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壯渾厚確是盛唐詩的風貌特征。南朝以至初唐詩風,大抵綺靡柔弱,雕琢詞句,缺乏雄渾之氣,它被盛唐詩人揚棄了。盛唐以後的中晚唐詩,有的偏於平易柔弱,如大歷十才子、白居易、賈島、姚合等,缺乏雄壯;有的偏於雄健,如韓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險,缺乏渾成自然,所以雄渾確是盛唐詩區別於初唐與中晚唐詩的突出特征。嚴羽最推崇盛唐詩,於盛唐詩中最推崇李白、杜甫兩大家。《滄浪詩話·詩評》稱道李杜等盛唐詩人詩“如金鳷〔鳷(zhī)〕傳說中的異鳥。(大鳥)擘海,香象渡河”,是贊美其雄壯。嚴羽又強調詩歌應寫得渾然天成,不露文辭斧鑿痕跡,即所謂“如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滄浪詩話·詩辯》),並認為盛唐詩在這方面表現突出。嚴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詩風,不但因為盛唐詩的確寫得好,還有其時代背景。宋代影響最大的江西詩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壹部分刻意錘煉字句的篇章和韓愈、孟郊詩為學習對象,寫得瘦硬剛健而缺乏自然渾成之美。南宋後期流行的永嘉四靈詩派,取法賈島、姚合,氣局狹小,缺乏雄壯闊大的氣象。嚴羽竭力主張作詩應取法盛唐,寓有針砭當代詩風、補偏救弊之意。
說盛唐詩雄壯渾厚,是就其總體風貌特征和主要傾向而言。大致說來,盛唐詩絕大多數是渾厚的,但有壹部分詩篇特別是王維、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園詩篇,風格沖淡閑逸,雖也自然渾成,但並不雄壯。這類詩篇在盛唐詩中畢竟只占少數。盛唐氣象是壹種宏觀性的概括。
盛唐氣象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二。壹是盛唐詩人的豪情壯誌。詩人們面對當時國勢強大、經濟文化繁榮的局面,大抵胸襟開闊,意氣昂揚,希冀建功立業。他們喜歡描寫祖國壯麗的山河,邊陲奇偉的風光、緊張的戰鬥和自己的豪情壯誌。他們追求“鯨魚碧海”(杜甫《戲為六絕句》語)的壯闊詩境。這就形成了盛唐詩的雄壯風貌。二是對前代優秀詩歌傳統的繼承和發揚。盛唐詩人竭力掃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詩風,重視向漢魏古詩、樂府詩學習,註意發揚漢末建安時代明朗剛健的優良詩風。從詩歌本身的繼承關系說,盛唐詩的雄渾特征,得力於此。
壹部分盛唐詩,較充分地反映了唐帝國強盛期的時代面貌,但盛唐氣象和盛唐時代面貌不是壹回事。文學史上的盛唐,指唐玄宗、肅宗兩朝,約五十年。玄宗後期,政治腐敗,國勢開始衰落,中經安史之亂,更是社會動蕩,民生雕敝,但以杜甫為代表的盛唐後期詩,仍然富有雄渾的特征。舉例來說,杜甫的《望嶽》詩寫於盛唐前期,固然表現了他“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的宏偉抱負。他的《同諸公登慈恩寺塔》詩,寫於安史之亂前夕,表現了唐帝國岌岌可危的形勢和詩人的憂心忡忡,卻仍然氣象雄渾。杜甫晚年所寫的《登樓》《登高》兩首七律,表現唐朝受外族侵淩的衰敗局面和詩人的遲暮心情,境界仍然雄壯闊大。此類的例子尚多。杜甫晚年的這類詩篇,往往被明清詩論家譽為表現盛唐氣象的佳作。李白晚年在安史之亂後所寫的不少詩篇,也具有雄渾風貌。盛唐後期,時代面貌大變,但李、杜等人在前期所形成的心態沒有消失,所追求的明朗剛健詩風也沒有消失,所以仍能寫出不少雄渾的詩篇。
唐朝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盛唐詩是唐詩史上的高峰,以雄壯渾厚為特征的盛唐詩氣象,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盛唐之音
指唐代自開元至大歷間,為唐詩的全盛時期,唐詩分期者稱為盛唐,有著名詩人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直至“安史之亂”爆發以前,是唐代社會高度繁盛而且極富於藝術氣氛的時代。唐詩經過壹百多年的準備和醞釀,至此終於達到了全盛的高峰。雖然,在唐詩的初、盛、中、晚四個階段中,盛唐為時最短,其成就卻最為輝煌。這壹時期,不但出現了偉大的詩人李白,還湧現出壹大批才華橫溢的優秀詩人。許多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廣為傳誦的詩篇,便是在這壹時期產生的。熱情洋溢、豪邁奔放、具有郁勃濃烈的浪漫氣質,是盛唐詩的主要特征;而即使是恬靜優美之作,也同樣是生氣彌滿、光彩熠熠的。這就是為後人所艷羨的“盛唐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