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婕刁友蘭:
南朝丘明(公元494-590)傳。這是中國最古老的樂譜。
相傳是孔子寫的。這首音樂表達了他生不逢時的心情。
2.騷:這首歌是後人根據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詩《離騷》所作。演講中“寧死也不流亡”,
“雖然我明白自己的身體,但我沒有改變”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在音樂中得到了深刻的體現。
3.廣陵散:據曹勤說,戰國時期為朝鮮國王鑄劍的聶政之父,因誤期而被殺。
聶政決心為父親報仇,他去山裏學了十年鋼琴,並成為壹名特技演員,這使他在南朝鮮出名。汪涵召他入宮玩耍,
聶政終於實現了刺殺漢王的夙願,毀容而死。根據這個故事,後人組成了它。
琴曲慷慨激昂,氣勢磅礴,是著名的古琴大曲之壹。
4.墨子的悲絲:反映了墨子對世人不能隨其欲而自拔的悲哀,就像染了傑斯,失去了本來面目。
歌曲寓意深刻,押韻悲涼。
5.瀟湘雲水:南宋詞人郭冕。宋末元軍侵浙,郭冕遷居湖南衡山,在蕭、湘合流處泛舟。
同時,遙望九嶷山,被蕭雲霧所籠罩,激起了他對南宋朝廷腐敗的不滿和對自己身世的悲哀。
他寫了這首歌來表達他的怨恨。
6.吳的秋風:清初作曲家莊振峰,以吳蕭瑟的秋風和枯葉為題材,抒發對世態炎涼的感情。
音樂雖短,卻回味無窮。
7.緬懷故人:旋律悠揚,纏綿悱惻,表現思念友人的深情。
8.秋歌:這首歌也被稱為“水曹憲”或“撓頭問天”,是根據漢代趙軍離開要塞的故事改編的。寫塞外秋風
蕭瑟,壹片荒涼的景象。昭君看風景心酸。深深感受到離家的痛苦。曲調悠長而懇切,悲涼而悲涼。
余音繞梁。
9.魚柴問答:音樂由漁樵回答,描寫擺脫市井習俗之爭,享受山水之間的隱居生活。
生活的樂趣。曲調恬靜,優美,引人入勝。
10.洞庭秋思:作者使用清新優雅的曲調。它描繪了洞庭湖上美麗的秋光,就像壹幅美麗的圖畫。
寫意山水畫。
11.長門抱怨道:這首鋼琴曲寫的是陳阿嬌被漢武帝拋棄後,獨居長門宮的苦悶心情,反映了封建社會女性的悲慘命運。曲調悲傷而淒涼
12.梅花三弄:相傳制作了“梅花三弄”笛子,後改為琴曲。音樂以高尚的情操贊美梅花不畏嚴寒,迎風鬥雪的頑強品格。
13.龍香草:這首歌又叫《昭君怨》,描寫的是漢朝王昭君出塞的故事。旋律深沈,聲音悲涼,表達了趙軍對異地生活和思念家鄉的深厚感情。
14.木刻宋:相傳為南宋毛民忠所作。當時的宋朝腐敗,對外來侵略無能為力。元兵入侵臨安後,作者隱居於土山,憂國憂民之際寫下這首歌來表達愛國之情,號召愛國人士堅守民族氣節。
15.聽泉語錄:樂曲短小簡潔,表現了壹個優雅的人在深山清泉間幸福誕生的意境。
16.高山:《列子·唐雯》記載善彈鋼琴,鐘子期善聽鋼琴。有壹次,博雅演奏了壹首壯麗的樂曲,樂曲中有高山和熱氣。鐘子期贊賞地說:“誌氣在山高。”博雅演奏了另壹首暴風驟雨、洶湧澎湃而又和諧的歌曲。鐘子期補充道:“楊洋是鐵了心要流水的。”鐘子期能深刻理解博雅演奏的音樂《山水間》的內涵。從此兩人結為知己,傳為千古佳話。根據文獻記載,《山流水》原本是壹篇。從唐代開始,《山流水》和《山流水》被分成兩個獨立的鋼琴曲。樂譜最早出現在明代的《魔秘譜》中。《天問閣琴譜》中的《流水》是清代四川鋼琴家鳳桐的傳記,其曲調與《魔秘譜》中的幾乎相同。第六段和第八段增加七十二指滾技法,使滄浪之水的效果更加逼真。
17.活水
18.艾乃:此曲是後人根據唐代柳宗元《漁父》中“艾乃青綠山水”的詩句所作。“愛乃”是船夫拉纖的號角聲。在音樂中,“愛乃”的聲音以不同的形式相繼出現,巧妙地表達了壹種靜與動的意境,贊美了大自然的美景,反映了作者自戀的心情。
19.胡佳十八拍:漢末大亂,年年有烽火。在逃亡過程中,被匈亞利俘虜並流放到長城,後來他與左結婚並生下兩個孩子。她在長城外度過了十二個春秋,卻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鄉。曹操平定中原,與匈奴講和,派惡使者用壹大筆錢贖回了文姬,於是寫下了著名的長詩《胡佳十八拍》,描寫了她壹生中的不幸遭遇。秦歌有《大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等版本。雖然曲調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思念家鄉、不忍骨肉分離的極其矛盾和痛苦的感情。音樂委婉哀怨,撕裂肝腸。
20.花:這首歌是根據《列子》的寓言改編的。相傳黃帝執政十五年,憂國憂民,夢遊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