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伊萬 屠格涅夫簡介50字

伊萬 屠格涅夫簡介50字

我為妳奉上,敬請參考,如有疑問敬請追問:

伊凡·謝爾蓋耶維奇·屠格涅夫(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是19世紀俄國有世界聲譽的現實主義藝術大師。俄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詩人和劇作家,早期寫詩(《帕拉莎》《地主》等)。

屠格涅夫以寫作中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聞名,其實他最初是以詩人走上文學創作道路。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寫作抒情詩、敘事詩和詩劇,翻譯莎士比亞、拜倫和歌德等人的詩歌作品。他曾經拜見過普希金,非常崇拜他的詩才,他自己的詩歌創作也深受他的影響。《散文詩》是他晚年的代表作。[1]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欣賞壹位少年寫的小說《童年》後來通過他的欣賞與鼓勵,給了這個少年很大信心,使這個少年日後成為了具有世界聲譽的藝術家個思想家:列夫-托爾斯泰。

19世紀50至70年代是屠格涅夫創作的旺盛時期,他陸續發表了長篇小說:《羅亭》(1856)、

《貴族之家》(1859)、《前夜》(1860)、《父與子》(為懷念屠格涅夫和他的最早師父李根(中文譯名))(1862)、《煙》(1867)、《處女地》(1859)。其中《羅亭》是他的第壹部長篇小說,塑造了繼奧涅金、皮卻林之後又壹個“多余的人”形象,所不同的是,羅亭死於1848年6月的巴黎巷戰中。《父與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會階級力量的“父與子”的關系,描寫親英派自由主義貴族代表基爾沙諾夫的“老朽”,塑造了壹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識分子巴劄羅夫。但巴劄羅夫身上也充滿矛盾,他是舊制度的叛逆者,壹個“虛無主義者”,否認壹切舊傳統、舊觀念,他宣稱要戰鬥,但卻沒有行動。小說問世後在文學界引起劇烈爭論。

從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時間在西歐度過,結交了許多著名作家、藝術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龔古爾等。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國際文學大會”,被選為副主席(主席為維克多·雨果)。屠格涅夫對俄羅斯文學和歐洲文學的溝通交流起到了橋梁作用。

屠格涅夫是壹位有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家,他既擅長細膩的心理描寫,又長於抒情。小說結構嚴整,情節緊湊,人物形象生動,尤其善於細致雕琢女性藝術形象,而他對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寫也充滿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