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元曲導遊詞怎麽寫

元曲導遊詞怎麽寫

元曲,相見恨晚

央視新聞

原創

2021-9-24 22:48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官方賬號

不止昨晚夜讀,可能不少人都會有個美麗誤會,就是誤把“枯藤老樹昏鴉”的《天凈沙·秋思》當作詩詞。其實,這是元曲四大家之壹的馬致遠創作的壹首小令。長久以來,我們著迷於詩詞,殊不知元曲真樸自然,同樣萬分惹人愛!如果說唐詩宋詞是壹見傾心,那麽元曲就是相見恨晚了!

元曲·入門

“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壹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也。”

這部分內容主要寫給“元曲小白”,

讀罷妳會對元曲常識有個大致了解,

以後出入元曲桃源之境不至迷路。

何為元曲丨元曲,元代文學之精髓,是壹種與唐詩、宋詞三足鼎立的文學體式,包含雜劇和散曲兩大類。雜劇是戲曲,供粉墨登場,舞臺演出之用。散曲屬詩歌,僅供清唱吟詠。在習慣用法上,元散曲也多簡稱為“元曲”。

元曲作者丨唐詩宋詞的作者多屬於士大夫,是社會的主流,而元曲的作者,卻淪落為末流。儒生在元代所遭受的打擊,都是空前的殘酷。滿腹經綸卻前途暗淡的讀書人,或者看破世情而消極,或者歌詠隱逸情懷,或者放縱浪子風流,或者辛辣諷刺不平現象。這幾類主題,在元曲中最為常見。元曲四大家為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

何為散曲丨散曲,說白了就是當時的市井俚俗歌曲。散曲又分為小令和套數兩種。小令是篇幅短小的單支曲子,套數又稱套曲、大令等,是同壹種宮調的數支曲子按序組成。

散曲與詞丨明人王世貞說:“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主中國,所用胡樂,嘈雜淒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曲較之詩詞,不論是想說什麽、還是怎麽說,都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元曲可以增加襯字,襯字的位置和字數比較隨意。如“我是壹粒銅豌豆”,加上襯字就變成了“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響珰珰壹粒銅豌豆”(關漢卿)。

元曲發展丨初期,帶有鮮明的通俗化、口語化的特點和獷放、質樸自然的情致,元曲作家多為關漢卿、馬致遠等北方人。中期,向文人創作、專業化過渡,雜劇創作雖在發展,但勢頭明顯減弱,散曲成為主要體裁,重要作家有鄭光祖等人。末期,散曲作家以弄曲為專業,講究格律辭藻,崇尚婉約細膩、典雅秀麗,代表作家有張養浩等人。

元曲性格丨王國維說:“元曲之佳處何在?壹言以蔽之,自然也。”所謂自然,是指元曲能真實地表露作者的所見、所想,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