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趙構被迫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

趙構被迫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

宋高宗(趙構)

高宗,本名趙構(公元1107-1187),德姬人,漢族。惠宗的第九個兒子,秦宗帝。北宋滅亡後,他逃到了皇位所在的南京。在位36年後被迫退位,享年81,葬於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裏寶山)。

先後被封為廣平王、康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大舉南侵,欽宗命他與張邦昌壹起與晉國媾和。經過磁州(今河北磁縣)時,州官宗澤勸阻他說:“官府要妳講和。這是騙人的把戲。他們已經兵臨城下。講和有什麽用?妳沒有走進陷阱!”人們還攔住了他的馬,不讓他去北方。趙構害怕被徐金國扣留,就留在襄州(今河南安陽縣),自稱河北兵馬大元帥。

靖康二年(公元1127),金兵攻陷汴京,北宋滅亡。趙構在南靖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縣南)即位,改年號為“建炎”。

趙構即位後,在黃河金兵的追擊下南逃。據說趙構曾被黃河北岸的金兵追擊,只留下他的壹匹馬。後來,馬麗,壹個忠臣的兒子,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帶到河邊,乘船過河,才幸免於難。後來,趙構在諸神的幫助下,編造了“尼瑪杜康王”的故事,以此來標榜自己就是真命天子。他擔心馬麗會揭露真相,所以他給馬麗下了藥,並很快殺死了他。

高宗執政初期,以抗日派李剛為相,宗澤留守東京,發動軍民抗金運動。不久,他遣散了李剛,激活了投降派黃千山和汪伯彥,把宋軍的防線從黃河移到了淮河、漢江和長江,從而扭轉了抗戰局面。它使遊牧民族很容易地分三路渡過黃河,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裏占領了從西部的周琴到東部的青州的廣大地區。

從建言元年(1127)到紹興八年(1138)的十余年間,高宗為躲避金軍壹直在東南沿海徘徊。他否定了張浚“建康都,逐步恢復”的建議,南逃臨安(今杭州)為都城。東京離開宗澤渡江北伐,力勸皇帝回汴京坐鎮,但皇帝不予理會,沈溺於偏安壹隅。

他逃到臨安後,迫於形勢,任命嶽飛、韓世忠等鷹派將領抗金,又任命投降派秦檜為丞相,與金媾和,壹味屈膝妥協。紹興十年(1140),金軍大舉入侵。宋軍在反擊金軍南進的戰鬥中取得了順昌戰役和鹽城戰役的勝利。嶽飛軍收復西京(洛陽),前鋒到達朱仙鎮,離汴京只有四十五裏。然而害怕阻礙與金的和平談判。他和秦檜逼得張浚、楊沂中、嶽飛退兵,而洪雁宗弼(金兀術)趁機大舉進軍淮南,形成大軍壓境。為了徹底媾和,高宗召韓世忠、張浚、嶽飛三位將軍入朝,旌鳴上任,解除軍權。同時,專門為抗金而設立的三個宣傳部門也被取消。不久,嶽飛被誣陷殺害,在割地、納貢、做諸侯的屈辱條件下,與統治者締結了“紹興和會”。

高宗還鎮壓了洞庭湖鐘祥和楊幺的農民起義。紹興和談後,全面拒絕打擊抗日派,政治事務完全由和談主導。結果大批鷹派官員被降職迫害。高宗皇帝也禁止呼籲和平和不滿。以前的學生張博林在墻上題了壹句話:“夫差,妳忘了越王殺了妳的父親嗎?”結果被捅了幾十板子,紀揚被流放。

紹興三十壹年(公元1161)九月,金帝嚴宏良撕毀和談,再次大舉南侵。在采石磯(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被余總司令擊敗,使南宋再次轉危為安。然而,高宗皇帝的屈辱和尋求和平的國策遭到了軍民的強烈反對。很難維持他的統治。與宰相陳商議後,皇帝於次年6月宣布退位,借口是厭倦政務,想“淡泊上帝,擡高自己的野心”。禪位於王子趙昚,自稱是皇帝的父親,退休到德國抓住宮殿。

惜春十四年(公元1187),趙構死於臨安宮的德壽堂。死後,這座寺廟的名字叫高宗。

建炎元年(1127)——紹興三十二年(1162)

趙構生於北宋大觀元年(1107)五月二十壹日,是惠宗的第九子。母親韋克斯勒是壹個地位低下的妾,不受惠宗的寵愛。趙構被剝奪了王位。但靖康之變,趙松宗房被金兵從背後俘虜,而趙是漏網之魚,所以“中興之主”的位置自然屬於他。靖康二年,21歲的趙構登基,重建趙宋政權。

然而,“中興之主”高宗皇帝真的是壹個幻影,父兄被擄的屈辱無法激起他對金人的仇恨,他的“恐金”也就無可救藥了。高宗在位期間,抗金戰爭無論勝負,總是投降求和,在金人面前奴顏婢膝。歷史安排了壹個談“金”色變的君主來承擔抗金抗侵略的使命,這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實現的。被貶入朝廷:“尼瑪王”的傳說

大多數開國皇帝都有異於常人的傳說,所以人們對其“真命天子”的身份深信不疑,趙構也不例外。南宋時民間流傳著“尼瑪杜康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趙構。故事很簡單,但是有兩個不同的版本。

北宋末年,康王的趙構到金英做人質,金兵帶他北上。途中,趙構逃脫了,當他逃到磁州,他住在崔福君廟過夜。神人在夢中告訴金兵他來了,趙構醒了。看到廟外有馬,他就狂騎。這匹馬實際上馱著趙構渡過了黃河,過河後變成了壹匹泥馬。

歷史上趙構去金英當人質是真的。靖康元年正月,金兵已攻下開封城下,宋廷與金講和,金要求挾持太子、丞相後再退兵。欽宗命令康王趙構去金英。接下來的事情和傳說完全不壹樣。在金英被軟禁20多天後,幸運降臨趙構。不知什麽原因,晉人懷疑趙構不是太子,把他送了回來,而不是像故事中那樣帶著趙構北上,所以趙構根本不需要逃跑。欽宗不得不命令國王趙書代替趙構去金英做人質。在欽宗答應割地、賠款等要求後,金人暫時撤兵,但沒有被放出來,而是被擄到北方,成了的替死鬼。

另壹方面,南宋初年,趙構即位,朝廷遷都揚州,金兵大舉南下。前鋒即將攻下揚州城下,趙構事先沒有得到戰報。此時他聞訊,連夜倉皇出逃。怕追上追兵,躲在河邊神社。月光下,他突然發現神社裏的泥馬在動,於是騎著馬過了長江,逃到了杭州。

北宋末至南宋初期間,他由北向南逃亡。即位前,在逃離河北的途中,趙構和大臣在寒冷的曠野裏生火煮飯,壹起在茅屋下吃飯。登基後不久,又發生兵變。由扈從護送的禦營將領苗阜、劉正彥因不滿太監的不軌行為,包圍了皇宮,於是殺了太監,脅迫皇帝高宗讓位給三歲的太子趙福。哲宗孟皇後聽政,改朝換代。兵變持續了兩個月,然後韓世忠造反,皇帝復辟。僅僅過了半年,長江金兵突破防線,直搗宋廷所在的杭州。高宗沒有退路,所以他不得不下海躲避敵人,在溫州沿海徘徊了四個月。前有猛浪,後有追兵,衣食物資不能及時供給。可想而知南宋君主及其大臣的尷尬。有壹次,高宗太餓了,他下令停止船和碼頭。他走到壹座寺廟去討飯。和尚們沒有準備,只好獻上五塊廚餅。趙構甚至吃了三塊半。只有在他養尊處優的時候,他才真正體會到饑寒交迫的感覺。

但這壹切似乎並沒有磨礪趙構的堅韌意誌,也沒有激發他的鬥誌;相反,在金英當人質的經歷讓趙構親眼目睹了營地金兵的頑強和兇殘,每當他想起這件事,仍然心有余悸。他拋棄了父兄的流放,拋棄了民族的敵人和在中原浴血奮戰的軍民,寧願忍受路上的風霜,只為保全自己的性命。在逃亡的路上,高宗皇帝壹直沒有忘記向晉人求和。他壹次又壹次地派遣使者到金英,在國書中自稱“康王”,說他未經統治者允許就登基稱帝是壹個大錯誤。現在他願意放棄王位,臣服於統治者。卑躬屈膝的狀態躍然紙上。皇帝的吶喊阻擋不了金兵南下,但南宋廣大軍民奮起抵抗,讓金兵屢屢受挫。此外,江南潮濕的氣候和密集的河流也不利於金朝金兵的作戰。金軍統帥洪雁·兀術決定撤退。中國北方的金兵在北上的途中,不斷遭到南宋軍民的襲擊。撤至鎮江時,宋率韓世忠水師截斷金兵歸途,逼入建康東北七十裏黃田蕩。宋軍用8000人的軍隊包圍了65438萬以上的遊牧民族。雙方僵持了48天,金兵多次突圍失敗,終於用火力攻擊打開缺口,得以撤退。兀術的軍隊剛剛從韓世忠的包圍中逃出來,到達建康。被嶽飛和他的人擋住了,又被打敗了。嶽飛收復建康。金軍再也不敢渡河了。

建言四年四月,高宗得知金兵已從海上北撤,才由溫州經明州返回越州。越州地理位置偏僻,水運十分不便。南宋朝廷的大量官員和軍隊都集中在這裏,物資供應無法保證。相比之下,高宗對臨安(杭州)念念不忘,他逃亡時曾住在那裏。這裏交通便利,江湖縱橫交錯,金人騎兵無法馳騁,大大增加了高宗的安全感;又地處魚米之鄉,物產豐富,基本能滿足南宋朝廷的需求;而且自唐五代以來,經過長時間的開發建設,杭州已經成為壹個繁榮美麗的“東南第壹州”,這對於剛剛飽受流離之苦,渴望安逸生活的高宗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紹興二年(1132),高宗遷都杭州,南宋朝廷終於得到喘息之機,在東南站穩了腳跟。

[編輯本段]討論對宋高宗的評價。

關於對宋高宗的評價,歷代都傾向於昏庸之主,但汴梁在北宋被金人倉促攻陷,二帝“北狩”。高宗南渡江時,身邊只有壹千個秦冰。但他通過各種方法,迅速調集人員保衛淮河和長江,同時奠定了南宋的基礎。與明朝相比,雖然明朝壹直在經營杜南(南靖),但對整個南方的管理卻遠遠超過了北宋對南方的管理。南京六部七縣設置完善,官僚機構齊全,四鎮軍事實力雄厚。然而,沈嘉之後,南明沒能保住它。史可法雖然勇猛狼狽,但在斡旋部署中幾乎是昏昏沈沈,四鎮瞬間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