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潘芳閣的生日是新竹新浦士紳姓潘的時候,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他童年時隨在日本學習法律的父親生活在日本,直到他在小學時回到臺灣省。11歲的時候,她讀到壹首詩,描寫蓮芭蕉的花很紅,如“血樣的顏色”,她很震驚,壹直在思考“血”字的用法。可見她當時對語言和文字已經很敏感了,尤其是對詩歌。
當她十五六歲的時候,她已經用日語寫了詩、散文和小說,但她把它們留給了自己。杜回憶說,她年輕時讀過壹些世界名著,並期望寫小說。但是當她23歲的時候,她拿了壹本小說去臺北給編輯李先生看。編輯說她不是寫小說的料,是寫詩的料。年紀大了,她回想起自己可能真的被這句話影響了,就把重心轉移到了寫詩上。她的第壹首詩《春》最初是用日文寫成的,在吳先生的鼓勵下,他翻譯並出版了這首詩。這本刊物讓大家註意到這位客家女詩人的無窮潛力。
在過去的保守時代,杜潘芳閣是為數不多的接受過完整教育的客家婦女。24歲自由戀愛,嫁給杜博士,移居中壢,育有七子,生活貧困,教插花謀生,婚姻中被丈夫背叛,移民美國。幸運的是,在艱難的生活中,她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堅持寫日記,孤獨中有詩歌相伴,綻放了文學之花。到現在,她的書架上還有很多她父親留下的文學名著。
她早年用日語寫散文和句子,簡潔幹練的詩歌,具有女性特色,在客家女性中是第壹個。她與李詩社女詞人陳秀喜是好朋友,壹路在詩刊上發表作品。直到20世紀60年代,她才開始寫中文詩,第壹首是《相思樹》。第壹本是慶祝生日,1977年3月出版的中日詩集,正式進入臺灣省新詩壇。1979年6月出版,標榜為“戰後臺灣省最具代表性的現代詩集”的詩集《美麗島》,即精選了杜·潘女士10首代表性詩歌,當時真名潘芳閣。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他嘗試用自己的母語(客家話)寫作。
繼詩集《祝壽》之後,杜攀女士又陸續出版了中國詩集《淮山萬海》、中國客家詩集《朝情》、中日英文詩集《遠千湖》、詩集《馮晴蘭博》、詩集《芙蓉花開的季節》、日文詩集《救層》。從寫作語族和數量來看,到目前為止,杜攀女士已經寫了約50首日文詩,100首中文詩和70首客家詩,以及零星的散文和短篇小說。
在文學活動上,杜攀女士是“李”詩社的同事(1965加盟),《臺灣省文藝》雜誌社社長,“女鯨”詩社社長(自1995)。關於“詩的觀點”,杜攀女士曾經提出過這樣的觀點:“我的詩的觀點就是死亡的觀點。死而無憾,不把今天的善惡之舉帶到明天。過壹天像壹天壹樣的生活是我的理想。在對死亡的理解中,理解誕生了;對於此刻的現實,人與人的關系,自然的風景,樹葉,路邊孩子的笑臉,都成為了我詩意視野中珍貴的回憶。語言是壹面反映靈魂的鏡子,我們不能只沈溺於空洞的夢境。在日常生活中,沈浸在過多的悲傷中是心靈無法表現出應有語言的原因,所以抱著‘死亡觀’的形象,超越‘死亡線’,就是我的‘詩觀’。
1966杜潘芳閣41歲。有壹天,她突然意識到:難道她的歲月就要在生孩子、養孩子、再生孩子、養孩子和無休止的家務勞動的重復負擔中逝去?以前文藝少女的夢想在哪裏?沒想到,我不再做夢,也無跡可尋。妳願意這樣度過壹生嗎?老了,她回憶說,從年輕時起,“做壹個好母親”和“成為壹個詩人”的困境就完整了,這成為她過去生活中不斷的掙紮和沖突,直到她進入暮年。在孩子們相繼結婚,壹個個離巢後,她終於得到了解脫和釋放。
她的壹生就像是臺灣省女性意識崛起的見證。在臺灣婦女運動開始和女權主義興起之前,以杜為代表的壹代知識女性,在傳統社會結構和家庭結構的桎梏下,承受著無盡的重負。那些沈重的負擔足以抹殺他們的快樂和自我存在的價值,他們孤獨而苦澀。在她的詩歌中,有很多關於母性的情感和女性意向,這是她作品中討論最多的焦點。在他的作品中,《月下桃花》、《平安戲》、《中秋》是目前眾多文學課程中被引用和討論最多的作品。這三首詩都是用客家話寫的,充滿了意象和倒影。
平安戲
每年都是和平的壹年。
每年都要小心行事。
我只知道如何服從壹個安全的人。
我只知道如何忍受壹個安全的人。
圍著戲樓看平安戲。
這是妳的口袋,妳願意賺。
盡可能多的和平人士。
願意待在劇場棚下
咬蔗梅生物堿
讓他活著。
看
平安戲。
杜盼芳哥是真的被大家重視了,90年代以後才在文學論壇或者詩歌會上遇到了她的本尊。她的真實生活被中國電視公司制作並播出成連續劇《活在十字架上的女人》,由劉若英擔任女主角。
在她的詩歌中,釋放了大量客家書寫的意義和女性象征,從女性身體到母性,再到族群土地的解構和象征意義,使得她的作品相繼成為研究客家女性書寫的代表,並獲得了近年來臺灣省文學獎的最高榮譽。比如今年80多歲的老太太,經常出現在文學陣營裏和晚輩們談論詩歌。與活躍在臺灣文壇的女作家相比,杜·潘芳閣更具時代意義,也是第壹位客家女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