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完成學業,張貴梅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錢來資助學生。當張貴梅在貧困山區教書時,她看到學生們因為沒錢買厚衣服而瑟瑟發抖。她回去拿了很多她自己的衣服和被子給他們穿,甚至把她已故丈夫留下的外套給了學生。當學生們為他們的生活費發愁時,她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錢來資助許多學生,並請他們在餐館裏吃美味的飯菜。在日常生活中,張貴梅也攢錢幫助孩子們,甚至盡量不吃肉,把錢留給資助學生。
第二,張貴梅為建立壹所女子免費高中做了很多努力。張貴梅在山區看到,許多女孩因為家裏貧窮而無法學習。為了改變更多山區女孩的命運,她決定創辦壹所女子免費高中。但在當時的環境下,周圍的人似乎不可能開辦這樣的高中。張貴梅沒有放棄。她印了很多宣傳資料,在街上散發,試圖說服大家捐壹點錢。有些人甚至向她吐口水,稱她為騙子。後來在記者的舉報下,在政府的財政支持下,建成了全國第壹所女子免費高中。但建校初期,學校只有壹棟光禿禿的教學樓,其他什麽都沒有。張貴梅和壹批老師制定了嚴格的校規,為學生樹立了正確的校風。老師把大部分時間分配給學生,讓他們安心學習。
第三,張貴梅常年患病,監督學生學習十年。張貴梅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對她來說,教育學生就是和時間賽跑。她身患多種疾病,每天早早拿著小號在學校裏走來走去,監督學生們的學習。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二年,她的身體越來越虛弱,腳步越來越慢。但她沒有放棄,目的是讓多壹個女孩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在張貴梅的帶領下,許多女孩勇敢地邁出了壹步,考上了大學,從事了自己喜歡的職業。
張貴梅的勵誌事跡感動了全國人民,她教的學生把她當成自己的母親。沒有張貴梅,他們的生活不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張貴梅的事跡也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繼續學習她的精神,盡我們所能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