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詩:
伯高 問 曰 : 美哉言乎 , 然何以 知, 順而逆之 ?
岐伯 答 曰 : 五行之順 . 得土而化 ; 五行之逆 ,
得土而神 . 土以合之 , 土以成之 . 情生五行,
五行有情,至中至和,土統四時,土生土長,
非順非逆,能順能逆,至土至信,至信真情,
至神自生,生化不息. 伯高問曰 : 余知之矣 ,
陰中有陽 , 殺 之於 內 ,以 求生 乎? 陽中有陰 ,
生 之於 內 ,以 出死 乎? 與帝同遊 , 無極之野 .
岐伯 答 曰 : 逆而順之 , 先順而逆 . 絕欲不為 ,
邪所侵也 ; 守神不為 , 境所移也 ; 煉氣勿為 ,
物所誘也 ; 保精勿為 , 妖所耗也 . 服 以 藥餌 ,
以生其津 ; 慎 其 吐納 , 以添其液 ; 慎 其 勞逸 ,
以安其髓 ; 節 其 飲食 , 以益其氣 , 其庶幾乎 .
陰陽之原, 心死身生 , 死心之道 , 逆之之功 ,
心過死則 , 身亦不生 ; 生心之道 , 順之之功 .
順而不順 , 逆而不逆 . 真情所至,中和之至,
非死非生,順死逆生,生而能死,死而能生.
正文: 伯高曰:“美哉言乎!然何以順而逆之也?”
岐伯曰: “ 五行之順,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 ”
伯高曰:“余知之矣,陰中有陽,殺之內以求生乎?陽中有陰,生之內以出死乎?余與帝同遊於無極之野也。”
岐伯曰:“逆而順之,必先順而逆之。絕欲而不為邪所侵也,守神而不為境所移也,煉氣而勿為物所誘也,保精而勿為妖所耗也。服藥餌以生其津,慎吐納以添其液,慎勞逸以安其髓,節飲食以益其氣,其庶幾乎!”
伯高曰:“天師之教我以原者全矣!”
岐伯曰:“未也,心死則身生。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也,心過死則身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順之之功也。順而不順,始成逆而不逆乎!”
伯高曰:“誌之矣,敢忘秘誨哉!”
陳士鐸《外經微言》曰:伯高之問,亦有為之問也。順中求逆,逆處求順,亦生克之門也。今奈何求生於順乎!於順處求生,不若於逆處求生之為得也。 參考闡釋:
3.那怎樣調控五行生克中的變數呢?---這正是伯高也在問的問題:“美哉言乎!然何以逆而順之也?”岐伯的回答很值得深思:“五行之順,得土而化,五行之逆,得土而神。土以合之,土以成之也。”在古代,以土為“中”《禮記.月令》“中央土”,儒家更將“中”字提升至“中庸之道”,即凡是都要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並有進壹步的要求:“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本文的意思就是說,不論生克、順逆,都要做到“中和”,使五行間的利用和限制都達到無過無不及的程度,就能掌控生克中的變數。4.“陰中有陽,殺之內以求生乎!陽中有陰,生之內以出死乎。”------伯高真切的理解了顛倒之術的存在,故而太極兩儀圖,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這正是顛倒之術的存在的證明。詳解如下:陰主殺,太極陰中有白色的小魚眼,正是描述了陰極之時,產生了求生的陽(陽主生);而太極陽中有黑色的小魚眼,正是描述了陽極之中,會產生出死陰來,故而太極陰陽魚圖正是描述了陰陽中有顛倒之術的存在。 5.“岐伯曰:「逆而順之,必先順而逆之。絕欲而不為邪所侵也,守神而不為境所移也,煉氣而勿為物所誘也,保精而勿為妖所耗也。服藥餌以生其津,慎吐納以添其液,慎勞逸以安其髓,節飲食以益其氣,其庶幾乎!」 ”“逆而順之,必先順而逆之”,要想做到“逆而順之”,必先“順而逆之”,什麽意思呢,從陰陽層面講,要想陰生陽,必須先陽生陰;從實踐中講,必須先生養滿後主動損耗,才能在損耗中的到新的生養,也就是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意思,但是有個先後,先持滿,後損益,就像性愛交合,必須持滿而後瀉精,而瀉精又能強壯,這是性愛中的顛倒之術{不屬於本篇探討範圍,有房中術專著專門探討這個技術命題(古代“房中”是壹科)},也就是古代采陰補陽傳說的來源,當然,這是壹門技術活,哈哈。 而我們養身能做的是什麽呢,那就是先持滿:絕欲而不為邪所侵也,守神而不為境所移也,煉氣而勿為物所誘也,保精而勿為妖所耗也。服藥餌以生其津,慎吐納以添其液,慎勞逸以安其髓,節飲食以益其氣。。。。這些應該很好理解吧。但這些還是行而下的,形而上的在下壹段。 6.養生的最高境界:“心死則身生。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也,心過死則身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順之之功也”。能看懂這段話的請舉手,呵呵!“心死則身生”心死,即斷絕壹切私心欲念,這和孟子說的“養心莫大於寡欲”,佛家說的“斷絕塵緣,壹切放下”道家說的“心死則性圓明”《黃帝內經》“心者君主之官也,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都是壹個道理啊!這句話中也有“顛倒之術”原理的運用,岐伯說:“死心之道,即逆之之功;心過死則心亦不生,生心之道,又順之之功。”即死心能生心,心若過死,那就從帝國大廈頂上跳下來了,這便走上了極端道路,不懂得真正的死心原來能給自己帶來無窮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