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潮汕地區的元宵節,妳知道多少習俗?

關於潮汕地區的元宵節,妳知道多少習俗?

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稱為上元節。潮汕人把這壹天稱為小年。潮汕的元宵節從正月十壹開始,到正月十八日日落結束。在此期間,城鄉舉行各種民俗活動。

潮汕地區的元宵節習俗

做壹張桌子

在潮汕村,去年生男孩的家庭,還會在祠堂裏夜宵設宴,慶祝“出丁”,俗稱“做丁桌”。酒席分兩種,壹種叫“龍舟宴”,就是很多方桌連在壹起。客人在兩邊圍著吃,就像劃龍舟壹樣;另壹種叫“走在馬墊上”,即無論親友貧富,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進來吃飯,吃完就走,主人再把菜端上來;又壹批客人陸續到來。後壹種類型的宴會通常由更富有、更慷慨的家庭舉辦。

吊戲燈

潮州話裏的“登”和“丁”是諧音,點燈是加丁的意思。宵夜時潮汕家家戶戶門口都亮著燈和吊燈。人們還會提著燈籠和紙錢銀香到鄉下的廟裏接火,回來掛在家裏的神龕和床頭,稱為“掛喜燈”。

榕樹

以前的元宵節,潮汕人家的門楣上都會插上幾個吉祥物,比如榕樹葉、竹竿、筆車、杜筆等。,意為“插榕壯龍”、“插竹竿養肥雞”、“插牛欄餵大豬”、“插杜比糧倉重疊”。在壹些地方,女人把榕樹葉放在頭上,而孩子們把榕樹葉放在耳朵裏以求好運。

航材橋

在潮汕的普寧,有壹座400年歷史的橋叫太平橋。正月十五晚上,男女老少會爭搶“頭橋”,祈求通過過橋擺脫厄運。過橋時不要回頭,否則回頭會不吉利。

觸摸石獅

比如揭陽,那天榕城大大小小的橋上都掛滿了彩燈和彩旗。男女老少爭相過橋祈禱,童傑街上的石獅橋是最熱鬧的橋。人們很幸運地在橋頭碰到了石獅。

敬糖獅

在潮汕的許多村落,元宵敬神,向神供奉糖獅,祈求新的壹年好運。人們用白糖糖漿倒入雕刻成獅子形狀的模具中,澆鑄後加入彩色圖案,制成晶瑩美麗的糖獅。糖獅拜的時候是成對的,拜完就可以吃了。還有競拍糖獅的習俗。明年元宵節的中獎者,將按照競標時承諾的大小規格全額返還,這就是所謂的“賭糖獅”。

在這壹天,農村有許多祭壇崇拜活動。寺廟祠堂燈火通明,善男信女爭相祭奠。這裏非常擁擠和熱鬧。

扔壹個快樂的孩子

元宵節的農村,在祠堂的空地搭起五顏六色的棚子,裏面用泥土塑成壹尊巨型彌勒佛,彌勒佛裸露的頭、肩、肚臍、大腿上裝飾著男女“愛泥兒”。

燃燒塔

塔建在廣場的荒地上,壹般用磚或瓦建成。塔的中心有木柴。點火時加鹽,發出爆裂聲,極為壯觀,引人入勝。傳說“燒塔”這壹民俗是元末漢人為了反抗元朝的封建統治而興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