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古詩詞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古詩詞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1)地形和地貌對天氣的影響

“君問歸期未至,暮雨漲秋池。”(《雨夜給北方壹個朋友的劄記》李商隱)——是指由於地形的影響,夜間盆地內氣流上升,容易引起降雨,夜間往往形成陰雨天氣。

“南支暖北支寒,春風分兩種。”(劉淵出版《早梅》)——中國地處北半球,山南坡陽光充足,北坡陰天。山區陽坡的溫度比同高度陰坡的溫度高。

“人間四月美,山寺桃花開。”(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說明了地勢越高溫度越低的溫度分布規律。

“我怕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明月幾時有?)-解釋地形對溫度的變化。地勢越高,溫度越低。

“城尚熱,秋光先去野家。”(路松遊)——城市熱島效應對城市和鄉村的影響是不同的。

(2)鋒面對天氣的影響

“黃梅時節家裏下雨,草塘裏到處都是青蛙。”(趙師秀《有約》)——每年6月至7月,江淮地區受準靜態鋒影響,出現陰雨天氣。

“就像春天的大風,在夜裏吹來,吹開了萬株梨樹的花瓣。”(岑參《壹曲白雪送別田——吳書記回家》)——我國冬半年期間,北方地區受冷鋒影響,出現短時降溫降雪天氣。

“襄陽冷眼看天下,熱風吹雨打。”(毛澤東《廬山》)——這首詩說明了來自太平洋的熱帶海洋氣團在夏季給中國帶來充沛的降水,也就是暖鋒對天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