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古人的詩句把清明時節人們的心情及氣候寫得入木三分。今年學校就安排我們六年級七個班的學生去慈城祭掃烈士墓。
老師讓我們每人都手工做壹朵白花,去敬獻給烈士。我回家忙乎了二個多小時也沒做出個樣來,最後只能厚著臉皮請教媽媽,終於把兩條美侖美奐的白花做成了,還帶著兩片綠葉,新鮮的宛若沐浴在春風裏帶著露珠的真花。
慈城在我印象中只有年糕,雖然知道離市區不遠,但卻從沒去過,只知道媽媽買年糕時總挑慈城的買。究竟那裏有什麽風景?還有烈士們的感人事跡是怎樣的呢?帶著大大的問號,晚上我怎麽也睡不著……
迫不及待的我們經過壹路的顛簸終於到了慈城。故城的早晨籠罩在陽光下特別耀眼,古樸典雅的象是中國畫……
跟著導遊來到烈士墓前,巨大的巖石上幾個鏗鏘有力的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首先映入眼簾,先前的高興勁兒不知不覺地變成了沈痛。在低沈的哀樂聲中,我們七個班級二百多學生自動排成了正方形的隊伍。講解員用沈痛的語氣介紹了朱洪山烈士。烈士原名叫兆琪,他是寧波莊橋人,1937年投身革命,1946年在戰鬥時被敵軍所困,他為了戰友的生命,鳴槍示警,把敵人引向自己,在腿部中彈已站不直的情況下,烈士還英勇還擊,最後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聽著烈士的生平和事跡,眼淚模糊了同學們的視線。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都是烈士們的生命換來的呀,鮮紅的紅領巾是烈士們的鮮血染成的,我們有什麽理由不好好珍惜?聯想到自己平時從未想到這些,我心中不經感到愧疚,烈士用生命鮮血換來的新中國需要我們去建設,只有祖國強大了,才不會被霸權主義國家欺淩,而我們今天不好好學習,將來拿什麽去建設國家,又有何本事保衛祖國?烈士的鮮血不能白流!祖國的明天不能毀在我們手中!我們要認真學習,將來建設好祖國,不辜負老壹輩革命者們的遺願。
此時,沈痛的音樂再次響起,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紀念碑前鄭重的把手中的小白花敬獻在朱洪山烈士墓上……
清明祭掃“龍山烈士墓”文 / 上虞廠房網發布於:2011-1-20 2:15:08 ┊ 字數1557 ┊ 閱讀30 ┊ 分享到 歲月流逝,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我們讀小學的那個年代,每年微風習習的四月“清明節”前夕,學校都要組織我們學生去百官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並在那裏舉行入隊儀式(那時叫加入紅小兵)。
清明前的清晨,春寒料峭,馬路兩旁的樹上只是壹抹淡淡的綠意。我們學生排著隊伍,舉著紅旗擡著龐大的花圈,壹路上高唱“我們是***產主義接班人”等少兒歌曲,舉著紅旗扛著花圈向龍山烈士墓行進。
我們從下市頭的立新小學出發,沿著解放街壹路向前,穿過上堰頭的鐵路大橋橋洞,走過彩虹橋的橋頭,來到了龍山腳下,龍山烈士墓的英烈就在龍山的半山腰處。當我們剛跨上通往烈士墓的第壹級臺階,就會有壹種莊嚴的氣氛在我們心頭油然而生,為了表示對烈士們崇高的敬意,我們每個學生摘下了戴在頭上的帽子,壹臉嚴肅地來到了烈士墓前。
百官龍山0烈士陵園,位於龍山西麓。前臨曹娥江,北為杭甬鐵路,這是壹座為紀念民主0時期而獻身的300多位上虞籍烈士,以及在解放上虞時光榮犧牲的解放軍烈士而建立的0烈士陵園。
百官龍山0烈士陵園西起山腳公路邊,占地面積600平方米,由墓道臺階、墓園、紀念碑三個部分組成。始建於1965年,1985年重建,從山腳到陵園全長142米,130多級石階,石階寬4米,兩旁翠柏林立。
百官龍山0烈士陵園為長方形,長17.5米、寬21.8米,陵園西面開口,四周築以斬刀石水泥護欄。紀念碑用青石砌成,坐東朝西,高11米,寬2.5米。碑身頂置紅五星,正面碑的花崗石基上,鐫刻著由我國著名書法家、前政協副主席趙樸初同誌題寫的“0烈士紀念碑”七個金色大字。碑身東側為上虞縣人民政府題跋,陰刻行楷,上書“為緬懷新民主主義0時期革社會主義時期在我縣因戰、因公光榮犧牲的0烈士。特立此碑,永誌紀念”。
碑陰鐫文,介紹烈士的英勇事跡。烈士墓內安葬著11位烈士的忠骨。他們分別是1944年3月在參加上虞驛亭徐家嶴戰鬥中犧牲的浙東遊擊隊指戰員俞菊生、楊有貴和1949年5月渡江解放百官時犧牲的解放軍指戰員常有臣、邱正富、李憲濱、趙春同、王明生、馮慶令、金良益和兩位無名烈士。
我們首先向烈士墓的紀念碑敬獻花圈(那時沒有獻花籃的),低頭肅立在英雄們的面前,默默地沈痛懷念。
最讓我們為之震撼和感動的是老師為我們講解埋在烈士墓的烈士們故事。老師娓娓地說:埋在龍山烈士墓的英雄有11個人,其中有兩位烈士是浙東遊擊隊指戰員俞菊生和楊有貴,因為被叛徒漢奸出賣,讓日本鬼子包圍在驛亭徐家嶴,戰鬥中壯烈犧牲;而其他9位烈士則是在渡江解放百官的戰鬥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當年當地的村民只是粗粗地將他們埋在附近的山上。解放以後百官建立了龍山烈士墓,才把烈士們的英靈遷移安葬在這裏。老師還說在上虞犧牲的烈士們***有321人,雖然在龍山烈士墓中只有11個人,其余的310人都埋在了別處。
追憶這些無私無畏的英雄們,他們為國捐軀的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我們仿佛看到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英勇們迎著密集而無情的槍林彈雨,前赴後繼的壯麗場面。英勇們以他們的血肉軀開辟了如今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
然後我們舉行入隊儀式,被發展入隊的同學光榮地在烈士墓前別上紅小兵證章,在烈士墓前舉手宣誓:
“成千上萬的先烈,為著0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
每次祭掃烈士墓,都會讓我們記住,在百官的這片城市壹角,還躺著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烈士的身軀。現在的孩子恐怕難以想像我們當時在烈士墓前憑吊先烈時內心充滿的那種莊嚴和崇敬。年年清明祭掃烈士墓,年年都接受壹次心靈上的洗禮。
采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