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在課程設置上,壹個學期兩個模塊,八個專題,將近50個文本,還有寫作系列,在有限的課時條件下,舍不得棄不得,怎樣才能有效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呢?怎麽認定學分才能更有效、合理地進行教學評價呢?帶著這些困惑,我們結合高中蘇教版以人文話題內容為專題的編排特點,嘗試進行了“主題式讀寫”的教學模式的探索。
壹主題式讀寫教學模式的探討
鑒於高巾蘇教版的編排特征,以及高中讀寫教學的需要,我們確定了青春、家園、戰爭、成長、經典、教養等32個主題,以此為主線安排課堂教學。教學分為課堂閱讀教學、課外拓展教學和主題寫作教學三種課型,分別從文本的知識學習、技能錘煉、情感熏陶,閱讀知識和情感視野的積累和拓展,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及寫作素材的積累和感情的深化幾個方面進行研讀學習。這打破了原有的“壹篇壹課”的陳式,根據系統論、情感論思想,在尊重個性發展、註意認知規律在課堂上的應用的前提下,溝通板塊內容,整合教學資源的課堂教學架構。
在具體操作中,我們根據專題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安排10-13個教學課時。第壹課時用來預習感知――“聆聽專題之音”,師生***同解讀專題板塊的構成,制訂切實可行的目標;坍2-5個課時進行探索與發現――“研習專題之美”,師生重點探究本專題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質疑問難,探索研究;再用2-3個課時進行橫向聯系和縱向拓展――“尋究專題之真”,師生在比較探究中找到專題的本真,尋實求理;然後再用1個課時進行課外閱讀――“開拓學習新視野”,師生借助於互聯網或圖書館等進行相關知識的搜索,擴大閱讀視野,或進行社會實踐檢驗真知;最後安排2個課時進行主題寫作“再現專題之魂”,可根據教材文本的探究與課外拓展的材料,扣住主題的壹個或幾個關鍵詞進行主題寫作。
教學內容的重組和整合,勢必帶來課堂教學程式的調整,而這壹模式實施的核心環節則是課堂教學學案的創造性設計。該學案的編寫應以集體研究、探究為前提,貫穿“教師協調整合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體”的思維方法,在教學學案中呈現三條線――知識線、學習線和能力線。在具體操作中,我們集結集體智慧,備文本,備教法,備學生,結合三維目標形成科學的學案:首先在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確定文本本身呈現的知識、能力特點,以及它在本專題、模塊及學段的價值地位,確定每壹課時的學習曰標、學習重點和難點;其次根據學生個體知識水平、學習方法態度、學習習慣等智商和情商的差異,有的放矢地確定學生學習活動設計的主線內容,從而發掘LH個性差異的塊狀內容,這樣線塊結合,以便有條不紊的展開教學;最後是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情,尋找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整合適合學情的教材知識體系,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主題式讀寫教學模式的操作
(壹)文本閱讀教學的操作
1操作流程
2操作說明
①探索目標
A教育目標:教師要把集體研究備課中據個體特征而形成的教學個案目標,通過導語、實驗或電教手段創造語言情景,引導學生探索教育教學目標,要在具體的情景中使學生了解學習的重點、難點,做到拋磚引玉、以石激水的功效。
B研究目標:學生能依據教師的引導從創設的情景中進行合作探究,在教師提供的教學框架中進行實踐,最終形成適合自己特色的學習探究目標。
②合作探究A教師引導釋疑,平等參與:教師要在學生探究自學的同時,進行引導釋疑,提供必要的參考資料,且在方法上給予壹定的指導幫助。教師壹邊巡視,對自制力較差的學生進行管理,對不願意向教師求教問題的沈默型學生給予主動幫助,並隨機解答提出的問題,且有意收集學習信息,準確的把握學生面臨的疑點、難點。
B學生自主查證、合作探究:學生依據個體學案,借助教材和資料資源,通過觀察模型、實地考察、查證資料、切身體驗等手段掌握知識,並且通過分組合作進行思維加工,做實驗、制卡片、編口訣,打破原有的知識結構,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③勾連深化A教師對巡回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作出調整,進行二次備課。教師應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勾連整合,分割到各個小組,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小組內討論,通過點撥,拓展深化文本的內涵。
B學生在教師的點撥指引下,進行小組內討論、鄰組互補討論,最後由小組長反饋到教師。學生小組內討論,得出合作實驗探究的結果,再進行小組與小組之問的交流。互相補充使之完整,達成***識;當然也允許相異觀點的存在。④自測反饋A教師在學生進行自我檢測的同時要巡回查看學生答題情況,盡可能全面的收集學生的答題信息,要註意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及時更正、解釋和評價學習小組的答案,或給予壹定的評分標準,讓學生自我評價。教師在適當的時機進行啟發誘導,讓學生進行有效的答題,有效分析,有效歸納再總結。
教師在收集了學生答題信息後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第三次備課,篩選評價思維過程、抉擇解疑的重心,規範學生答題過程,真正作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B學生調動眼、腦、手的作用,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達標訓練,並取得最優成績。學生在完成自我檢測後進行小組內討論,互對答案,討論交流解題方法,在完成小組討論後要形成小組成果,反思歸納所學知識的規律、解題思維方法等,作到舉壹反三,事半功倍。
(二)課外拓展教學的操作
教材文本無非是個教學案例,要根據本專題閱讀和寫作的拓展需要,選擇適當的形式和媒介進行課外閱讀教學,為“讀”“寫”教學架起壹道橋梁。教學主題的豐富性需要我們延伸到教材文本之外,在教學主題確定的範圍內,用內容、時間、閱讀方法和學習預期結果四要素制訂課外閱讀計劃,閱讀目標明確具體。
在具體操作的時候,時間、內容安排具體合理,可行性強;閱讀方法和閱讀預期結果表述正確簡明,操作性強。比如蘇教必修壹的專題壹,我們可以去圖書館查找學生喜歡的青春主題的詩歌,摘抄欣賞,組織詩歌朗誦會增強心靈體驗;專題四可以走出校園,尋找地方旅遊風景或文化古跡,通過鄉土文化激發學生潛在的人文意識,學會像山壹樣思考。
這壹環節重在知識的銜接以及思維轉換,師生***同選擇那些質疑面廣且有思考價值的文本,並且把思維形成文字。對於知識性的文字要形成摘抄或知識卡片,而思考性的文字要根據自己的探究進行描述、評價,最終都要形成閱讀報告,由閱讀興趣小組匯報,最終整理成冊進行交流存檔。
(三)寫作教學的操作
1“主題式讀寫”教學寫作主題的確定
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要使學生能寫出壹手漂亮的文章來,而通過“品味專題之美”, “探究專題之真”,“拓展專題之實”,學生已經沈浸於美好的意境之中,這時寫作的欲望漸漸強烈,創作的思路壹觸即發。這個環節最關鍵的就是在專題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其間心得感觸選擇壹個點有條理地表達出來,以期達到發展思維、培養創造力、提高寫作能力的功效。2“主題式讀寫”寫作的方式首先是找到文本內的支點進行仿寫訓練。仿寫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以就文本某壹點(內容、人物形象、構思技巧、主旨內涵等)寫評論,寫感想,也可以根據實踐心得,寫出真情實感。
當然也可以根據高考話題作文的樣式進行話題作文的寫作,集體商定寫作的話題,***同品味話題的內涵,壹起寫作同壹話題下的美文。
3“主題式讀寫”寫作的評改
葉聖陶先生說過: “學生只有學會了自己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在上述讀寫技能學習的基礎上,還要培養學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老師可以選出壹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印發給學生,引導學生根據寫作訓練的重點要點進行評議修改。學生通過修改評議他人的作文,集思廣益,取長補短,知道作文該怎樣寫,不該怎樣寫,把評議作文過程變成總結、提高自己的過程,用自己的主動性表達,去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真正理解,這也是語文學習應該達到的最高境界。
三主題式讀寫教學模式的再思考
或許“主題式讀寫”教學還不能稱作是壹種模式,在理論上有點粗疏淺陋,在操作上有點狹隘粗放,但它畢竟適應了新課程改革所需的教材觀、課堂觀和學生觀,尤其是註重對教材文本之間的系統發掘,填平了讀寫之間的溝壑,既有益於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又利於學生的全面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