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科舉狀元的豐功偉績和高考狀元的全軍覆沒

科舉狀元的豐功偉績和高考狀元的全軍覆沒

作者:施曉亮

中國人有壹種“學者情結”。尤其是每年高考,“文科狀元”、“理科狀元”、“省狀元”、“市狀元”都會成為媒體和公眾關註的焦點。

壹、當今高考狀元,得了狀元就等於人生失敗。

在現代,人們從三歲開始接受學前教育,小學六年,初中六年,大學四年。他們本科畢業的時候,壹般都在23歲左右。沒有讀研,需要接受20年的現代教育,才能進入社會。我們能做什麽?

中央教科院的調查結果:“我們調查了恢復高考以來的3300名高考狀元,沒有壹個成為行業翹楚。”“我們調查了全國100名科學家、100名社會活動家、100名企業家和100名藝術家,發現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關。

事實壹:從1977開始,34年全國高考狀元(按省分,30個省市3300分,34年3.2分,所以應該沒有漏)沒有成為社會活動家、企業家或藝術家,也沒有成為任何行業的領軍人物。事實二:我想知道科學家的工作是否屬於壹個行業?如果是,說明高考狀元沒有成為壹流科學家。事實三:社會活動家、企業家、藝術家的成就與他們所受的學校教育並不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學習成績優秀的不壹定能成為這些“家”,學習成績差的不壹定能成為這些“家”。

二、古代科舉狀元:狀元關乎成功。

狀元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的佼佼者。科舉制度是壹種全新的德才兼備的選官制度,是壹種公開考試、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人才選拔制度。具體來說,科目由朝廷開設,進士自由報考,主要以考試成績為準。

古人6歲入學,“七年小成功,九年大成功。”15歲就可以參加科舉考試了。壹個讀書人應該讀多少書?據中國歷史上程的統計,《論語》有11750個字;《孟子》34685字;《禮記》99010字;《左傳》有196845個字。總共,* * *有401179個字。這40多萬字要全部背下來,用心掌握。除此之外,我們還要閱讀大量的筆記和其他經典、歷史書籍、文學書籍等。可見狀元不似貨,沒有真才實學是絕對做不到這壹點的。

“夜裏燈火更雞,這是男人的決心。十年寒窗,無人問津,名滿天下。”

《二十五史》記載,唐代狀元34人,五代至宋代56人,遼金元9人,明代吳伯宗36人,清代劉子莊56人。縱觀歷代狀元的介紹,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壹個,才華橫溢的文學冠軍。

士人利用科舉入仕,擅長詩文,是安身立命的工具。所以古代的狀元中,大多以文學聞名。

唐朝的王維,“九歲就認識下屬的字。”蘇東坡稱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而明代著名畫家董其昌則說“文人畫始於王右丞”。

劉公權,比王維晚壹點,以書法著稱。《神秘塔碑》、《金剛經》、《神策軍碑》、《送梨後記》對後世影響很大,與顏真卿並稱“劉燕”。

宋代狀元中不乏以文著稱的,如宋瑤、張九成、張孝祥、陳亮、文天祥等,他們都是以詩、文、才著稱。其中以文天祥最為知名。他的詩“自古誰無死,保持壹顆清新的心,照耀歷史”成為中國學者的座右銘。

此後,元代的王鄂、明代的楊慎、清代的馬世軍、戴佑琪、王逸、翁同龢等都曾引領文壇。

第二,經濟學窮的學術冠軍。

古代學者非常重視學術研究,狀元也不例外。他們往往把精力放在經學、史學、理學的研究上,善於考證、校勘,或者還通曉天文地理。

王璞是五代十國時期的頂尖學者,著有《唐姚輝》100卷、《五代會議》30卷、《文集》20卷,為研究唐五代的法規制度做出了重要貢獻。

宋代的、王、、劉璋,晉代的、楊,明代的、羅洪憲等都是中國古代學術史上的重要人物。

後來,焦紅是壹位博覽群書、嚴謹治學的學者,尤其擅長文學、歷史和哲學。他是明末著名的思想家、藏書家、考古學家和考據學家。他壹生著述甚多,有80本書,900多卷。其中《漣源集》49卷,《漣源續》27卷,《郭超仙路征》120卷,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之壹。

在清代的頂尖學者中,彭定康、陸肯堂、潘、畢元等人在學術原創性上並不遜色於他們的前輩。

第三,政治上的頂尖學者。

“學而優則仕”。古代士人壹直有“登峰造極,濟世”的心願,他們以治國安邦為己任。此外,狀元的頭銜為他們的官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所以,從古至今,靠當狀元有所成就的人不在少數。

孫是我國歷史上第壹位學者,也是朝廷的重要官員。他曾上書高祖,交待了三件事:壹是“開道”;第二,廢除“百戲散曲”;第三,請“為皇太子、君王慎重擇友”,忠厚老實,敢言敢諫,有鄭偉之風。

北宋的冠軍呂蒙正是三屆參賽選手。他簡單大方,以敢言著稱。唐太宗吹噓京城繁華,他的意思是城外因饑寒而死的人很多。他知人善任,年紀輕輕就認識了富弼,並向真宗推薦了呂夷簡,這些人後來都很出名。

此後,陳堯叟、王增、李傕、王、、王、、許、等人也都是出類拔萃的官員到宰相,這進壹步體現了狀元的傑出政治才能。

綜上所述,中國歷代狀元中不乏人才!

三、清末民初古今教育過渡階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人才。

清末至解放前,中國對外侵略,內亂不斷,古代科舉制度被否定。但由於國家混亂,新式教育沒有統壹,大多數人繼續在私塾學習經典,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礎。後來,他們中的許多人開始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在這樣壹個極度混亂的局面下,出現了這樣的人才。無壹例外都是或多或少看著古書長大的:政治軍事:孫中山文藝:茅盾、老舍、郭沫若、聶耳、冼星海、徐悲鴻、齊白石、梅蘭芳、舒潼、啟功、冰心、曹禺科技:楊振寧、丁肇中、李政道、錢偉長、錢學森、錢三強、李四光、華羅庚、竺可楨。。。。。。

綜合結論:

1,現代教育基本上是失敗的,最優秀的人才最後的失敗說明他違背了教育之道。

2.教育是激發人性的工程。任何把人當產品而不是人的教育模式都是違背人性的。

在人性的問題上,我們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懂得道理的。

4.經典是智慧的結晶。讀經典也許不是萬能的,但不讀經典是絕對不可能的。

5.這個世界上孩子最想要的是父母,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所以,受教育權應該還給家長。

6.作為教育官員,每壹個家長和老師都必須靜下心來思考真正的教育。

7.對教育的重視,根本不在於教育投入的增加,而在於對教育方式的深入探索。