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相遇》?
席慕容
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壹樣?,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沒能料到的時刻裏出現。
我喜歡那樣的夢?,
在夢裏 壹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壹切都可以慢慢解釋?,
心裏甚至還能感覺到所有被浪費的時光?,
竟然都能重回時的狂喜和感激。
胸懷中滿溢著幸福?,
只因為妳就在我眼前?,
對我微笑 壹如當年?,
我真喜歡那樣的夢。
明明知道妳已為我跋涉千裏?,
卻又覺得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好像妳我才初初相遇。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於四川,成長於臺灣,父母皆為來自內蒙古的蒙古族,蒙古語名為穆倫·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臺北師範藝術科,後又入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臺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臺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壹本詩集《七裏香》,壹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壹版再版。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壹代人的成長歷程。
詩歌:《七裏香》《戲子》《壹棵開花的樹》《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邊緣光影》《迷途詩冊》《我折疊著我的愛》《河流之歌》《時間草原》《水與石的對話》 《我》
散文:《成長的痕跡》《畫出心中的彩虹》《有壹首歌》《同心集》《寫給幸福》《信物》《寫生者》《我的家在高原上》《江山有詩》《黃羊玫瑰飛魚》《大雁之歌》《金色的馬鞍》《諾恩吉雅》《人間煙火》《寧靜的巨大》《2006席慕容》《在那遙遠的地方》《生命的滋味》《意象的暗記》《與美同行》《走馬》《槭樹下的家》《透明的哀傷》《胡馬胡馬》(蒙文版)《夢中戈壁》《貝殼》《獨白》。
散文集《追尋夢土》《蒙文課》。
小品:《三弦》(與張曉風、愛亞合著)。
美術論述:《心靈的探索》《激光藝術導論》。
《貝殼》選入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三課,(與小思的《蟬》收入中學生課本人教版短文兩篇)。
《鄉愁》(詩歌)、《外婆和鞋》被選入小學課本。
歌曲《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應蒙古族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之邀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