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樓夢》中林黛玉的結局,歷來爭議頗多。有人說她死於絕食,有人說她投河自盡,還有人說她上吊自殺,甚至更糟...但作者認為這些說法斷章取義,濫殺無辜,缺乏對小說人物的整體把握,缺乏對曹雪芹婚戀觀的正確理解。金陵十二釵中,黛玉的結局還不算太差。她嫁給了壹代賢明之君景王,成了名副其實的“瀟湘小妾”。後來,他們以和為榜樣,泛舟江湖,成了名副其實的“漁翁漁夫”。
1.寶釵的三角戀經歷了結合和分離的過程。
首先要明確的是,“木石前婚”和“玉婚良緣”這兩個童話故事,並不是特指寶釵與寶釵之間的訂婚關系,而是封建社會兩種主流婚姻模式相合相融的另壹種表現。而曹雪芹認為它們都背離了人性的本質,於是創造性地提出了壹種新的婚姻模式,即夫妻婚姻。內在物質像鉆石,外在表象像夫妻。世界上第壹對成功的例子是寶玉和香菱。
其次,寶玉的性情經歷了從對立到統壹,從自發到自覺的轉變。初始階段,他善惡兼備,義趨於木石之盟,所以精神迷戀黛玉;邪靈往往好姻緣,所以他的身體“羨慕寶釵”。但黛玉和寶釵都只看到了寶玉的壹面。黛玉見寶玉喜“水”厭“泥”,便以為他是個不凡的侍侯。寶釵見他喜歡“粉黛釵環”,以為他是個追名逐利的富婆。於是他們帶著各自的希望來到了賈府和寶玉的身邊,形成了所謂的“三角戀”。
因為黛玉和寶釵都不理解寶玉的雙重性,所以在愛情上成了針鋒相對的對手。黛玉認為寶釵故意搗亂,寶釵認為黛玉不懂時事。寶玉在中間不知所措,終於在25日遇到了“五鬼”,也就是精神崩潰了。從此,寶玉痛定思痛,決心跳出柴黛的情感漩渦,尋找唯壹真正屬於自己的人。其間,湘雲和他壹樣,屬於善惡矛盾,沒有走向統壹的意識,所以被拋棄。
第三,黛玉和寶釵都希望寶玉追求功名,但黛玉主張的是父親林如海的儒家功名,或者是申英侍者的仁者功名,以及北靜王的“不義官俗國制”功名。寶釵要的是時時學習,壹舉成名。黛玉的諧音“玉帶”,寓意她有功名富貴的想法。寶釵的名字與賈雨村的詩“釵留奩飛”相對應。黛玉之所以不在寶玉面前說所謂的“他媽的話”,是不想讓他去追求當下汙穢的八股功名,儒家的功名已經化為灰燼。至於寶玉,他對什麽功名都不感興趣,也不想自討苦吃。相對來說,他並不討厭儒家的功名。他對黛玉和寶釵的情感態度基本壹致。
但是,寶釵對寶玉並不總是忠貞不渝,她們對不求名利的寶玉也常常心存疑慮。只是因為當時女性活動受限,沒有自由選擇的余地,所以還是盯著寶玉看,除了余光。
以前受高鶚影響,很多人以為申英的服務員是寶玉,絳珠仙子是黛玉。寶玉對黛玉壹見鐘情,大人們都贊成寶釵。最終,寶玉抵擋不住世俗的力量,無奈接受了寶釵...多麽不穩定的記錄!這不正好落入了曹雪芹最討厭的千* * *之道嗎?“如果壹男壹女被給了名和姓,旁邊就會有壹個小人來攪局。”《紅樓夢》的高明之處在於每個人物都在發展變化。隨著寶玉的長大,親情友情愛情的分離,他和寶釵的關系也是先合後散,最後各成其家。
第二,賈寶玉試圖把英俊儒雅的王靜介紹給黛玉。
曹雪芹認為,每個人都有壹種親情,但各種情感的成長是有順序的。壹開始是親情,然後是友情(分為優雅和欲望)。愛情源於青春期。愛情雖然是優雅和欲望的結合,但它天然地拒絕了至親和身外之物,拒絕了不相愛的孩子。寶玉與黛玉的第壹次似曾相識,主要是血緣親情感應,有壹些優雅的友情;對寶釵的興趣主要是色、香、形的吸引,屬於酒、酒、貨之誼。雖然和愛情類似,但不是真正的愛情,甚至不是準愛情。很多讀者,包括他自己,都有誤解。
但是,寶玉已經超越了親情和友情。寶玉青春期的戀人不是黛玉,也不是寶釵,而是他們的情結。“明艷迷人,又似寶釵,又似黛玉。”但這仍然只是愛情的壹個要素,感性。真正的愛情需要理性和感性的有機結合,也就是警報和幻覺的結合。比如愛情是水,黛玉和寶釵是氫和氧,夢裏的幻覺和悲傷是組成水的氫和氧。所以他們不是真人,而是神。
好在大觀園不缺優秀的女人。經過多次試錯,寶玉終於在昏暗的燈光下找到了真正的水做的血肉。人類的壹小步。可憐的戴和柴,壹生都沒有走出心理嬰兒期,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愛情。黛玉和京王之間只有親情和雅誼。妳給我灌溉的甘露,我回報妳感激的淚水,就像無欲無求的兄妹。寶釵和賈環之間,只有臭味相投的友情。妳給我肉欲的誘惑,我給妳金銀的回報,就像浪漫場裏的知己。
那麽,寶玉為什麽說“條條大路都是好姻緣,我只讀木石之盟”呢?原因有幾個:壹是先入為主,雖然寶玉的氣質被賦予了善惡兩種屬性,但發生的時間順序是,前、後惡。黛玉也比寶釵更早進入寶玉的生活。第二,在晴雯、黛玉、襲人、寶釵中,黛玉、襲人相對居中。黛玉為人正直,寶釵為人極惡,所以寶玉偏愛黛玉。第三,寶玉在沒有決定新人選的時候,故意先用黛玉來抵制寶釵,讓寶釵沒有機會像襲人壹樣故意制造事實婚姻。例如第三十六回,寶釵趁襲人不在,坐在寶玉床邊,寶玉正在打盹,便用白綾繡了壹個肚皮給襲人看,寶玉假裝夢話,說:“和尚的話,妳怎麽信?”什麽是金玉良緣?我更願意說是木石婚!寶釵聽了,感到壹陣眩暈。"寶釵想學襲人,試著做愛,不料熱臉冷屁股。
賈寶玉最可愛的地方就是不輕易表露愛恨情仇,多做少說。這壹點在金崇投井後尤為明顯。他不僅暗中祭奠金寵,安慰妹妹於沖,還悄悄充當所有女人的心理醫生,走訪阿隆家,安慰鴛鴦、平兒,給生病的晴雯送去紅綾大衣。當他把壹代賢明的國王北京介紹給戴宇時,他更是口若懸河。他先發了壹條“祈福珠”的信息,再秀出“麻纖維和帽子”的回應,終於讓戴宇從反叛走向認同,從罵北王靜“好臭的人”,到夢想自己成為“漁夫和漁夫”。
這些行動看似無足輕重,但卻非常有效。他們極大地熨平了裙釵們受傷的心靈,讓她們更加留戀這個世界,更加珍惜生命,而不是像金川那樣自尋死路。即使是對寶釵,他也不總是嚴厲訓斥,罵的“他媽的話”都是史湘雲傳達的。相對來說,湘雲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強。
誰說寶玉只擅長兒女私情?他明顯是在以情修身,以情救人,以情勸天下。難怪所有男同性戀都愛他,天生孤僻的苗雨愛他,無數讀者迷戀他。
第三,黛玉和北靜王最後失意憔悴,泛舟湖上。
再來看看黛玉嫁給京王做了妾之後的情況。從揚州到賈府,黛玉在別人的庇護下飽受孤獨與不公。當她看到雍容華貴的北京京王時,眼睛壹定是亮了,仿佛是上輩子。婚後,京王必然對她百般寵愛,就像的侍者對待絳珠仙子壹樣,“天天灌甘露”。但如今畢竟是末世,不是盛世,不是傳說中的仙境。他們演奏鋼琴和豎琴的和諧日子只持續了很短的壹段時間。京王因為太清廉,被奸臣攻擊陷害,壹落千丈。“玉帶掛林”意味著他們的官銜將被懸空,如同玉帶掛在枯木上,難以為繼。其中的“兩棵枯樹”也意味著京王的性格和黛玉壹樣脆弱,經不起風吹雨打,很快就會失意雕零。而黛玉則相對沈默,終日以淚洗面,哀嘆自己,感謝丈夫,直到眼淚流幹。所以真正的眼淚回歸發生在這個時期,黛玉的眼淚真的是為京王而飛。
從《北靜王水神》、《黛玉別號》、《漁父漁翁》可以推斷,北靜王壹定是效法李,最後隱退,帶著黛玉泛舟江湖。黛玉曾作詩曰:“壹代美城逐浪花,吳宮思念兒家。效果不是嘲笑東村的女人,而是在白溪頭上穿紗。”但沒想到,她最後還是學了別人。但是,只要她能遵守木石之盟,附庸風雅撈曬網又有什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