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在《江山》的壹個欄目掛了個編輯頭銜,其實並沒有在那裏待太久。我當時只是壹個玩文字遊戲的閑人,自得其樂,沒有野心。就是在那時,我認識了蘇州姑娘燕兒,她在江山很有名。吸引我的不僅是文字,還有她的親身經歷。這個女孩患了壹場大病,癱瘓多年。幾經生死,她憑著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文學的執著,活出了精彩。
我覺得我和燕兒註定是壹輩子的朋友。我們的緣分不僅僅是同名同姓(我本名也是顏),更重要的是思想上是相通的。我總能從她的話語中讀出這個女孩敏感敏捷的內心。她對社會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對夢想的追求,都讓人驚嘆。人的壹生,會遇到很多人,能真正成為朋友的不多,能真正成為知己的就更少了。所以我很珍惜和燕兒的這份緣分,壹直把她當成另壹個擁有自由靈魂的我。
我壹直想去看看燕兒,但我無法擺脫這些瑣事。去年年底,燕兒的新書《蕭紅傳》正式出版,我真的為她高興。燕兒滿口答應送我壹份。因為這本書,我終於下定決心要去蘇州拜訪這位素未謀面的摯友。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路程,幾經周折,我在蘇州大店鎮壹個很偏僻的養老院見到了燕兒。燕兒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她熱情開朗,樂觀豁達,長相清秀,眼神充滿靈氣。如果不是她的殘疾,這個女孩會有壹個多麽幸福的家庭。要不是她的殘疾,有多少人會佩服她。我看著她變形和僵硬的手。
回到家,我並沒有急著去看燕兒給我的蕭紅傳。其實每壹本書我都是帶著壹顆真誠的心去讀的。壹部作品,就像作者的孩子,在十月懷胎分娩的痛苦之後誕生了。是有血有肉的,對作品的尊重就是對作者的尊重。因此,我總是壹字壹句地慢慢地仔細閱讀。
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是讀書。每天晚上,忙完雜務,我會坐在桌前,點壹盞臺燈,泡壹杯花茶,靜靜地看幾頁,在淡淡的墨香和燕兒委婉動人的敘述中走進蕭紅的生活。正如顏二所說,愛字的人都知道蕭紅,但真正深入了解蕭紅的人並不多。通過燕兒的筆,我有機會對蕭紅這位傳奇女作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蕭紅的命運壹波三折。在那個年代,沒有任何背景,女人成長的每壹步都是艱難的。即便如此,她還是以壹種倔強的韌勁和極高的天賦,在短短幾年的時間裏,在文學領域有了自己的壹席之地。我覺得這和顏二是壹致的,這部《蕭紅傳》就是因為這種互相欣賞而誕生的。
我熟悉燕兒的文筆,純凈質樸,有鄉土氣息,壹塵不染的真實性。但這本蕭紅傳記壹改以往的文筆,細膩溫婉的文筆,深情溫婉的筆觸上了心,讓人倍感柔軟。燕兒用優美的文字敘述了蕭紅短暫而傳奇的壹生。在她與五個男人或愛或恨,或悲或喜的情感糾葛中,顏二詮釋得淋漓盡致。如果不是我做了深入的研究,對蕭紅有壹份特殊的愛,燕二就不會有這麽細致的了解,更不用說投入了這麽多的情感。我佩服的不僅僅是顏二的文筆高明,更是這位姑娘聰明敏銳的頭腦。她沒有經歷過愛情,卻對愛情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讓我很驚訝。
認識蕭紅是從看《呼蘭河傳》開始的。受魯迅的影響,蕭紅的作品犀利深刻。大多描寫了當時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勞動群眾的悲慘、愚昧、艱難、淒涼、貧困的命運。這是讓人感觸頗深的事情。作為壹個女性,出身中產家庭的蕭紅,她是如何體會到人民疾苦的?恐怕沒有壹顆慈悲的心。這也反映了壹個人在性格上的剛毅和倔強。所以,我的感覺是,蕭紅不是壹個弱女子。相反,她有男人的氣度,任性,固執,惡,從不向別人低頭。對於壹個女人來說,感情中夾雜這些東西是很可怕的,必然會導致幾次感情失敗。愛情裏沒有對不起的人,只有不懂得珍惜的人。兩個人相處不是妳對我好我對妳好那麽簡單。有時候外在因素是感情失敗的最大原因,還有性格問題。作為女人,記得在男人面前不要太強勢,適當示弱,學會撒嬌,在人格獨立的前提下依賴他,甚至崇拜他。這樣的女人往往能讓男人珍惜他。周曾在《我眼中的好女人》中說:“我所仰慕的女人,是靈活的,是有靈性的。彈性是性格的張力。有彈性的女人,性格靈活多變,善於妥協,也善於巧妙地堅持。她不是固執己見,而是固執中有自己的主見。”我想,蕭紅的靈性是有的,她的靈活度還不夠。至少,她在處理感情問題上太幼稚,太草率。有些東西是天生的,學不來的。性格決定命運。縱觀蕭紅的壹生,人們不得不感嘆壹個在文學上極有才華的女人,在情感方面是如此的無知。(www.unjs.com)她追求熾熱的愛情,卻被愛情弄得傷痕累累。只有文字才能治愈,只有文字才能成為妳壹生摯愛的東西,只有文字成就了她短暫而生動的壹生,因為文字讓後人記住了她的名字。所以,愛情和壹個人的信仰比起來,什麽都不是。蕭紅真正愛的是那個時代的勞動人民。真正傷害她的是舊中國的戰爭、苦難和毀滅。蕭紅不是壹個自怨自艾的弱女子。她是壹個令人欽佩的英雄。
燕兒在這本書的後記中寫道:“我寫蕭紅,是因為我佩服她的才華,佩服她的美麗。但更確切地說,是對自己的祭奠,因為蕭紅和彼此欣賞和我同甘苦共命運。但是,我沒有蕭紅那麽幸運。她有壹段坎坷的戀情,但她的文學夢卻如她所願。她去過很多地方,閱歷深,見識多,精神生活豐富。更重要的是,她比我健康。”這段話裏,燕兒是對蕭紅的羨慕,也是對自己的無奈。我想說的是,顏二,不要和別人比。妳有妳的優勢。妳能活在這個時代就是最大的優勢。妳還年輕,以後的路會越走越寬,經驗和閱歷會不斷積累。愛會在不遠處等著妳。肯定有人不會拋棄生病殘疾的妳。他會包容妳所有的缺點,欣賞妳的才華和閃光點,給妳壹份幸福的溫暖。
看蕭紅《生死場》有感
現在很多年輕人認為“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我不完全同意這個觀點,但是仔細想想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年少無知的我們,站在圍城之外,踮起腳尖,用稚嫩的眼睛窺視著這個奇妙的世界?有壹層薄薄的香霧,花紅綠綠,鳥鳴啾啾,讓人陶醉。更重要的是,那些“聰明面帶微笑”或者撓頭的人很迷人。當我們戀愛,走向婚姻,生活在圍城裏,才恍然大悟“婚姻就是扒開秀秀身上的愛情外衣,傷疤,妊娠斑”。過去,劉陽河岸和灞橋神秘的水掩蓋下的詩畫,已經像輕煙壹樣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甚至想逃離這嚴密封鎖的圍城,卻被命運的韁繩捆住?壹時的沖動最終會導致懲罰的後果,讓我們形影不離,唉聲嘆氣?
這些觀點看似悲觀,但我們可以在很多文學作品甚至身邊的例子中找到原型。
看完《生死場》,感觸良多,最讓我驚訝的是裏面對愛情悲劇的描寫。金枝和葉澄相愛了?戀愛中,金枝摘柿子心不在焉,摘了壹筐綠色的小柿子。拼命去江邊見心上人,發生了沖動的關系(為後面的悲劇埋下了伏筆);事業充滿了激情和活力,給了這個正在春天萌芽的女人最渴望的溫柔,堅持求婚,不顧重重阻礙。在他們終於沖破枷鎖走到壹起後,悲劇慢慢醞釀。由於物質貧困,生活窘迫,曾經形影不離的戀人變得冷漠麻木?回家經常和老婆吵架,抱怨還得養這母子;金枝問她丈夫為什麽這麽晚才回來,但他沒有回答。金枝認為如果他說錯了什麽,他就會挨打。當他厭倦了孩子的哭鬧,壹怒之下倒向自己的骨肉時,悲劇達到了高潮。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這種成家立業的舉動著實令人震驚。他和金枝之間沒有愛情,所以婚姻走到了盡頭,壹時的沖動導致了悲劇的結束。
而且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就看看我們身邊,快餐式戀愛和閃婚現象,離婚率的上升,都反映了現代人對愛情和婚姻看法的誤區。走向婚姻的愛情是美好的,為什麽總是有壹個不幸的結局?壹句話?"但不像那些曾經壹起貧窮的人所知道的那樣"。
《生死場》中的金枝、葉澄就是如此,《傷逝》中的於涓生、子君也是如此。最初的愛情只是漂浮在半空中的失重錯覺。當我們回到地面,踏上真正的黃土地,愛情的維系,婚姻的延續,需要的是精神以外的物質基礎。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裏也是壹個很好的例子。在《蝸居》中,平海曾義憤填膺地說:愛情是男人欺騙女人的把戲。把我給妳,妳將永遠擁有我。那就是,他仍然只是壹個只會說壹些甜言蜜語的窮人。“雖然這些說法有些偏激,但是很現實,非常真實。經濟基礎是壹方面,性格上的差異也很重要。戀愛時,雙方都處於興奮狀態,沈迷其中,這叫當局者迷。甜蜜蒙蔽了他們的雙眼,他們只看到了對方的優點,只有結婚後才能看清隱藏在光鮮外衣下的真面目。而從愛情的火熱激情到柴米油鹽的平淡瑣碎,這種差異往往讓雙方的感情越來越冷淡?
總之,從戀愛到結婚,就像從仙境回到人間,從理想回到現實。如何讓我們不受傷害,至少少受傷害?我們要三思而後行,用理性的頭腦去尋找人生的另壹道風景;不要太沈迷其中,要知道沖動的選擇可能會有不可挽回的後果;愛情不期而至,不必過分追求。緣分到了,自然會來。
席慕蓉說:友情如花香。越輕越持久。而愛情和婚姻呢?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對離別充滿了向往,也許還會唱出“今夜何處自酒醒,楊柳岸,晨風殘月”,也會被月光照在遠處的人身上。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劊子手是我們自己!我只想對今天的年輕人說壹句話?沖動的愛情不會結出幸福的果實,反而會受到命運的懲罰。
關於蕭紅創作的思考
假期看了《蕭紅小學生讀本》,覺得蕭紅寫的字好精彩。
感覺蕭紅的生活有多躁動,她的文字有多精彩。這本書講的是蕭紅在生活中寫的作品,讓我百感交集。
蕭紅,原名張幼英,中國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壹,被譽為“30年代文學女神”。1911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壹個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
只在世上呆了31個春秋。這輩子,她是“民國四大才女”中最悲慘的女人,是個傳奇人物。在她的壹生中,她從未想過要向命運低頭,壹生都在掙紮和抗爭,直到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她的命運,引發了她開始文學創作:1935年,在老師魯迅的支持下,出版了她的代表作《生死場》;1936年遊歷日本,撰寫散文《孤獨的生活》和小說《呼蘭河傳》。
小紅寫的字多好啊!
我第壹次認識她是在小學語文課本的《燃燒的雲》壹課?
這個地方的火燒雲變化很大。壹會兒是紅色,壹會兒是金色,壹會兒是半紫半黃,壹會兒是半灰半百合。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都是天上的,有些是說不出的,從來沒有見過的。
壹遍又壹遍的讀著這樣精彩的文字,我們感受到了其中的奧妙。就像置身其中,融入這些顏色。在這裏,我壹度懷疑蕭紅是畫家。
然後,我在《蕭紅小學生讀本》裏讀到了她的另壹句話《花園裏的太陽很大》。這篇文章讓我很羨慕?
花開了,就像睡醒了壹樣。鳥兒飛,就像鳥兒飛向天空。這只蟲子吠叫,好像在說話。萬物有靈,技能無限。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無論妳想要什麽,妳都是自由的。南瓜想爬架子就能爬,想爬房子就能爬。黃瓜想開花就開花,想結瓜就結瓜。如果妳不願意,連壹個瓜都不會結,壹朵花都不會開,也不會有人問。玉米想長多高就長多高,想長在天上也沒人管。蝴蝶隨意飛舞,壹會兒壹對黃蝴蝶從墻頭飛過,壹會兒壹只白蝴蝶從墻頭飛過。他們從誰家出來,飛到哪裏去了?太陽也不知道。
閱讀,我迫不及待地跑進她的花園。和爺爺、小紅壹起澆菜、拔草、種花...多有趣啊!
在這本書中,蕭紅不僅提到了院子裏的趣事,還提到了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不僅是蕭紅的朋友,也是她的老師。蕭紅的文章《回憶魯迅先生》讓我感動。
壹、《妳裙子的顏色》講的是魯迅先生對蕭紅著裝的評論。在這裏,我完全不知道魯迅先生對服裝色彩搭配有如此深入的研究。如果魯迅先生不是作家,他可能會成為時尚大師。文章也體現了魯迅對蕭紅的真摯,接近父女之情。
第二,《魯於迅迎海》講述了魯迅和他的兒子迎海的情感故事。“無情未必是真英雄,小早川憐子怎麽可能不是丈夫?”這是魯迅的壹首詩。在這篇文章中,蕭紅捕捉到了魯迅與兒子交流中最常見的生活細節。雄辯地說,它有壹種非常感人的力量。愛情往往隱藏在平凡的事物中。
通過這本書,我深深地了解了蕭紅和他的老師魯迅先生。書中描繪了歡樂、悲傷、感人的場景,還介紹了壹首《傳奇》。現在我想把這首歌送給我敬愛的蕭紅和魯迅先生:
只是因為我在人群中多看了妳壹眼
永遠不要再忘記妳的臉。
夢想著有壹天偶然再次相遇
從此,我開始獨自懷念。
當我想妳的時候,妳在地平線上。
當我想妳的時候,妳就在我面前
當我想妳的時候,妳在我的腦海裏。
當我想妳的時候,妳在我心裏
我寧願相信我們前世有約。
今生的愛情故事永遠不變。
我願意用我的壹生等待妳的發現。
我壹直在妳身邊,從未走遠。
......
親愛的小紅是我們的傳奇!
關於蕭紅的思考
“我什麽都沒愛過,但我覺得我什麽都愛。”
《蕭紅》這部劇不僅穿插了她爺爺和她小時候蕭紅的場景,還加入了蕭紅小說《生死場》中的情節。只是扮演蕭紅的女演員太年輕太漂亮了。
四年前的電影《黃金時代》因為戲劇性的敘事和傳承而飽受詬病。我覺得由於蕭紅自身的爭議和史料的缺乏,要真實、美好地呈現她的壹生,真的很難。他不顧家人與王恩嘉的婚約,選擇與堂弟盧哲順私奔,迫於經濟壓力回來後,與王恩嘉同居。他懷了王恩加的孩子,愛上了小軍,欠了酒店壹大筆錢,趁洪水之機偷走了。孩子壹出生他就送人了,懷蕭軍孩子的時候他和端木蕻良在壹起?二小後半生與端木的糾葛,可以歸結為感情,前半生卻說是命運作弄,現在回想起來,卻是“三觀不正”。
懷孕的小紅和小軍在東興順酒店見面的那壹幕,讓我懷疑小紅的行為是不是太不負責任了。關於前人的壹切,總是有太多的謎團。美是醜,善是惡,甚至過去是否真的存在,都只是書中的壹個場景,終究無法當面驗證。
以前,我總是為逝去的古人感到惋惜。這麽優秀的人怎麽會被命運捉弄,有了生命的盡頭?如果時間是輪回,或許這些遺憾就不應該追究。
我還記得我喜歡蕭紅是因為在書裏看到了她的遺言。“至此,我將與碧水藍天永遠生活在壹起,把紅樓的壹半留給別人寫。”壹個人壹生的漂泊是無奈的。雖然人生是命運的安排,但個人自願成為命運的操盤手。
高三畢業的時候看了《生死場》,不太懂。金枝的故事早已被遺忘。我更喜歡看蕭紅寫簡單的生活。今天,我趁機又重溫了壹遍。金枝愛上了壹個男人並懷孕了。這個男人也愛金枝,並發誓要娶她。男人年輕的時候,心裏只能裝壹個女人。等她老了,他會打她,罵她。婚後男方生意不順,欠了很多債,吃飯都是問題。回家後,他拿金枝和他的孩子出氣。壹怒之下,他甚至想賣掉自己的孩子來還債。然而,孩子並沒有被賣掉,而是被壹個人殺死了。日本人也打來電話,金枝在親戚的勸說下逃到了城裏。她來縫被子,就會被拉下來壓在床上。如果她不聽話,就會被室友的老婆子打罵羞辱。死了不好,生了也不好。“人和豬狗壹樣,忙著生,忙著死。”我想,當以後的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難道後來的讀者就不能親身體會到,人性的黑暗不僅僅存在於貪婪的欲望中,而是根源於基本的饑餓和生存嗎?
該劇與《黃金時代》有很多相似的場景,比如東興順酒店初次見面,與魯迅先生談話,蕭軍出軌,臨汾車站之別,二小與端木的糾葛,最後蕭紅死前羅的陪伴,當然還有她爺爺與蕭紅在後花園的那壹幕。“愛就愛,不愛就走。”“活著的意義是什麽,因為這個世界上還有我依戀的東西。”“妳知道我別無所求。我只想要壹個安靜寫作的地方。”“有各種各樣的讀者,就應該有各種各樣的小說。”“我死後,我的話可能會被遺忘,但我的八卦會永遠流傳。”?
壹個人壹生的場景可能很長,但仔細看,值得說的話很少。四年前《黃金時代》上映,我從江蘇到呼蘭蕭紅故居。在高樓大廈的包圍下,故居裏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格外顯眼。後花園可能還是後花園。雖然現在是東北的十月,但壹切都充滿了生機。呼蘭河的地平線上,夕陽如血,孩子們在河邊無憂無慮地奔跑。四年了,我什麽都沒發生,除了畢業了,換了生活的地方,換了身邊的人。
“去年五月,我在北平吃過青杏。這個五月,人生的滋味苦如青杏。”那些辛酸,也許就是吸引我的地方。我以前不相信命運,但現在我會隨它去吧。我想,就算命運難以改變,在生死輪回中總會有好運。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