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別》。
原文——朝從紫禁歸,暮出青門去。勿言城東陌,便是江南路。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譯文——早上從紫禁城歸來,傍晚從長安城東出門。不再談城東裏面的小路曲折等事,此行要去的地方是江南路。車馬備齊揚起鞭兒上路了,揮揮手向親人和故鄉告別。我生來就沒有固定的處所,只要是心坦然的地方就是我的歸宿。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貞元十六年進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緝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
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通俗易懂,相傳其詩作要老嫗聽懂為止。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首開中唐文人倚聲填詞之風。有《白氏長慶集》。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公元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被認為是越職言事。其後白居易又被誹謗:母親看花而墜井去世,白居易卻著有“賞花”及“新井”詩,有害名教。遂以此為理由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
“我心本無鄉,心安是歸處”是白居易抒發心中的感情,對當時朝廷失望的壹種表現。
白居易認為“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產生又是有感於事而系於時政。因此,白居易的詩歌創作沒有離開現實,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反映壹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
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作用。強調詩歌揭露、批評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壹系列原則。
百度百科—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