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俗語農諺或古詩名句如下:
1、夏至大爛,梅雨當飯。2、正月十五雪打燈,壹個谷穗打半斤。3、深耕再耙透,麥子收得厚,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
5、清明有霜梅雨少。6、雨水前後,植樹插柳。7、小寒不寒,清明泥潭。8、冬至前頭七朝霜,有米無礱糖。9、谷雨是旺汛,壹刻值千金。10、谷子老了吃米,高粱老了吃糠。
11、小暑壹滴雨,遍地是黃金。12、壹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13、夏至十日麥稈青,小署不割麥自亡。14、清明前後,種瓜點豆。15、谷鋤馬耳豆鋤瓣,苗未出土就棉。
驚蟄《觀田家》唐代:韋應物微雨眾卉新,壹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裏。
譯文:壹場微細的春雨百草充滿生機,壹聲隆隆的春雷驚蟄節令來臨。種田人家壹年能有幾天空閑,田中勞作從驚蟄便開始忙碌起來。年輕力壯的都去田野耕地,場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來了。
從田中歸來常是太陽落山以後,還要牽上牛犢到西邊山澗去飲水。挨餓辛勞農夫們從不叫苦,壹場貴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們充滿了喜悅。
糧倉中早已沒了往日的存糧,但官府的派差卻還無盡無休。看到農民這樣,我這不耕者深感慚愧,我所得的俸祿可都出自這些種田百姓。
《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