裏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壹個聰明的孩子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壹定是餓了。”他帶著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站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汽車從大恐龍身上、身下開過,大恐龍變成了立交橋。它覺得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壹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麽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裏人多做點事,因為他是多麽喜歡這個地方啊!

 壹輛輛大卡車、面包車、小汽車從大恐龍身下開過去,壹輛輛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從大恐龍身上騎過去,壹群群的大人、小孩從恐龍身上走過……城市的馬路變得暢通了,大家都說:“大恐龍立交橋真好!”

中班《城裏來了大恐龍》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情感。

 2.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想像,培養創造性思維。

 3.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活動準備

 1.圖片—(各種形態的)恐龍

 2.童話:城裏來了大恐龍

 3.字卡:啪嗒啪嗒、吱咕吱咕。

 4.手工制作-恐龍

  活動過程

  壹、感知理解童話。

 1.出示恐龍掛圖,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3.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童話中的情節線索和人物形象特征。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麽?

 (2)恐龍來到了什麽地方?它覺得怎麽樣?

 (3)恐龍所到之處都發生了壹些什麽事?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4)恐龍為什麽會給城裏人帶來那麽多麻煩?它願意嗎?

 (5)當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裏是怎樣想的?

  二、進壹步理解童話,學習詞組。

 觀看圖片,提問:

 1.大恐龍走在路上發出怎樣的聲音?鐵路又發出怎樣的聲音?

 (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2.妳喜歡恐龍嗎?

 如果有壹天恐龍也來到了我們這個城市,妳會怎樣對待它?

  三、談話。

 教師:如果妳是壹只恐龍,妳想為人們做些什麽事情?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依照各種形體特征說出與眾不同的回答)

  四、制作-恐龍

 1.教師:妳想不想自己也制作壹個大恐龍呢?妳喜歡哪壹種恐龍?

 2.幼兒自選自己喜歡的恐龍,進行手工制作。

  故事: 城裏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裏,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給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鐵路上,大恐龍的身體太重,鐵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胡同裏,它聞到了人家廚房裏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大恐龍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裏真難過。城裏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壹個聰明的小孩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壹定是餓了。”他帶著許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身上、身下開過,大恐龍變成了立交橋。大恐龍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壹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麽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裏人多做壹點事,因為它是多麽喜歡這個地方啊!

 壹輛輛大卡車、面包車、小汽車從大恐龍身下開過去,壹輛輛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從大恐龍身上騎過去,壹群群大人、小孩從大恐龍身上走過……城市的馬路暢通了,大家都說,大恐龍立交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