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指南,其最佳自然絕望包括太姥山嶽、九裏溪瀑布、清川水岸、福耀群島、桑園翠湖、冷城城堡、瑞雲古寺等七個景點。去的那天,因為時間關系,只把太姥山嶽作為主要遊覽路線。反過來,我看著葫蘆洞,壹片瓦,九條鯉魚飛上了天。穿過第壹線天空,穿過香山寺,從另壹條路返回平興寺。從天柱峰頂上看國興寺和天門寺,隱於紅日藍天白雲之間,十分有趣。
據說這座山歷史悠久,在唐宋時期盛極壹時。山之南以北有36座寺院。其國興寺、瑞雲寺、靈峰寺、八角寺、天竺最大。至今,國興寺遺址中共有360根石柱,寺前有唐宋時期創作的靈嘎寶塔、雕塑、石碑等。不幸的是,這些遺址現在已經成為旅遊景點,寺廟也沒有重新開放。
更值得壹提的是,太姥山以“石之奇”、“怪洞”、“峰之險”、“多霧”四絕而聞名。
那裏的石頭千奇百怪,形態各異,有“十八羅漢爬山”、“神仙鋸板”、“夫妻雙峰”、“金貓跳老鼠”、“和尚講經”、“聖甲蟲爬墻”等。當地有壹句贊美奇石雲的諺語:“老得不俗,都像神功。人所共知,萬象在胸。”這分明是說“仁者見山智者見水”有不同的旨趣和觀感。
那裏不同的洞穴各有特色,曲折幽深,都是巖石經年累月的膠合而成。有的洞穴低矮延伸,直通海面,如海洞;壹些洞穴向上擴展,達到石頭的頂部,如田童洞穴。有的鑿洞避巷,天如壹線,如壹線天;有的洞設在洞中,神奇莫測,如神仙洞;在壹些洞穴中,可以觀察到日出,在另壹些洞穴中,可以觀察到潮汐,在壹些洞穴中,有丹井,在壹些洞穴中,有龍潭。大洞可容納數千人,甚至可建亭子;這個小洞只允許幾個人休息。太多了,說不完,數不過來,太美了。
那裏的山峰,環繞著,傾斜著,參差不齊,陡峭而美麗。有的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與天抗衡;有的蜿蜒數百裏,依然像壹條長龍;有的是獨立的,就像禪修壹樣;有的淩空是垂直的,就像壹根柱子撐著天,倚著地;有的細如竹筍,似玉筆直指山川;有些形狀像雨傘,為旅行者遮風擋雨。山峰的危險令人望而生畏。真是“登峰造極,壹覽眾山小”。
那裏的霧多而變化快,聚而散,起而落,厚而輕,很適合。登上眺望東海的觀景臺,第壹級臺階就霧蒙蒙,白雲彌漫。在這座山上就像在霧中行走。山高路遠,海闊天空,偶爾天邊紅彤彤的陽光穿過九層雲,瞬間遍地生金。給人壹種神秘的色彩,感覺大自然的變化奇妙莫測。
奇石是畫家的最愛,是藝術的結晶,是愚蠢的象征;不同的洞穴是仙人對居所的選擇,是自然的工具,是智慧的體現;險峰是創造的極致,勇敢的拼搏,樸素的回歸;霧是神話的傳說,是時代的信息,是因緣的離合。
這裏的巖、洞、峰、霧展現了當地大自然風光的無限美景,贊美了祖國大好河山無與倫比的壯麗,為新建的平興寺增添了許多傳奇和奇觀,為僧人提供了棲息之所。我真的很羨慕石頭的穩重和禪定,山洞的靜謐和智慧,山峰的陡峭和高度,霧氣的神秘和不可預測。啊!大自然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