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上古詩歌創作的原始思維哪些?

上古詩歌創作的原始思維哪些?

原始先民相信萬物有靈,其思維也以此為核心內容,以人與自然互滲為原則,以直觀感性、充滿情感和富於想象力為特點。因而在神話中,壹切自然現象和某些社會存在都被看成是有生命的,賦予以人的特點和超自然的能力。

上古歌謠是我國最早出現的文學樣式,是我們的祖先在進行生產勞動時歌唱的口頭文學。它作為中國古代詩歌和現實主義創作風格的源頭,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類的各種勞動和生活,為我國後代的文學創作奠定了現實主義的基礎,並以無比燦爛的光芒照耀著我國的文學史。

我國現存上古歌謠,從題材內容看,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壹為勞動歌謠,是最早出現的上古詩歌,它們對勞動行為的再演和生產經驗的總結,是先民有意識創作出來的,帶有明顯的功利目的,以《彈歌》最典型。

二為祭祀歌謠,表現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揮自然服從自己的願望,帶有較濃的原始宗教意識,《蔔辭通纂》375片和《伊耆氏蠟辭》是其代表。

三為圖騰歌謠,是先民在圖騰崇拜基礎上創作的詩歌,《燕燕往飛》尚可窺見其端倪。

四為婚戀歌謠,壹般都表現出粗獷、野蠻的特點,如《周易。屯?六二》。

五是戰爭歌謠,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繪聲繪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聽到了古老的殺伐聲,看到了上古戰爭的禮儀、部族成員奮勇作戰的身影及失敗的悲哀和勝利的歡欣。

上古歌謠在藝術特征有四:壹是它的集體性、綜合性的藝術形式。二是它再現生活的直接性。三是句式簡單、語言簡樸、節奏流暢。四是以賦為主的表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