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夜眠》中用“抱”代替“枕”的妙處在於

《夜眠》中用“抱”代替“枕”的妙處在於

唐代李白寫的詩《夜枕玉鞍》(定義:夜枕玉鞍而眠)中,不用說“枕”就很容易說“抱”,張力特別突出。似乎壹報警,“抱鞍”的人就能翻身上馬,勇敢出擊。

“曉與金鼓鬥,夜抱玉鞍”(意思是:白天與敵人在金鼓中決壹死戰,晚上與馬鞍共眠),而這兩句寫在“曉”和“夜”上,並沒有描寫壹整天的生活,概括性很強。全篇只有這兩句話是對立的,莊重的形式和嚴肅的內容配合起來增強了表達效果。

原詩:

唐代李白:夏塞曲六首(上)

五月的山依然滿是雪,只有寒冷,草看不到草。只有在笛子《折柳》中才能想象到春天,但現實中從未見過春天。

士兵們白天在金鼓裏與敵人作戰,晚上睡在馬鞍上。我希望掛在腰間的劍,能迅速平定邊境,為國效力。

解釋:

五月,山上還下著大雪,只有寒風,根本沒有盛開的花朵。聽到有人用笛子吹奏《折柳歌》,以為家鄉到處都是春色,而在這裏,我還沒有看到春色。白天在金鼓裏與敵人決壹死戰,晚上帶著馬鞍睡覺。希望能發揮所長,早日平定邊疆,為國家做貢獻。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組名為《塞上曲》的詩寫於公元743年(唐玄宗天寶二年)。李白前年初入長安,如今壹心翰林,有建功立業的政治野心。這首詩是壹系列詩中的第壹首。

贊賞:

從《天山雪》開始,點出“塞下”,寫出邊疆的嚴寒。“五月”是內地炎熱的夏天,但天山依然有雪。但這裏的雪不是飛雪,而是雪。雖然沒有漫天飛舞的雪花(“沒有花”),但我就是覺得涼颼颼的。盛夏和五月沒有花,其他三個季節(尤其是冬天)的寒冷可想而知。

所以這兩句話壹輕壹重,用詞含糊不清,模棱兩可。同時“無花”壹詞壹語雙關花的含義,與第三句“我聽見有人用笛子吹《折柳歌》”密切相關。

“折柳”是宋《折柳》的省名。表面上到處都寫著這句話,實際話外有音,意思是眼前無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在笛聲中聽到。花有明有暗,是春色的象征。“無花無柳”,即“春色未見過”(解讀:以為家鄉滿眼春色,而在這裏,我卻沒有見過春色)。

這四句話,意思貫通,壹口氣直下,用詞自然,節奏不拘,如古詩開篇,前人沒有做過。

五六句話緊扣前面的意思,既描述了軍旅生活的緊張。古時候進行曲鳴金鼓,進退有整齊的步伐控制。寫“金鼓”會烘托緊張氣氛,使軍紀嚴肅。光說“肖戰”就是整天行軍打仗。晚上只能抱著馬鞍睡午覺,尤其是軍旅生活的緊張。

百度百科-夏塞六首詩(唐代李白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