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泄感情
辛棄疾
喝醉了,渴望歡笑,
擔心是需要時間的。
最近開始認識古籍。
信仰什麽都不是。
Songbian昨晚喝醉了,
問宋“我有多醉?”。
我只懷疑我松了是來幫忙的。
用手推開它,說:“走!”
欣賞這首詩,似乎可以說,我們讀辛棄疾的詩,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的戲劇性。在寫作中恰當地引入戲劇性場面,雖然不是辛棄疾發明的,但在他手裏發揚光大,這在他的詩歌中是很常見的。這是值得肯定的。
“醉了貪笑,愁的是時間。”“醉”這個詞通篇出現了三次。詩人真的變成了醉酒的“萊文酒客”嗎?不是,因為蓋據理抗金,不為南宋統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終日憂慮。說自己沒時間擔心,其實很諷刺,但是骨子裏,擔心太多了,擔心不完。
“最近開始覺得古書,什麽都不信。”說喝酒看書,不是喝醉後說話沒條理。這兩句是“醉話”。
“酒話”不是廢話。是詩人的氣話。孟子盡心:“信書不如無書。”本意是古籍中的文字難免與事實不符,不能全信。辛棄疾用這句話還有另壹層意思:雖然古書上有很多“至理名言”,但現在已經不管用了,信不如不信。
以上種種,如果直接說出來,不過是在感嘆“世界在變。”但詩人的話傳達了他的意思,他的話是諷刺的,所以他有壹種嚼不盡的味道。
下壹部電影寫了壹個戲劇性的場景。詩人“昨夜醉在松邊”其實是在和松樹對話。他問松樹:“我喝得有多醉?”看到松枝晃動,我以為是松樹想扶他起來,就用手推開松樹,厲聲說:“走!”“醉傻,生動。詩人性格的倔強也表露無遺。在當時的現實生活中,喝醉的不是詩人,而是南宋小朝廷裏喝醉的王公大臣。即使詩人真的喝醉了,他還是掙紮著要自己站起來。相比之下,小朝廷裏的孬種是那麽的渺小和卑鄙。
辛棄疾的小詩,乍壹看,如題,是即興創作。但如果我們仔細看裏面,就會發現作者是在用幽默的筆發泄內心的委屈。如果進壹步研究,也可以看出作者因為社會現實的黑暗而憂心忡忡,滿腹牢騷和委屈,不便明說,只好借用這種方式來自由宣泄自己的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