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古城邯鄲的象征,位於市中心的叢臺公園。叢臺之名源於當時有許多亭臺樓閣相連。“連非壹,故名叢臺。”相傳建於趙武靈王時期,故稱叢臺。
趙武靈王建簇臺觀看歌舞和軍事演習。古人曾有“臺上弦歌醉人美人,臺下鞭影武士”的詩句。據說當時簇臺有天橋、雪洞、花園、裝飾亭,以規模宏大、結構奇特、裝飾典雅而聞名。
響堂寺石窟
響堂寺石窟位於河北省最南端邯鄲市的西南部。最早發掘於1400多年前的北齊時期(公元500-577年)。後來的隋、唐、宋、元、明都有鑿子。目前有16個石窟,4000多尊造像,分為南北向的響堂寺石窟兩部分。兩寺相距15公裏,石窟全部開鑿在風景秀麗、環境優美的孤山最好的巖石上。石窟幽深,人們在洞中拍掌搖袖,能發出響亮的回聲,故名“響堂”。
瓦宮
瓦宮,俗稱“奶奶頂”,位於歙縣西北的湯旺角半山腰。相傳是“女媧煉石補天,造人出土”的地方。這裏山青水秀,流水環繞,風景秀麗。它是歙縣八大古景之壹,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歙縣瓦宮是中國最大和最早的古代建築,供奉著古代女神女媧。它是北齊文宣帝高陽所建的又壹座離宮,屬於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個石室首先在佤族宮殿被打開,幾個雕像被雕刻。經過改造和續建,現有建築135座,占地76萬平方米,分為山上和山下兩組建築。山下有關、定義宮、廣勝宮和紀念碑廣場等。走上十八條石路就可以到達最高的皇宮。
瓦宮位於山腰,山高坡陡,地勢險峻。寬闊的平臺上有瓦黃閣、更衣樓、雙穎樓、鐘鼓樓、六角亭、木牌樓、皮羊王廟、池屋、山門等12座建築。黃愚館是黃愚宮的主要建築,它面朝南,背靠著斷墻。它高23米,有壹個琉璃瓦屋頂的四層結構,坐落在山上。它在山上,有獨特的結構。二至四層左右前三面有走廊,可以登船觀望。崖後有八根鐵索,是削崖縛亭在陡崖上。據說每當遊人聚集時,纜繩便舒展開來,因此有“活樓”和“懸空寺”的美稱,是中國最好的建築之壹。
亭外的山崖上,刻有北齊時期的《火焰杯》、《玄釋經》、《妙法蓮經》、《蘭經》、《釋地經》等十種真經,13萬余字,面積157平方米,字跡工整,字體美觀,已達65438。其年代久遠,字數眾多,堪稱“中國之最”,故有“天下第壹組經”之稱。作為國寶,對歷史、古代書法、佛教的研究都有很大的價值。在中國享有盛譽,在世界佛教文化史上極為珍貴。
永年古城
永年古城位於邯鄲市東北25公裏的永年縣廣福鎮。也被稱為廣平府城。始建於隋末,元明兩代擴建。是明清時期中國平原地區城墻和護城河保存完好的古城。當時的永年城墻雄偉堅固,河面寬闊,四面環水。永年市自古就有“北方小江南”之稱。
現存永年古城城墻高10米,厚8米。除了城樓和瞭望塔,城墻和護城河基本保存完好。西門券裏還有壹塊明嘉靖二十壹年的石碑。它也是楊式和吳式太極拳的發源地。
葉城三臺遺址
指位於鄴城遺址三臺村的金鳳臺、銅雀臺、冰晶臺。它的建築精美,風格獨特。也是建安文學的發源地。
金鳳臺位於三臺村西部,原名胡錦臺。它是三臺最南端的壹座,是東漢建安18年(公元213年)曹操所建。現存的金鳳臺夯土遺址較為完整,南北長122米,東西寬70米,高12米。平臺南側有建於清順治八年的文昌閣。亭前有金鳳臺匾額,門前有壹對北朝石頭斬首頭像。造型簡單,雕刻精細。亭後的亭中有許多名人題寫的石碑,其中元代的“葉榛金鳳臺洞第壹清碑”,雕有六條龍,古樸獨特,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亭北有53級石階。爬上臺階就能到達金鳳臺。平臺頂部現存的文物陳列室陳列著葉城及其附近地區出土的珍貴文物。石階西側有壹個山洞,是曹操的藏兵洞,可通往磁縣吳江鎮。
銅雀臺,位於金鳳臺北,是三個平臺的主平臺。是曹操在建安15年(公元21年)修建的。它有十英尺高,有壹百多所房子。也是曹操和文人雅士宴飲賦詩的戰略要地。曹操平定了蔡妍的叛亂,並設宴款待了從匈奴歸來的著名詩人蔡文姬。曹植還在這裏寫下了《伏在臺上》,流傳至今,成為美談。後趙、北齊時期,又建銅雀臺,史稱“銅雀飛雲”。此站享譽海內外,歷代名人詩詞眾多。其中唐代詩人杜牧曾在《銅雀臺回首往事》中寫下名句:“東風不與周郎,銅雀臺春深鎖二喬。”
冰井臺,位於“三站”最北端,建於建安十九年(214出版)。高8尺,有140間房屋,故以其上的冰井命名。井深15 m,儲存大量冰、煤、糧、鹽等物,以防不測。北周時,平臺上的建築被燒毀,明末又被漳河沖走,地面上沒有留下任何遺跡。
磁縣北朝墓葬
在我們的城市磁縣,有分散的北朝墓葬。遠遠望去,墓園雄偉壯麗,松柏環繞。墓葬多達134座,主要是皇族帝王墓和英雄墓,尤其是長城外草原上柔然族茹茹公主墓。
磁山文化遺址
磁山文化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西南30公裏,武安縣慈山鎮慈山村南?河邊。占地面積654.38+0.4萬平方米。它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發現於1972。經過多次科學發掘,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家雞骨的發現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記錄,糾正了國際學術界認為它起源於印度的結論;小米的發現證明了它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小米的地區之壹;核桃的發現改變了漢代張騫引自西域的說法。目前,磁山文化遺址博物館正在建設中。
趙王古城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西南郊區邯山區。總面積為1894萬平方米。由大北市和望城市組成。大北城是邯鄲古城,趙國都城郭城。平面為不規則的長方形,東西最寬3240米,南北最長4880米,都疊在這個城區地下6 ~ 9米。王城是趙國的宮城。它建於趙遷都邯鄲前後,面積505萬平方米。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大型戰國古城遺址。城址由西城、東城、北城三個小城鎮組成,平面上呈“品”字形。整個趙王城周圍有10米的城墻,輪廓完整。這個城市有幾個大大小小的遺址。其中有西城最大的建築基址“龍泰”,東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中國同時期最大的宮殿建築基址。
學步橋
邯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北關。它橫跨沁河,貫穿古城南北,又稱“北關橋”。最初是壹座木橋,其建造日期尚待考證。明萬歷四十五年(1617),改建為七孔石拱橋,三孔為大券,四孔為小券,以“行於邯鄲”的典故命名為“人行橋”。橋面寬9米,長32米,高近8米。兩側有19擋牌和望柱,均雕有猛獸,栩栩如生。它曾是邯鄲八大名勝之壹。橋梁於1987修復。
匯車翔
邯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中街。相傳是趙國大臣藺相如給廉頗將軍讓路,還車的地方。明朝在這條巷子裏嵌了壹塊“藺相如歸巷”六個大字的石碑,毀於壹旦。1980年,邯鄲市人民政府重新立碑,記載了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主動為廉頗讓道歸車,努力團結人民,保家衛國的感人事跡。
趙王陵群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縣三陵鄉和永年縣北西崗鄉文瑤村壹帶,邯鄲市西北15 ~ 30公裏範圍內。它屬於戰國時期王召的墓區。每個陵墓都建在壹個近6萬平方米的平臺中心,周圍是與他合葬的將軍墓地。墓殘高6 ~ 15米。靈臺全部坐西朝東,東面有壹條寬70米的神道,呈斜坡狀直通靈臺。五陵猶如五座高大的土山,蜿蜒數十裏,氣勢磅礴。
清泉寺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西110公裏的歙縣虎峪鄉石崗村青頭山。據說它建於漢代,原名童蕾寺。其中有二泉,常年沸騰,泉水甘甜清澈,故名清泉寺。寺廟占地面積654.38+0.5萬平方米,原有房間86間。前有山門、鐘鼓樓,主院建有天王殿、毗盧殿、大雄殿、雷音殿、東西附殿(經堂、伽藍殿)、仙境臺、無梁亭、月牙井、石柱、八角蓮池。有漢代張道陵的“龍”字題記,晉代王羲之的“白鵝飛進鳳池”,清代康熙的“虎”字題記,藝術價值很高。因火災,僅存佛經殿、山門、鐘鼓樓等19建築。
大明古城遺址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東南方約110公裏處大名縣街大街村。遺址中的南門口、東門口、北門口、鐵窗口四個村是當時的四個城門遺址。總面積36平方公裏。自唐末至20世紀20年代,大明壹直是中國北方的重要城鎮。宋仁宗二年(1042),大明城堡大規模修繕,成為北宋的北京。內城周長2公裏,外城周長24.3公裏。明朝洪武三十四年(1401),漳河和渭河同時泛濫,水位漫過城墻,城墻落水,淤泥深達5米多,壹片廢墟。至此,大明府城遷至大名縣城所在地艾家口。
磁州窯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西南60公裏的峰峰礦區管臺鎮、白土鎮、加比鄉、杜蕩鄉、黃沙鄉、彭城鎮、臨水鎮。方圓有90平方公裏。是宋代北方民窯最傑出的代表。窯址分布廣泛,現存主要窯址數十處,以觀臺、彭城為中心。宋元時期,磁州窯影響了中國北方甚至南方的部分地區,形成了“磁州窯體系”。出土文物極其豐富,器物裝飾以鐵繡、雕花、雕花、白底黑花為特征。歷史上享有“南有景德鎮,北有彭城”的美譽,史書記載有“彭城千裏,日爭金”的描述。現代磁州窯仍是中國八大瓷器產區之壹。
峰峰古隧道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西南35公裏的臨水鎮、峰峰鎮、彭城鎮,面積64平方公裏。古隧道分布廣泛,結構復雜,保存完好,是華北地區不可多得的地下古遺址。出土了大量宋元時期的文物。當地人稱之為“藏金洞”。古隧道距地表9 ~ 12米。分為上、中、下三層,其中離地表5 ~ 7米的中間層最寬。隧道每層都有洞、巷道、洞龕、通氣孔、井、燈龕。已經發現了30多個洞和隧道。巷道高0.8 ~ 2米,寬0.8 ~ 2米,整個古隧道蜿蜒曲折,四通八達。這是宋元時期平原地區人民在防禦戰爭中的壹大創舉。
妙覺寺佛塔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西北30公裏的武安市。總占地面積330多平方米,其中塔基礎占地面積55平方米,塔高38.71米,***13層。通體為磚砌,平面呈正八邊形,造型精致,古樸典雅。始建於宋代,歷經多次地震,至今完好無損。它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資料。
鴻基橋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東北32公裏的永年縣廣福鎮東橋村。東西跨滏陽河,長44.6米,寬6.5米,高4米。由石頭制成,結構與趙州橋相同。擋板上雕刻著獅子、猴子等動物,栩栩如生。大票兩面雕有兩條龍、龍、珠、飛鳳,雕工精細,栩栩如生。橋券正上方有三個石字“鴻基橋”。建造日期有待檢驗。明朝萬歷十年(1582)重修。因修橋時四面八方捐款,故取名鴻基橋。目前為止,防護完好,車輛暢通。
黃梁夢呂西安寺
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邯鄲市以北10公裏的邯鄲縣黃梁孟鎮。占地面積13000平方米,有寺廟建築180余座。附唐代沈吉吉的小說《枕邊故事》。建造日期有待檢驗。現存的宋代建築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初具規模。現存的主要建築有清代的八仙亭、八卦亭、鐘離殿、鹿祖殿、蘆笙殿、鐘鼓樓和東西宮。影壁上鑲嵌著“蓬萊仙境”四個石刻大字,相傳出自得道成仙的呂洞賓之手。丹門明嘉靖皇帝的原題詞是“馮雷壹龍龔賢”。呂西安寺古建築群中有石海、假山、亭臺樓閣、蒼松翠柏,環境優雅,歷代文人騷客慕名而來。現在裝修好了。
招遠旅遊區
招遠市位於邯鄲市西北部,占地265,438+000畝。它是晉冀魯豫邊區最大的集古代文化和現代娛樂為壹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園林。
招遠的正門位於南面和北面。整個建築是壹座鳥形建築,氣勢恢宏。在兩座高聳的門柱之間,有壹座巨大的“古昭明寶”——何氏璧。這明顯地突出了古代趙的特點。
園林景觀由四部分組成:
在東部,有古老的景點和遺址。在查建陵、更衣室、趙美池、鑄箭爐等古趙遺址的基礎上,修建了宏偉的趙王殿、百家廟、歷代皇宮、兵器陳列館、成語典故園等。
南面是花園區。區內有鴛鴦園、野餐園、家家樂休閑園、植物迷宮園、吉祥園、鮮果園。六大園林風景如畫,各有所趣,是家庭、團體、情侶、密友外出散步的理想場所。
西部是壹個現代化的娛樂區。主要項目有:九宮城、槍手樂園、水上世界、陳元廟、胡夫騎射場、垂釣園等。
古武當山
古武當山位於武安市西北的太行山深處,距邯鄲市區70公裏。是道教歷史名山。山頂唐代古碑上記載有“古武當山”四個字,經專家鑒定為中國道教界長期追尋的北方著名武當山,其歷史早於中國其他武當山。
古武當山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跡眾多,山勢獨特,五峰相對,頂上壹廟,群峰插天,兩極郁郁蔥蔥。進入景區,可以坐纜車到山頂。寺廟主峰海拔1,437.7米。真武廟建在山頂,供奉著道教神仙真武大帝和太極宗師張三豐。北屋頂是老人的屋頂,南屋頂是奶奶的屋頂,有壹座立交橋把它們連接起來。身處山頂,遠遠望去,漫山遍野,如入仙境,真是“神坐廟中,寺行雲中。”
黑龍洞風月館
黑龍洞位於峰峰礦區新城區滏陽河的發源地,在神密山與南孤山對峙的“入海口”。洞下的泉水叫“黑龍泉”。黑龍泉是太行山區流向地面的地下河的壹部分。據《水經註》記載,這裏“泉沸滾如湯,其水冬暖夏涼”。泉水從石縫和洞穴中湧出,就像龍吐水壹樣。其中有20多個大泉,小泉更是無法估量。水質甘甜可口,黑龍洞是最大的噴水口。黑龍洞上的寺廟建築群叫風月觀,也叫“吉口寺”,位於楊珊神密東西長幾十米的石券上。券西入口的石頭上刻著“風月觀”二字。從西門進入寺院,坐南向北,有壹座滾棚黑龍殿,三室深,三室寬,殿內有壹尊黑龍主像。在寺廟的東側,有壹座兩層琉璃瓦頂的昆山嶽明亭,亭內有壹尊觀音菩薩像。前廳西墻還刻有進士張題寫的《登昆山亭觀春光》壹詩。據史料記載,亭、殿建於唐代,因歷代重建已失去原貌,但其建築莊重緊湊,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趙王市
又名趙都宮城,位於邯鄲市西南約4公裏處,是中國唯壹保存完好的戰國古城遺址。
趙王城由東城、西城、北城三個小城鎮組成,平面呈“品”字形,總面積505萬平方米。遺址周圍有殘高3-8米的夯土墻,內部有布局合理、錯落有致的建築橋臺,地下有十幾處夯土基遺址,周圍有多處城門遺址。
西城比較完整,近正方形,邊長約1,420米。遺址上有五個大的土梯田,其中南面有壹個長285米、寬265米、高1.9米的“龍臺”,是當時宮殿主體建築的基座。從“龍臺”往北,仍有兩個大夯土臺,形成南北中軸線。中軸線兩側,至今還保留著六個地面夯土平臺和地下夯土建築地基。這是壹組以“龍泰”為中心的宏偉寺廟建築。
東城和西城壹墻之隔,南北最長點1.442米,東西最寬點926米。在城南中部有兩個土臺,據說是王召閱兵的“南將軍臺”和“北將軍臺”。兩平臺之間、南北之間有地下夯土基礎,為東城南北中軸線建築。
北城是壹個不規則的正方形,西墻南段地面上只有壹些殘墻,其余都是地下城墻。遺址西側的土臺面積僅次於“龍臺”,與西墻外側的土臺相對,也是壹組寺廟和建築的基址。
趙王城建於趙遷都邯鄲前後。據記載,趙元年(公元前386年),由中牟遷都邯鄲,歷經八王,***158,於趙遷八年(前228年)被秦占領。公元前209年,秦將張寒攻打趙王謝,下令“拆城墻”,壹代名將從此毀於壹旦,漸漸變成壹片廢墟。這座歷經兩千多年的古城遺址,依然氣勢恢宏,對研究我國封建社會早期的都城布局和建築藝術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