竈神的起源很早,在中國的商朝就已經開始祭祀百姓了。其全稱是“東廚大廚統率九靈,王定福為神中之神”,俗稱“竈神”,或“竈神”、“東廚九天大廚”、“護府之神”或“天神”。
因為中國幅員遼闊,所以有各種版本的竈神。在中國北方,他被稱為“竈神”,欒門被視為三大恩人之壹,即竈神。這個仙人的名字不僅長,而且關於它的來歷也很傳奇。
民間習俗
清朝以前,大部分地方都是在臘月二十四祭竈。比如金周時期寫的《地方習慣誌》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祭竈神,意思是第二天要上天,壹歲了,所以先祭竈壹天。”再比如範成大的詩《祭竈》:“古傳說臘月,竈王爺對天說話。”還有明代於謙的《臘月二十四》。
清朝早中期,祭爐壹直是臘月二十四。而且至少到乾隆時期,都是臘月二十四祭祀。《陸》卷十二《十二月讀四夜送炊》:“習慣上稱臘月二十四為讀四夜,即夜間送炊。”從清朝中後期開始,皇室在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儀式。為了“省錢”,他們還祭拜了竈神。因此,在北方地區,炊竈往往在臘月二十三祭祀。
小年也是祭竈的傳統日子。在這小年的日子裏,人們不僅會在竈王爺面前的桌案上擺上蜜瓜和糕點,還會換掉舊竈王爺像,貼上家家戶戶“請”回來的新竈王爺像。祭祀前後,去除灰塵和水垢。除了準備供品,還有壹項重要任務——打掃廚房,白天洗鍋碗瓢盆,收拾廚房,晚上進行祭祀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